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是幼兒生活的大環境,其中設施、設備、工作人員及居民都被幼兒所熟悉關注,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總則里提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在組織與實施中,又指出“應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近年來,我園在整合和利用社區資源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與實踐,努力挖掘社區中的各項教育資源,使其充分融入幼兒園的日常教育教學中,為幼兒提供開放式的學習環境,多方位、多通道對幼兒產生影響。社區教育資源同時也促進幼兒園、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化教育,形成具有社區特色的幼兒園課程。
一、以社區的自然環境為素材,走向大自然
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書,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師。在自然的懷抱中,幼兒通過聽、看、聞、摸、嘗等各種感官直接感知周圍世界。我園處于風景優美,配套設施齊全的世紀光華小區,小區內小橋流水,綠樹成蔭。我們將課堂搬到社區里,調動孩子們的各種感官認識,引導他們接觸自然、了解自然,與大自然對話,讓孩子們體驗和領悟到花草樹木在眼前,科學常識在身邊。在觀察、探索、了解社區自然環境的同時,我們還隨時對孩子們開展愛花草樹木的教育,在感受社區美的同時,我們請孩子們與花草樹木對話,知道社區的美要靠大家的維護,提高了他們環境保護意識,培養了良好的環保習慣,激發了孩子們對生活環境的熱愛、對社區環境的關心,又使教育活動變得生動、具體、充滿樂趣,同時也開拓了孩子們的視野。
二、以濃郁的人文資源為依托,走向社會
社區強大而豐富的人文資源,為我們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教材,它讓幼兒在園的學習內容更加貼近生活。“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社區人文資源讓幼兒既可以到真實的環境中探索,又能使教師有效整合教育資源,幼兒園在打開園門,走向社區的過程中,增加了教育自身發展的活力,使教育逐步走向開放與靈活。社區里有一群退休的爺爺奶奶,組成了一支
舞蹈隊,天天在小區里跳廣場舞鍛煉身體。在開展“感恩的日子”主題活動中,我們邀請爺爺奶奶來幼兒園共度重陽節。老人們為幼兒表演了拿手的廣場舞,孩子們把自己做的小禮物送給老人,老老少少在節日的氛圍中一起唱唱跳跳,一片歡歌笑語,傳承敬老愛幼的美德。我們開展了跳蚤市場,孩子們從家里帶來好玩的玩具、好看的圖書以及一些文具進行買賣,并將活動中賺到的錢捐給福利院的孤兒,為他們帶去關懷。孩子們在感受到自己生活如此幸福的同時,學會關愛和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三、以現代化的生活設施為條件,拓展教育空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區配套的生活設施不斷完善,周邊的生活設施都是我們可利用的教育資源,成為我們開展主題活動的活教材。我園是小區的配套設施,地理位置優越,菜市、超市、銀行、藥店、餐館樣樣都有。在開展主題活動“社區萬花筒”時,超市、菜場等成為孩子們探究的對象。結合母親節,我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組織孩子們去超市,用十元錢為媽媽買一份禮物。孩子們通過選擇媽媽喜歡的、適用的物品,認識物品的分類擺放、標簽,了解了營業員開單、找零等工作,提高了對錢幣的認識,他們不僅為媽媽精心挑選了禮物,更重要的是從中體驗了一種被社會接納、重視的喜悅。此外,我們還結合世界讀書日,開展了“我愛看書”的購書活動;通過活動“給媽媽的信”參觀郵局了解信的相關知識等活動。社區的寶貴資源,拓展了現有的主題教育內容,也為孩子們提供了親身體驗、了解社會的充實條件。
社區有著豐富的教育資源,社區環境是我們靈活多變的自然教室,社區文化是我們得天獨厚的生動教材,社區人士是我們心心相惜的別樣教師。我們要充分開發和利用社區的教育資源,加強幼兒園與社區的合作,不僅可以將各種活動有機整合在一起,使幼兒園課程更加完善,同時也促進幼兒良好行為品質的形成,使幼兒走向社會,學會交往,樹立勇敢、獨立和自信的精神,起到了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和諧發展的作用。今后我們還將不斷探索和嘗試,將社區中的有利教育資源轉化為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優質資源,豐富幼兒園教育,讓幼兒園教育走向更廣闊的天空。
【幼兒園整合社區教育資源初探】相關文章:
• 保健篇:用心呵護幼兒園的“新生”
• 幼兒園田園定向運動游戲探索
• 關于幼兒園親子活動開展的思考
• 幼兒教育快樂學習有效方法
• 幼兒園區域活動讓幼兒玩出智慧
• 建出彩的民辦幼兒園
• 幼兒園中的武當與少林
• 幼兒園民間游戲的挖掘與運用
• 美國幼兒園的自由和規則
• 幼兒園教師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
• 讓幼兒園品牌熠熠生輝
• 試議幼兒園室內空間的色彩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