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個特殊的兒童群體引起了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關注,那就是農村留守兒童。本文重點調查班級留守兒童現狀及在成長教育中的不利因素和存在的問題,探究指導留守兒童如何生活、如何學習、如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何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多種途徑和操作性強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 農村 留守兒童 教育
一、基本概念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一方或雙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本文主要研究兩類家庭中的在園兒童:(1)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與孩子一起留守的家庭,我們稱這樣的孩子為半留守兒童;(2)父母雙方均外出,孩子與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屬在一起的家庭,我們稱這樣的孩子為全留守兒童。
二、研究的方法及對象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問卷和個別訪談的方法進行,從以下兩個方面了解和把握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狀況:(1)農村“留守兒童” 家庭教育的結構類型和基本情況。(2)農村“留守兒童”學習、心理、品行等表現情況。
2、研究對象
此次調查研究,確定了我園中二班留守兒童為調查研究對象。本班41名幼兒,留守兒童為23名,比率為56%。
三、留守兒童現狀
從對孩子實施監護的托管人的層次與輩份,可把留守兒童新的“家庭”生活環境分為:
(一)單親監護型,父母雙方中的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父親或母親一人單獨撫養的孩子,從某種角度講可以成為“單親家庭”孩子。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較普通家庭的孩子(父母均在身邊的孩子)來說,欠缺父愛或母愛。
(二)隔代監護型,父母均外出,且有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家庭,基本上采用由祖輩——或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的這種方式。
(三)上代監護型,即把孩子托付給親朋好友,這種模式所占比例不多。
根據我班的實際情況,通過調查問卷和個別訪談的方法將留守兒童的家庭類型在全部留守兒童家庭中所占比率做了如下的統計:
留守兒童的家庭類型 |
在全部留守兒童家庭中所占比率 |
與母親單獨在一起 |
39.61% |
與父親單獨在一起 |
12.11% |
與爺爺奶奶在一起 |
45.53% |
與其他親戚在一起 |
2.75% |
合計 |
100.00 |
四、留守兒童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留守兒童在成長中的不利因素
1、安全上增加隱患——由于父母疏于照顧,臨時監護人又因種種原因無法認真行使監護權,導致留守兒童少年患病不能及時醫治,受到意外傷害不能及時處理。如:我們班級中一名男孩因臨時監護人沒有盡責,導致男孩大腿被開水燙傷,致使男孩身心受到嚴重的傷害。另外,農村適合孩子的公益性娛樂設施很少,而社會上諸如網吧、游戲廳等無不污染毒害孩子幼小的心靈。孩子非觀念差、意志薄弱,一旦被壞人引誘后,就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2、品行上缺乏管教——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偏差:
(1)重養輕教。留守兒童的父母一般讓祖輩監護,年邁的監護人在撫養孫輩的同時還要料理家務,管理農田,精力有限,很少考慮孩子教育問題;由于父母長期在外,祖輩監護人出于“隔代親”心理,多嬌慣溺愛孩子,容易使孩子養成放縱、任性的行為習慣。如:我們班級的一留守兒童至今不能夠獨立穿衣,有很強的依賴性。
(2)重智輕德。在一般農村人看來,孩子不犯法就不存在品德問題。與孩子交流的內容只集中于“今天學習了什么,記住了什么”,忽視對孩子思想道德和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養與教育。
(3)重物質輕精神。大部分留守兒童的父母對孩子有一種歉疚感,出于補償心理,便盡可能地在物質上滿足孩子。在與孩子相處的有限時間里,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甚至是無理要求,而從來沒有想到多與孩子溝通,給予更多的關愛。
3、學習上缺少幫助——幼兒園的孩子由于年齡的特點,在學習上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從而才能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以后的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但由于留守兒童的監護人素質普遍較低。祖父母無論從科學文化知識方面給孩子的輔導,還是學習習慣的教育都不能和父母相提并論的。
4、生活上缺人照顧——留守兒童的生活主要靠外出務工父母寄錢回家或在家的臨時監護人提供。大多數孩子家庭比較貧窮,有的甚至失去依靠,生活極其艱辛,更有部分留守兒童營養嚴重不良和調理不當,身體發育和健康狀況不佳。
