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 本刊編輯部 執行 孫世齊 方華 別輕視小朋友的感冒 孩子患感冒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只要我們科學處理其實也并不要緊,但可怕的是伴隨感冒而來的并發癥,而它恰恰是導致感冒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的根源。幼兒園作為保育機構當然不可對感冒的并發癥掉以輕心,而以下是三種較之常見的感冒并發癥:
險情之一:喉炎
孩子患感冒后,家長常會給孩子服用抗感冒沖劑,但如果孩子突然發出“空、空、空”的咳嗽聲,聽起來就像小狗叫一樣,那么此時孩子很有可能已經患上了急性喉炎。
孩子的喉部比較干燥,血管脆弱,局部抵抗力低,一旦有致病微生物侵入,即可引起發炎,是感冒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犬吠樣咳嗽是喉炎的一個典型信號。病情發展下去還會出現聲音嘶啞、憋氣等狀況,如果喉部出現哨子一般的尖利聲音(醫學上稱為喉鳴)則表明喉部已經不很通暢,病情很可能已經發展到了喉梗阻階段。此時唯一的選擇是及時送醫院治療,絕對不可因為孩子不發燒而延誤,也不要因為半夜交通不便或風雨交加而等到第二天再說,因為輸液或作氣管切開術等緊急救治手段只有專科大夫才能勝任。
另外,也不能隨便服用鎮咳藥,有些鎮咳藥(如含嗎啡成分的鎮咳藥)可引起排痰困難,從而加重呼吸道阻塞。
險情之二:心肌炎
心肌炎是孩子感冒的又一大險情。感冒大多源于病毒侵襲,比如流感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腺病毒、腮腺炎病毒等。這些病毒,特別是柯薩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對于心肌有特殊的親和力,在引起呼吸道炎癥的同時可向心肌發難――病毒性心肌炎就是這樣得來的。這類病孩往往會先出現感冒癥狀,如發燒、咳嗽、咽痛、流涕,全身不適、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有些還有關節痛、肌肉痛。慢慢地體溫開始下降,病情逐漸開始好轉或消失,而心臟異常的征象卻悄悄登場了――心跳加快或明顯減慢,或者出現停搏,不規則,孩子頭痛、頭暈、胸悶,精神萎靡不振,臉色蒼白,全身無力、多汗,無食欲或反復出現惡心嘔吐,上腹部疼痛。嚴重者還可見到臉面浮腫、不能平臥、氣促等心臟功能不全的表現。有些病孩突然心跳變慢,每分鐘只有20~30次,會導致急性腦缺血,引起抽風發作或突然死亡。
孩子感冒不論病情嚴重與否都不容忽視,家長在積極治療的同時,還要嚴密觀察全身情況,一旦發現心臟異常的“蛛絲馬跡”,就要及時住院診治,以防不測。
險情之三:頸椎脫位
真真的感冒歷險記又是另一種“版本”。那是他在感冒后四天,在穿衣服時,他的頭向右邊猛地轉了一下,突然喊了一聲痛,頭再也轉不回來了。媽媽趕忙撥打120,叫來了醫院的急救車。經過急救大夫們的一陣忙碌,診斷為頸椎脫位,與感冒自然難脫干系。
頸椎脫位是一種并不太常見的感冒并發癥,也較容易引起我們忽視。那么,感冒究竟為何會導致頸椎問題,直至引起頸椎脫位這樣的大禍呢?
人體的頭顱與頸部相連,頸部的主干是由7塊椎骨相互銜接,名叫頸椎。與顱骨相連的第一頸椎叫寰椎,第二頸椎叫樞椎。這兩塊頸椎與其他5塊頸椎的結構都不太相同,形狀為環形,與周圍的韌帶一起構成的關節,稱為寰樞關節。而問題也就出在這個關節上――活動度很大,頭部轉動功能的90%由它來完成,而活動度大的關節穩定度就小,再加上這個不太穩固的關節又緊靠咽部,得了感冒后,咽部特別是咽后壁的炎癥就可能波及寰樞關節,使椎骨充血,韌帶和關節囊松弛,導致穩定性進一步滑坡。若此時恰巧孩子頭頸部用力運動,如忽然伸屈或扭轉,都可能導致頸椎脫位。
孩子感冒如何在家“療養”
孩子患感冒后,家長大多會選擇讓孩子在家修養,但是由于孩子小,很多成人常用的護理方式都不適合。因此,很多家長都對此產生過疑問――面對患病在家的孩子,除了為孩子看病、打理日常生活、按時吃藥之外還能做些什么,較快促進孩子康復呢?
人類的情緒和身體健康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它們之間存在著一條紐帶,只要情緒上放松,那么身體也會產生正面的反應,努力對抗疾病,恢復健康。
音樂 音樂雖然不是藥品,可以讓孩子藥到病除,但是很多研究都證實了,有些輕松、舒緩的音樂具有良好的鎮靜、鎮痛作用,有助于有助于調節傾聽者的不安情緒、呼吸節奏、血液循環等系統的生理功能。因此當孩子在家中養病,家長不妨為孩子放一些舒緩的音樂,可以幫助孩子緩解感冒帶給孩子生理上的不適,以及消除心理上的焦躁不安。
按摩
按摩同音樂有著類似的功效。美國北卡羅萊那州杜克大學醫學院的米歇爾?巴利博士認為,家長不妨用一點薰衣草精油為孩子輕輕按摩,可以讓他們盡快安靜入睡。而這種減輕孩子焦慮情緒的方式,還能有助于人體免疫系統發揮作用,抵抗疾病。
淵源
洗澡除了能清理孩子的生理衛生,同時也是一個放松情緒的好辦法。在熱水中滴幾滴桉樹精油,或者用帶有桉樹精油的浴液為孩子洗洗澡。熱水在促進患兒全身血液循環的同時,桉樹精油的芳香還可以通暢鼻腔,幫助清潔呼吸系統,有止咳、化痰清肺的功效。
剛入園的孩子易感冒
很多孩子在剛進幼兒園時易患感冒,原因大概有三方面。首先,入托使孩子的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孩子內心變得不安,這種緊張和壓力會造成免疫力下降,感冒病毒自然就容易侵入;其次,幼兒園人群密度相對家庭要高,病毒或病菌傳染的機會大大增加;第三,秋季天氣多變,而幼兒園游戲多,活動量大,容易出汗,若孩子穿得太多就容易受寒著涼,導致感冒。
在入園適應期,老師要及時跟家長交流了解孩子在家的身體狀況,對那些體質弱的孩子,可先讓孩子上午來幼兒園玩半天,吃了午飯回家。這樣安排,有利于孩子放松情緒,也可減少午睡時的交叉感染。對于特別容易出汗的寶寶,請家長準備幾塊薄毛巾,在孩子戶外活動和午睡時墊在后背上,汗濕后及時更換,也能夠有效預防感冒。
【保健篇:用心呵護幼兒園的“新生”】相關文章:
• 信息技術背景下智慧幼兒園建設研究
• 幼兒園數學操作活動的新探索
• 淺議幼兒園進行班級記錄的意義
• 淺談幼兒園區域材料投放的原則
• 芻議幼兒園學前創造教育課程目標
• 教育部:中小學幼兒園廣泛深入開展節約教育
• 幼兒園開展民間游戲活動分析
• 連鎖幼兒園在農村市場的發展機遇探討
• 學前教育教學效果改進方法探究
• 舞蹈教學在學前教育專業中的價值
• 在幼兒園數學活動中運用操作法
• 幼兒園高收費現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