專家觀點 于鋒 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副院長、教授 幼兒園盲目給孩子喂病毒靈的舉措十分荒謬,其背后暴露了處方藥監管漏洞、教育者缺乏用藥常識、衛生機構乏力等多種問題。有不少家長、學校也都相信在病毒流行期間給孩子吃些板藍根、抗病毒沖劑之類的藥物可以預防,其實從藥理上都說不通。現在醫療專業人才缺乏,不可能每個學校、幼兒園配備有專業資質的保健醫生,但是幼兒園所在的社區衛生機構應該承擔起看護孩子健康的責任,并且給教師、保育員普及一定的醫療常識。
支振鋒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我國對兒童權益的保護制定了較完善的法律法規,關注兒童的身心成長始終是國家與社會的大事,不過兒童受傷事件仍時有發生。此次西安發生的給兒童違規喂服處方藥事件,發生在當地小有名氣的兩所幼兒園里,且時間之長、涉及孩子數量之多,讓人痛心。這也表明,對孩子的監護,從社會到家庭到一些幼教機構,仍有不少被遺忘與被忽視的角落。
“被服藥”事件折射的一些法治盲區問題,應引起重視。它反映出,我國的兒童權益保護相關立法與執法鏈條中,還有不少法律法規過于原則、抽象,協調性與可執行性不強,制定后也未得到充分重視,執法與立法割裂、監管虛置。在監管和保護兒童權益方面,還需進一步“嚴防死守”。在一個文明與法治的社會里,對兒童的呵護應當是全方位的,對兒童保護的規定應當嚴密而細致。通過法治為孩子們編織精細的保護之網,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也是我們贏得未來的關鍵一招。
郭斌
北京真愛教育服務機構執行主任
民辦幼兒園采取完全市場化的運作,出于成本考慮在師職培訓上投入較少,教師的收入也相對較低,人員招聘也較為隨意和頻繁。而學前教育機構過于商業化,不會把孩子的安全放在首位。這也是當前中國學前教育機構虐童、傷童等安全事故頻出的重要原因。從近年來的幼兒園對孩童體罰到違規服用處方藥,幼兒園作為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重要環節,監管亟待加強。對幼兒園的設立、審批到日常運營,必須進行有效監控,才能保證入園兒童的身心健康。
網民論政
故鄉云:目前幼兒園還未納入義務教育范疇,區分公辦、民辦毫無意義。最重要的是檢查考查一下所有的園長是否合格,有的幼兒園甚至按孩子的各科考試成績評定老師的量化,把幼兒園辦成了幼兒大學,這些做法也不比直接喂病毒靈差。
磊如石:幼兒園有什么資格可以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強行給小孩子喂藥?這幾年關于幼兒園事件是層出不窮,虐童的、猥褻的、校車事故頻頻發生的,現在又流行喂藥了,政府必須嚴格監管,給孩子們一個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
Lisa0321: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是十惡不赦的行為,應當嚴厲懲處,不能簡單的以“保證此類事件不再發生”為處理結果來息事寧人。
雯雯:建議取消私立幼兒園,把幼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范疇,幼兒用藥進入醫保,由醫院執行。
只愛中國:“集體服藥丑聞”為什么能被掩蓋很多年呢?幼兒園老師與保育員卻一直對家長隱瞞真相,那么多公共管理部門也沒能主動發現。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集體無意識,還是集體無良知?這樣的監管失靈到底是因為行政不作為,還是因為背后存在著更為復雜的利益交易?期待相關部門盡快查出真相,對始作俑者給予嚴懲。
李響:再強的監管也無法監管到幼兒園里的一杯水、一碗飯。從“虐童照”到“扇耳光”再到如今的“病毒靈”,幼教工作者們更需要強化責任感,堅守道德底線。
如花010:繼毒奶粉之后的“病毒靈”事件,折射出的是立法的漏洞和相關職能部門監管的不力。只有把幼兒教育機構置于立法的框架之內,才能從根本上杜絕不法行為的發生,用立法保障兒童生命安全。
從頭再來:政府的監管在哪里?只有重罰嚴懲才能有所威攝。從源頭上來說,只有還原教育的本來面目,取消教育的產業化功能,實現真正的義務教育,給全體國民有公平的受教育的權利,才能給孩子更好的保障和未來。
遇風則嘯:民辦幼兒園的門檻要提高,對園長以及任教人員進行考核,以此規范其行為。
花花:無論是西安、吉林,還是最新被曝光的宜昌涉嫌幼兒園,都是家長主動發現的異常。政府多部門的監管似乎只停留在紙面。一位家長質疑,兩所幼兒園成了“藥兒園”,政府的監管難辭其咎,然而目前政府成了調查處理的一方,還承擔著維穩的職責,“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
【幼兒園緣何淪為“藥兒園”?】相關文章:
• 幼兒園如何搞好數學啟蒙教育
• 幼兒教育自信心培養初探(3篇)
• 回歸生活的幼兒園教育??
• 幼兒園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策略
• 幼兒園音樂教學策略探討
• 農村幼兒園發展策略初探
• 論幼兒園的火災危險性及預防措施
• 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的實踐與探索
• 幼兒園自制運動器械的幾點分享
• 淺談幼兒園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 幼兒園突發事件中政府管理機制構建
• 美國幼兒園一日活動及其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