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農村學前教育越來越受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在未來十年教育改革與發展中,要如何有效推動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目前已成為社會極為關注的話題。農村學前教育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因素,使得學前教育的發展步伐遠不及城市。如何加快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步伐,成為了教育的重難點,這也是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筆者通過對目前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期對促進我國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有所作用。
關鍵詞:
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問題與策略
學前教育是一個孩子進入學習階段的重要過程,對孩子今后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同時,學前教育也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農村學前教育逐漸被冷漠,農村學前教育發展面臨著諸多問題與挑戰。由于農村的學前教育基礎設備較差、師資力量薄弱,要怎樣才能有效加快目前我國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步伐,本文筆者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
1普遍存在于農村學前教育發展中的問題
1.1經濟條件匱乏,辦園不達標:
近年來農村經濟有所發展,但與城市相比還存在差距。一些農村的經濟仍很落后,不僅影響學齡前兒童參加學前教育,還導致學前教育的費用減少。有些幼兒園教學設施設備缺乏,不利于學齡前兒童教學的正常開展,也不符合正規辦園的標準。由于辦學經費的限制,很多娛樂設施或校園設施都沒有重新修建,這些設施對兒童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
1.2教師隊伍參差不齊,流動率較大:
從事農村學前教育的幼師學歷水平平均較低,大部分是初高中學歷,會對幼師隊伍的專業性有所影響,降低師資隊伍的總體。發展條件優越的城市更加吸引優秀師資的流入,而農村幼兒園大多是民辦性質,自身經濟實力本來就很有限,無法給幼師提供像城市地區幼師一樣的待遇和福利,薪資待遇不高,幼師的保障欠缺,導致農村地區的幼師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在教學態度上產生偏差,進而農村幼師的流動率就會增加,最終影響正常辦學。
1.3農村幼兒教師學歷以中專和高中為主,且半數以上沒有任職資格證書:
據調查,農村幼兒教師的學歷層次仍以中專及高中學歷為主,占總數的56.3%,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占33.6%,初中以下學歷的占10.1%。52.88%的園長和教師沒有取得任職資格證書。遼寧省早在“十五”期間就將幼兒教師培訓納入了教師教育工程之中,可時至今日仍有近40%的農村幼兒教師未參加過繼續教育培訓,究其原因,一是部分管理者及農村幼兒園辦園者往往只關注幼兒園顯性的硬件投入,忽視幼兒園發展所必須的隊伍建設,農村民辦幼兒園在這方面問題更為突出;二是由于資金有限,很多幼兒園都是一名教師包一個班級,從早帶到晚,根本抽不出身來參加培訓、學習;三是隊伍不穩定,去年給在崗的培訓了,今年又換了人。
2促進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主要策略
2.1要加大對農村學前教育的投入:
各級政府務必要認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將發展學前教育作為工作重點,無論是農村幼兒園的數量,還是建園條件上都要嚴格把控好。建設新農村是我國近幾年來政府工作的重點,建設新農村的重點在于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將農村學前教育歸為公共服務體系,推進農村幼兒園的建設步伐。建立健全縣、鄉、村的學前教育網絡服務體系,改善學前教育環境以及農村幼兒園環境,配備好幼兒園的中保教、玩具等硬件設施。通過政府的投入,逐漸為農村孩子創造出與城里孩子同等的教育環境。農村學前教育應該是以促進兒童全面和諧的發展最終目標,嚴格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前教育規律。遵循幼兒園教育準則,將游戲教學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
2.2加強幼師隊伍建設,提升農村幼師的職業素養:
將幼師納入管理的體系內,如中小學教師一樣,貫徹落實幼師資格證書制度,對所有任職農村幼兒教師嚴格進行教師資格認定,只有取得教師資格,才有機會成為農村幼兒園幼師。政府部門應該保證農村幼兒教師的最低收入,統計每一個農村區域幼師的數量,保障所在區域的幼師能夠取得保障工資,同時建立健全幼兒教師五險一金制度,讓幼師在任職過程中無后顧之憂。農村幼兒園還應該在幼兒學習生活的場所中進行改革,深化園內設施改革,保證農村幼兒園的辦學水平,建立幼兒園各類規章制度,盡量去做到零安全隱患。加強農村有幼兒教師的專業培訓,盡量從正規的大中專院校招募素質較高業務能力較強的畢業生來到農村幼兒園任教,加強對現有幼兒園教師的培訓,提升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水平。
2.3合理規劃和建設農村學前教育機構:
首先,在適齡人口比較集中,經濟、文化相對發達的鄉(鎮)至少建設一所標準化的中心幼兒園。一是滿足鄉(鎮)政府所在地居民以及周邊村民送子女入園的需求;二是依托鄉(鎮)中心幼兒園對所轄地區各類幼兒園進行管理、指導和業務培訓,充分發揮其示范、輻射作用,以彌補農村學前教育管理力量的不足。其次,充分利用中小學布局調整后的閑置校舍和其他可用資源,鼓勵中心村獨自辦園,鄰近村聯合辦園,或在村小學設立幼兒園(班),以方便廣大適齡幼兒就近接受學前教育。因為教育既要考慮效益,更要體現“育人為本”,幼兒獨立性和自理能力較差,對家長的情感依賴較強,無論從科學育兒的角度,還是從保護幼兒的安全和身心健康出發,都更適合讓其就近入園,而不應讓他們像中小學生那樣長途跋涉到鄉(鎮)入園或長期寄宿。第三,在部分比較偏遠、貧困、適齡幼兒較少的鄉村,應結合新農村建設,在村公共場所設立幼兒及其家長的活動室,由鄉(鎮)中心幼兒園組織教師或志愿者有目的、有計劃地巡回開展靈活多樣的教育活動,同時對家長進行家教指導。
3結語
全面普及學前教育是我國未來十年教育改革工作的重心,加快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速度,提高孩子均等受教育的權利,是公正教育的關鍵。我國農村人口比例較大,學前教育的發展嚴重受到制約。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對策,創新教育手段,完善教育目標,期待農村學前教育發展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塔娜 單位:內蒙古錫林浩特市民族幼兒園
參考文獻
[1]王向麗.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問題及其應對策略[J].新課程學習(上),2015,03:4.
[2]夏蔚.當前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問題及其應對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5,17:3.
[3]閆玉.農村學前教育問題及其應對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5,08:2.
[4]徐麗瑋.淺談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問題及其應對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09:2.
【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問題探析】相關文章:
上一篇: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問題探討
下一篇:學前教育發展方式轉變路徑分析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