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對學前教育重視度的提升,各地學前教育蓬勃發展,但在其繁榮發展的背后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如“幼兒入園難”“入園資費貴”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學前教育的深入、健康可持續發展。毋庸置疑,這些問題源于學前教育發展方式不合理的客觀事實,轉變發展方式,克服學前教育在教育支撐、教育結構、教育技術、教育制度等方面的弊端,才是當下學前教育發展的新路徑。
一、當下學前教育發展所面臨的困境
(1)教育支撐方面。
學前教育具有公共性與服務性的特征,隨著學前教育社會地位的提升,其逐漸得到了國家和教育部門的各方重視,但較比小學、中學甚至大學教育,學前教育相對受重視程度還是較低的,故來自國家、教育部門乃至社會組織的教育支撐依然不足,如教育資金、教育設備、教育管理、教育制度缺乏等。這也是學前教育發展的諸多困境之一,需要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2)教育結構方面。
學前教育結構的缺陷主要體現在:一是公辦和私立幼兒園比例嚴重失調,高質量幼兒園少,且區域分配不均衡。目前學前教育結構上的不完善,使幼兒園無法滿足大眾需求,造成了幼兒“入園難、入園貴”的局面。二是教育形式單一,幼兒園發展參差不齊,且差距較大。目前學前教育形式正規的幼兒教育占大多數,非正規教育受重視低,由于監管不當,各地幼兒園發展參差不齊。
(3)教育技術方面。
在教育技術方面,學前教育發展主要有以下問題:一是教師專業課程知識匱乏。幼兒教師是學前教育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其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著學前教育發展狀況。目前專業課程知識匱乏造就了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窘境。二是教師教學知識與技能水平不足。學前教育兒童與小學生、中學生不同,如何基于小學生特點進行合理化教學,提升教學質量很重要。
(4)教育制度方面。
教育制度方面的缺陷主要體現在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一是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支持與指導作用缺乏規范性制度規定。政府在學前教育發展規劃與系統管理方面存在缺失。二是法律法規不完善。法規的缺失使政府在管理方面有心無力。三是政府部門在學前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管理機構分工不明、職責不清等問題。
二、學前教育發展方式轉變的合理路徑
(1)平衡公、私立幼兒園發展,增強服務性。
就學前教育幼兒園結構方面的缺陷而言,應從優化結構切入,采用平衡公、私立幼兒園發展,增強對公眾服務性等措施實現該發展困境的突破。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在強化公辦幼兒園建設,提升其服務性的同時加大對民辦幼兒園的資金、技術、政策支撐,鼓勵普惠性幼兒園發展,推動二者協調發展。二是對于邊遠貧困地區學前教育發展要采用特殊發展模式。如在人口分散的地區建立流動幼兒園,按季節流動,并配備專業指導教師。再如,辦園盡可能小規模、強規范。此外,對于弱勢群體兒童要特殊關照,強化管理與看護。三是借鑒發達社會學前教育經驗,促使教育形式的二元或多元化。可以將健康營養、安全等方面納入學前教育內容,并基于各地實際情況,為適齡兒童進行早教服務,例如,可通過設置早教服務站、巡回早教服務中心等方式完善學前教育形式。四是面向公眾設置統一、規范的幼兒園辦園、教育、與評價標準。以此來約束部門雜亂差幼兒園的發展,增加高水平、高質量、高服務、幼兒園的數量。
(2)從政府方面提供資金、制度等支持。
學前教育發展方式的轉變離不開政府的支撐與輔助,因此,幼兒教育發展要懂得從政府方面獲取資金、制度等的支撐,實現教育的長遠健康發展。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加大資金和技術支持。政府可通過宣傳途徑擴大學前教育影響,并加大學前教育的資金、技術支持。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完善公共教育設施,充分發揮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二是明確政府和相關教育部門在學前教育發展、管理中的定位與職能。必要情況下,可以將政府部門的職能,如評價、審批、監督、管理等移交教育行政部門,提高對學前教育管理的專業性與高效性。三是建立健全公共財政保障與分配制度以服務于學前教育發展。明確各級政府在提供教育經費方面的具體職責,借助政府為學前教育發展提供不竭的財力保障。三是政府要建立科學化、系統化的經費預算制度,明晰財政投入方向與數額。四是加強對學前教育服務質量的監管,提升幼兒園辦學質量。如對機構構成、辦學條件、師資力量、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效果等的監督與管理。
(3)提升幼兒園教師隊伍的整體素養。
提升幼兒園教師隊伍整體素養,從教師方面防止“幼兒教育小學化”主要應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強化對幼兒教師的培訓。首先是思想培訓。通過培訓應促使幼兒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樹立“以幼兒為本”的現代教育新理念,促使其不斷與時俱進,借鑒最優秀、最前沿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實踐。其次,加強對課程知識、教學知識與教學技能的培訓。豐富的幼兒專業課程知識,是基于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展開教學的基礎,具有方向性和指導性,在此基礎上強化教學知識與技能,才能防止“小學化”傾向。二是幼兒園應基于自身發展實際,引進優秀的幼兒教師擴充教師隊伍。解決了教師的質量問題,教師數量問題也不容忽視,因此,高質、充足的幼兒教師才能推動學前教育的發展與蓬勃。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學前教育發展中面臨著教育支撐、教育結構、教育技術、教育制度等方面的困境,這些弊端嚴重制約著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速度與質量,因此,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尋求出適合不同區域學前教育發展的有效路徑尤為重要。學前教育發展方式轉變可通過平衡公辦私立幼兒園發展、提供資金、制度支撐與保障、多途徑提升幼兒教師素質等實現發展方式轉變,推動學前教育的騰飛。
作者:王金香 單位:山丹縣東街小學
【學前教育發展方式轉變路徑分析】相關文章:
上一篇: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問題探析
下一篇:學前教育專業音樂綜合素質訓練探究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