5、心理上存在陰影——留守兒童由于親情缺乏,與外界接觸交往機會少,有一定抑郁心理,性格內向封閉、不善于與人溝通;自卑感嚴重,與伙伴在一起總是聽別人說,感覺自信心不足;逆反心理較強,內心比較敏感,往往因一點小事而有強烈的反應,對別人批評教育接受認可程度不夠,甚至產生對抗行為。由于得不到正常的關愛,以致成為兒童未來人格發展的障礙。
(二)、留守兒童在成長中存在的問題
留守兒童由于成長環境的特殊性,使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主要受到上述五個方面不利因素的影響。在受到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下,留守兒童的成長中明顯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們的調查研究表明,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思想狀況
留守兒童在成長中存在的問題,首先表現在思想意識上。在1-4的四個欄目中,選擇“不喜歡、無所謂”兩項的比例要高于非留守兒童,這表明他們對家庭和社會的認同落后于非留守兒童。在“最崇拜的偶像”一欄中,選擇英雄一項的比例明顯高于非留守兒童,這反映了他們缺乏安全感的心理。
思想狀況 |
|||||
題目 |
選項 |
比率% |
題目 |
選項 |
比率% |
1.是否喜歡自己的父母 |
非常喜歡 |
92.8 |
4.是否喜歡現在的小朋友 |
非常喜歡 |
48.3 |
有點喜歡 |
7.2 |
||||
不喜歡 |
0.5 |
有點喜歡 |
28.6 |
||
無所謂 |
0.5 |
||||
2.是否喜歡所在幼兒園 |
非常喜歡 |
60.6 |
不喜歡 |
5.3 |
|
有點喜歡 |
13.5 |
無所謂 |
17.8 |
||
不喜歡 |
5.0 |
5.最崇拜誰 |
英雄人物(警察) |
60.7 |
|
無所謂 |
20.9 |
||||
3.是否喜歡現在的老師 |
非常喜歡 |
60.1 |
明星(卡通明星) |
23 |
|
有點喜歡 |
13.3 |
||||
不喜歡 |
5.4 |
其他 |
16.3 |
||
無所謂 |
21.2 |
(2)身心健康
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是我們關注的一個重點,我們設計了七個欄目的內容進行問卷調查,通過統計分析,我們認為目前留守兒童的身體健康為良好,而心理健康是受影響最嚴重的一個方面。從第4、6兩項調查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到留守兒童很孤獨,他們比其他兒童更缺乏自信,更多的表現出了自卑。
身心健康 |
|||||
題目 |
選項 |
比率% |
題目 |
選項 |
比率% |
1.身體健康情況 |
很好 |
88.0 |
4.父母不在身邊,感受如何 |
很孤獨 |
88.0 |
不好 |
1.5 |
不孤獨 |
0.2 |
||
不知道 |
10.5 |
更自由 |
2 |
||
無所謂 |
9.8 |
||||
2.是否喜歡體育鍛煉 |
很喜歡 |
76.0 |
5.遇到困難,如何解決 |
自己想辦法解決 |
29.5 |
有點喜歡 |
20.3 |
||||
不喜歡 |
1.7 |
尋求他人幫助 |
38.0 |
||
無所謂 |
2.0 |
不知道怎么辦 |
32.5 |
||
3.是否希望父母在身邊 |
非常希望 |
98.8 |
6.處理事情時 |
很自信 |
44.0 |
不希望 |
0 |
信心不足 |
42.5 |
||
無所謂 |
1.2 |
很自卑 |
13.5 |
(3)學習情況
通過統計分析,我們看到留守兒童的學習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在“愛學習”一欄中,明確表態“很喜歡”學習的占68%,比非留守兒童要低10%左右;明確表態“不喜歡”和“無所謂”的占7.5%,又比非留守兒童高3%左右。在“學習成效”一欄中,優良率為31.3%,比非留守兒童低3%左右;差生率要高出非留守兒童9%左右,顯示了比較大的差距。在“學習遇到困難誰幫助”一欄中,留守兒童主要依靠老師和伙伴的幫助,回家后就很少得到幫助;而非留守兒童除老師和伙伴的幫助外,還經常得到父母的幫助。
學習情況 |
||
題目 |
選項 |
比率% |
1.是否愛學習 |
很喜歡 |
68.0 |
有點喜歡 |
24.5 |
|
不喜歡 |
3.0 |
|
無所謂 |
4.5 |
|
2.學習成效 |
優秀 |
5.0 |
良好 |
26.3 |
|
一般 |
50.0 |
|
很差 |
18.7 |
|
3.學習遇到困難,誰幫助 |
老師 |
75.8 |
伙伴 |
14.0 |
|
外公外婆爺爺奶奶 |
10.2 |
(4)行為習慣
通過統計分析我們看到留守兒童在行為習慣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在第1個欄目中“能夠按時完成布置的事情”為75%左右,非留守兒童則在95%左右,差距比較明顯。后面5個欄目中,留守兒童的表現也比非留守兒童稍有差距,但不明顯。
行為習慣 |
|||||
題目 |
選項 |
比率% |
題目 |
選項 |
比率% |
1.是否按時完成布置的事情 |
能 |
75 |
3.是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
經常做 |
38.5 |
基本能 |
19.6 |
偶爾做 |
47.3 |
||
不能 |
5.4 |
不做 |
14.2 |
||
2.個人衛生 |
很好 |
36.0 |
4.是否遵守班級規則 |
遵守 |
84.6 |
一般 |
54.4 |
有時不遵守 |
14.2 |
||
不太注意 |
9.6 |
不遵守 |
1.2 |
(5)性格及人際關系
通過統計分析我們看到留守兒童在性格及人際關系方面受到了比較明顯的影響。從1-4欄中,顯示了留守兒童存在性格孤僻,不愿意與人交流的情況,人際關系不很好的苗頭。
性格及人際關系 |
|||||
題目 |
選項 |
比率% |
題目 |
選項 |
比率% |
1.是否喜歡班級組織的活動 |
很喜歡 |
75.0 |
3.是否愿意幫助別人 |
很愿意 |
73.8 |
有點喜歡 |
15.3 |
愿意 |
25.2 |
||
不喜歡 |
3.6 |
不愿意 |
0 |
||
無所謂 |
6.1 |
