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當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為全面落實《幼兒園工作規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標,在幼兒教育中如何貫徹落實“保教結合”原則,是我們幼教工作者應積極探索的重要課題。
一、堅持保教結合原則,正確認識保育、教育的關系。
保教結合是一個整體概念,“保”和“教”是幼兒教育整體的不同的兩個方面,同時對幼兒產生影響。“保”就是保護幼兒的健康。健康的內涵十分廣泛,有身體方面的,有心理方面的,還有社會方面的。身體方面包括預防疾病,加強營養和鍛煉,使幼兒有健康的體魄;心理方面是指培養幼兒良好的情緒,注重其健康、積極的情感培育;社會方面是指培養幼兒探索環境、適應社會的能力,同時還要培養幼兒良好的交往能力,使幼兒不僅有與他人交往的勇氣,又掌握與他人交往的技巧。 “教”是指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是指按照體、智、德、美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影響幼兒身心發展的活動。如合理安排幼兒的生活、鍛煉,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豐富知識經驗,發展智力、語言能力,促進良好的社會適應性,培養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個性品質等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我們常常看到有的孩子很聰明,生活自理能力卻很差;有的孩子記憶力強,卻缺乏創造力。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是每個幼兒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過去幼兒園的保育工作側重于保護幼兒的機體的健康和身體發育,往往是側重保育缺乏教育性,而且較多是從消極防范保護的角度而言,幼兒處于被動地位。今天保育的含義擴大了,增加了更多的積極因素,更加強調保護和增進幼兒的健康,注重激發幼兒的積極性、自主性。培養活動興趣,增加幼兒生活能力和自我保護、安全意識,從而發揮保育的教育作用。保教結合是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育性質決定的,兩者相互滲透、相互結合,這種結合是自然的、有機的,不是牽強附會的。
教師和保育員面對的教育對象是一致的,因此兩者的工作應該是統一的、密切協調的。保育員和教師工作的區別只是分工不同,各有不同的側重點,但這并不意味著保育員和教師的工作是截然分開的,因為他們的共同目標是一致的。保育員和教師都應貫徹保教結合的原則,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以往保育員則認為自己的職責就是打掃衛生,為教師和幼兒提供教學服務,至于教育工作則與自己無關,是教師的任務;教師則認為保育工作比較簡單,應該完全由保育員承擔,自己主要應承擔教學工作。過去保教人員對保與教的認識還比較狹窄,包括對他們的要求也不同,強化了保育與教育工作的區別,造成保育員和教師工作的片面性。因此,保教人員必須堅持保教結合、保教并重的原則,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真正將保教結合落實到一日活動之中,才有利于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
二、將保教結合原則滲透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之中。
(一)適應幼兒特點,寓保教結合原則于日常生活中。
幼兒園的日常生活包括入園、盥洗、進餐、午睡等。這些活動雖然很平常,天天如此,但是從這些瑣事中能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如規定幼兒來園時間,一定要在八點鐘以前,并請家長配合做好這項工作,從而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養成遵守作息制度習慣;吃飯時,要求幼兒飯前洗手、飯后漱口,粗糧細糧都要吃;吃飯時要細嚼慢咽,不講話,不浪費糧食,使他們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培養幼兒快速午睡和正確睡眠姿勢,不趴著睡,不把頭蒙在被子里睡,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長。由于幼兒園幼兒年齡小在保護生命安全的能力、身體活動能力、自我照料和獨立生活能力,以及識別危險物品和防御能力等方面都較差,他們缺乏生活經驗,有時不僅難以避免所面臨的危險,甚至會不知不覺地制造危險,這就需要成人的精心照料和保護,既要保護幼兒的生命安全,又要逐步地對其進行必要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的教育和能力培養。
(二)寓保教結合原則于教學活動中,有利于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良好性格。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了解每個幼兒的情況,針對不同的幼兒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對平時不喜歡講話的幼兒,教師注意與他們多接觸交談,并創造條件多給他們說話的機會,請她幫助老師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請他在娃娃家里當主角,有意識地跟他做打電話接電話的游戲,請他講故事當小小播音員等,來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對自尊心較強的幼兒,如果他們有不當之處不當眾批評,而是個別交談和幫助,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對于一些沒有聽清老師要求而做錯了事的幼兒,老師總是這樣說:“你是一個很聰明能干的孩子,但是你這次沒有注意聽清楚老師的要求,所以你做錯了,請你下次注意聽,我相信你一定會做對的。”由于老師對他們用鼓勵的方法。使他們在心理上產生了安全感,情緒上穩定,心情比較愉快,因此,他們就有信心學好、做好每件事,這樣就有利于培養他們的積極性和上進心。
(三)順應孩子天性,寓保教結合原則于游戲之中。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形式。我們通過開展各種游戲活動來培養幼兒的自信心、相互之間的協調性。使幼兒與同伴之間能友好地交往,能共同商量互相配合做好某件事情。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防護意識。幼兒園工作中將保育、教育和幼兒自主的、愉快的游戲和玩緊密結合融為一體,說細一點就是:保中有教、教中有保,同時保和教可以以孩子們的“玩”為載體,在“玩”中開展相應保育和教育活動。最終達到:孩子舒心,玩得開心;保育員熱心,忙得耐心;教師愛心,教得細心。
三、堅持保教并重,不斷完善評價機制。
幼兒園的評價機制對幼兒園整體工作起導向作用。因此,對幼兒園各方面的工作評價要同等重視,特別是對保教工作的評價更應該堅持保教并重、保教結合的原則。在評價教師的工作時,應該包含保育和教育兩個方面的工作,同樣在評價保育員工作時也要包括保育工作和教育工作兩個方面,只是保育和教育兩個方面的工作在兩者本職工作的評價體系中要分清主次,所占比例要有所不同。使每一位保教工作人員都會得到一個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評價,都能找到展示自我發展的平臺,從而激發保育員和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最終達到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目標,使幼兒園的評價機制成為幼兒園發展的不竭動力。
【新形勢下的幼兒園保教結合探索】相關文章:
• 日本幼兒園的生日活動
• 試論幼兒園環境藝術創設與策略
• 讓幼兒園課程節奏舒緩
• 幼兒園精細化管理初探
• 村里有了漂亮幼兒園
• 試論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實踐探討
• 幼兒園感恩教育之我見
• 幼兒園藝術環境的創設
• 幼兒園學齡前兒童生長發育與營養狀況分析
•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有效性研究
• 幼兒學前教育行為習慣研究
• 幼兒園德育教育工作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