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指導是幼兒園美術活動中最常運用的主要的指導形式。所謂的語言指導,是指在活動中,教師借語言媒介,通過談話、討論、提問等方式,向幼兒傳遞教師的意圖,旨在對幼兒美術活動及時地起著促進、幫助、引導的作用,如果在實踐中,教師指導語用得好、用得巧,那將成為幼兒美術創造活動的“魔術棒”“催化劑”,從而有效地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更好地發揮幼兒在活動中的自主性、創造性,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下面就如何運用“語言指導”這一方式,淺談個人的幾點體會。
一、以生動有趣的語言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富于童趣的語言易讓孩子產生輕松、愉悅的游戲心理,使他們更加樂于參與活動,更能放松、大膽地表達意愿。教師除要做到口頭語言的直觀形象外,還可結合各種體態語言進行形象生動的講解和描述,使之成為發展幼兒形象思維能力的有力手段。
二、用欣賞鼓勵的語言增強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切成功的開始,也是幼兒園美術活動的重要目標之一,而教師欣賞、鼓勵的語言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師要做到:一是要細心發現每一位孩子的點滴進步,多說幾句“真棒!”“有進步!”“太好了!”或拍拍孩子的肩膀、對孩子豎豎大姆指等等。二是要明確具體地指出孩子活動過程中或作品中值得表揚和學習的地方。如“這幾片葉子顏色涂得最好!”“這幅畫背景處理得好!”“畫得真細心!”三是要因勢利導,鼓勵孩子堅持完成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如有一次,冰冰畫了個穿著條略顯夸張的長裙的小姑娘,由于形象簡單,旁邊的小朋友說她畫得象“巫婆”,她正想把畫揉掉,我忙鼓勵她“試試看,讓白裙子變成一條與別人不同的長花裙。”冰冰想了想,欣然提筆,一個穿著夸張的漂亮長裙的小仙女躍然紙上,引來同伴們贊嘆的眼光,這幅畫的成功使冰冰一改以往謹慎膽小的繪畫手法,作畫時更加大膽靈活和自信了。
三、用恰當適時的語言引導幼兒體現個性、完善作品
適時、精練、恰當的指導語在幼兒作畫過程中能起到很好的點撥和提高的作用,但若把握不好則將會適得其反。幼兒操作過程中,教師切忌在一旁指指點點,貌似指導,實是干擾,應為孩子創造更多的屬于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掌握“動口”的最佳時機,當發現幼兒已無法繼續作畫,表現出迷茫、或開始“畫蛇添足”時,則是教師做個別指導的恰當時機,而這一過程中,教師更要把握好指導語的運用:
1.準確預見大多數幼兒可能出現的問題,在幼兒開始活動前以最簡明扼要的語言提出并設法解決。集體的問題集體解決能節省幼兒、教師大量的“聽”“講”時間,并能讓幼兒互相幫助、指點。如要求幼兒“把圖形畫大方”、寫生時“眼睛要勤看”、畫線描畫時“注意保持畫面干凈”,有些幼兒還互相提醒:“老師說過,不同色的顏料別搞渾了!”“油畫棒應該這樣拿才對!”等等。
2.了解每個幼兒的操作習慣,揚長避短、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提出的指導語應有明確的指向性。
3.引導幼兒大膽表現,使孩子的作品凸顯個性。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作品中表現出來的稚拙的個性特征,因此,我們必須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指導,鼓勵幼兒采用“與別人不同”的表現方法。如有的幼兒作畫時“線條流暢”“大膽可愛”,有的幼兒畫得或“工整”或“有創意”等,我都及時從不同的審美角度給予口頭上的肯定和扼要的評價,從而使孩子從最初相互的學習、自我欣賞,至逐漸努力在作品中體現出較穩定的、和諧的獨特風格。
用啟發開放的語言為幼兒的想象和創造留下空間。不同特點的指導語在美術活動中應是融會貫通、靈活滲透于美術活動各環節當中,才能使教師用最少的語言發揮最大的指導作用,才能讓孩子在指導語這支“魔術棒”下,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想。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現,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四、欣賞作品時教師語言的指導,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幼兒的繪畫作品是充滿個性化的,其中有許多值得相互學習觀摩的部分,從中可以激發起幼兒另外的想象力、創造潛能,因此教師應有目的的引導幼兒向同伴學習也是十分重要的。具體的做法:及時地介紹幼兒有創意的表現,引導幼兒在學習的基礎上想象創造。在幼兒完成作品后,教師可把幼兒的作品全部拿出來展覽,引導幼兒樂于觀賞,能在別人的作品中尋找、發現優點。
讓孩子畫出有個性的畫,還應該注意的幾點:
1.盡量不要指點孩子作畫。不同個性的孩子會在繪畫中使用不同的繪畫語言。一個偏愛動物的孩子,通常能畫出動物身上的每一個細節;一個喜歡交通工具的孩子,則能把車輛的部件憑記憶畫出來。什么個性的孩子就讓他畫什么樣的畫,這樣,孩子的原始創作熱情才會被激勵。您可以問他畫的是什么,但不要去干涉他畫什么、怎樣畫。
2.一個題材,畫不同的畫。同一幅繪畫題材在不同的孩子手中可以畫出不同的畫,如果您想讓孩子的畫有個性,充滿創造力,不妨在平時讓他練習就一個題材,畫出不同的畫面。在繪畫的過程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得到了豐富,他會學著從不同的角度思考繪畫的內容,從而也培養了發散性思維。
3.聽孩子介紹他的畫。如果您拿到孩子的畫,覺得只是一堆顏色的涂鴉,那么就請孩子來介紹他的畫吧。他畫了什么,這個顏色代表著什么,那邊一團又是什么。聽了孩子的介紹,您也許會驚訝,原來孩子的眼中,世界是這個樣子的,它并不像您看到的畫面那么糟糕。多讓孩子介紹他的畫,可以理清孩子的思路,讓他表達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繪畫內容。
4.讓孩子自己挑選顏色。孩子喜歡繽紛的色彩,有些在大人眼里看來非常難看的搭配,孩子卻非常喜歡。所以,如果您的孩子用色“大膽”,您千萬不要對他的畫指手畫腳,抹殺他剛剛建立起來的對顏色的熱情。
總之,繪畫對于孕育美感、啟迪智慧、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創造力都是十分有益的。首先老師應當培養小孩對生活的興趣,對環境的興趣,對人與物的興趣,對發生在我們周圍的大小事件的興趣,對文學故事的興趣,這樣,當小孩拿起畫筆的時候,才會有豐富的內容和情感可以去表現。第二,讓小孩自由地去表現,他想畫什么就讓他畫什么,他想怎么畫就讓他怎么畫,甚至他想在哪兒畫就讓他在哪兒畫。孩子通過繪畫表現的是他眼中的人物、環境與事件,孩子眼中的世界變幻出絢麗的藝術之花。
【幼兒園美術活動的語言指導】相關文章:
• 幼兒園如何引領家長開展親子閱讀
• 轉讓幼兒園有問題,如何救濟
• 幼兒園語言教學方法初探
• 現代教育媒體幼兒園美術活動的應用
• 如何做好幼兒園班主任工作
• 新《幼兒園工作規程》對幼兒園工作的管理指引
• 幼兒園教師制作課件之我見
• 幼兒園引入與組織民間游戲調查研究
• 淺談幼兒園體驗式教學
• 幼兒園剪紙藝術教學初探
• 融合現代信息技術 開發幼兒園新課程
• 幼兒園 家庭 社區協同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