無所謂 |
1.0 |
||
2.是否喜歡和老師同伴一起游戲 |
很喜歡 |
72.0 |
4.與老師和同學的關系 |
很好 |
51.4 |
有點喜歡 |
13.4 |
一般 |
35.6 |
||
不喜歡 |
7 |
不好 |
4.5 |
||
無所謂 |
7.6 |
不知道 |
8.5 |
五、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策略。
作為鄉村教師,我們要對孩子未來、對鄉村未來發展、對民族未來負責。通過我們的不斷實踐,總結出如下教育策略為的是讓留守兒童更好的健康成長。
(一)、教育策略一:用愛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藍天。
1、為留守兒童建立檔案資料。
檔案的內容要包括父母姓名、父母打工地、聯系電話、住址、監護人情況等。這樣做的目的在于使我們能夠及時了解孩子的狀況,遇事能夠及時聯系。
如:
幼兒姓名 |
父母姓名 |
父母打工地 |
聯系電話 |
住址 |
監護人情況 |
2、給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注和關懷。
在幼兒園生活中我們和他們交朋友,讓他們感受到真切的溫暖。在他們遇到困難時我們及時出現,并時常充當父母的角色。另外還與其監護人多交流,對他們進行實實在在的影響,使得孩子能夠享受到最大限度的好的家庭教育。
3、給留守兒童積極的心理干預。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多留時間、機會,讓留守兒童有更多的展示機會。決不容許欺負留守兒童的事件發生,發生后要做出恰當處理。不要讓留守兒童感到自己和別的孩子不一樣,對他們的幫助做到了潤物細無聲。相信良好的環境可以促使留守兒童更好的健康成長。
4、幫助留守兒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可以使孩子在各方面都健康發展,并取得良好的成效。有了良好的習慣,孩子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這樣可以使孩子獲得自信,從而讓他們擺脫父母不在身邊的心理陰影,有利于他們的終身發展。
(二)、教育策略二:點滴親情溫暖留守兒童的心靈。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即使孩子的祖輩全身心地在孩子身上,也無法取代父母之愛。我們的家長恰恰忽視了這一點。他們往往千里迢迢給孩子寄來錢或許多價值昂貴的物品,卻長時間沒有陪伴過孩子,造成孩子情感缺失。我園我班為孩子和父母牽線搭橋,動員父母多關注孩子的情感問題,多與孩子交流溝通,并為親子溝通提供條件。
如:親子樂。寶寶在親子游戲中體會到了創造和成功的快樂,更體會到了親子交流的幸福。親子游戲中,不論是語言表達還是非語言表達都處在一種愉快、歡笑的氣氛中,因此有一種不帶期望的、夸張的或異于尋常的正向情感的交流,可以促進寶寶良好情緒情感的發展。又如:家長開放日等。所有這些方式,加強了親子間的溝通,解決了家庭教育和孩子們感情缺失問題,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教育策略三:“家長學校”效應最大化。
1、舉辦“網絡家長學校”。
父母始終是孩子的監護人,孩子雖然委托給臨時監管人,但父母的教育責任是不能推卸的,父母的親情更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舉辦“網絡家長學校”讓父母人在遠方、心系孩子,擔當起家長的教育責任。我園我班通過網絡平臺讓家長及時了解掌握孩子的在園情況,遇到重要問題能及時幫助解決。網絡平臺上還開設家庭教育專欄,教育家長賺錢不忘教育子女;教育家長不僅要關心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更要關心孩子的行為和品德;教育家長不能只給物質上的東西,更要關注孩子精神和情感問題;動員家長盡可能地跟孩子多溝通、多聯系,使他們懂得:哪怕多一次關心,對孩子的成長都是大有裨益的。
2、舉辦“祖輩家長學校”。
祖輩是“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主力軍,可他們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卻難以適應現代孩子的教育。為了提高他們的素質,班級舉辦“祖輩家長學校”,對他們進行培訓。引導老人們逐步接受新的觀念和方法,能夠了解和走近孩子的內心世界,更好地對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與教育,從而更好地履行監護人的責任。
更多的愛給留守兒童!他們的教育是我們鄉村幼兒園老師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如何更好的解決這樣的難題,我們還需要不斷地探索和不斷地總結,我們期望農村的“留守兒童”能夠在我們更多的關愛下更好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陳幗眉主編. 學前兒童發展與教育評價手冊[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
2、《現代家庭與素質教育》金國強編著.寧波出版社2003年4月版
3.董新良、王瑾.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知多少 [J]. 中小學管理,2007,(4)
4、 陳幗眉主編.幼兒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梅健、林健.代理家長制:政府為留守兒童找“家長” [J].中小學管理,2007,(4)
【關愛每個留守兒童 ——農村幼兒園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與對策的研究】相關文章:
上一篇:智慧管理對幼兒園教育管理的啟示
下一篇:學習教育中的意義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