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前階段是幼兒身心發展重要時期,戶外活動是幼兒園日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會產生直接的影響。有專家指出,幼兒日常戶外活動時間不應低于2小時。然而,我國幼兒園戶戶外活動質量不高,存在較大的不足。本文首先簡要地闡述了規劃幼兒園戶外活動的基本準則以及幼兒園開展戶外活動的問題,最后提出了提高幼兒園戶外活動質量的有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戶外活動;幼兒園;質量;策略
引言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從不同層面對幼兒學習與發展做出了要求,對不同年齡段幼兒應該知道什么、能做什么等內容提出了合理期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是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但由于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幼兒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團隊意識、集體觀念薄弱。戶外活動是幼兒園日常活動的重要內容,通過有計劃、有組織地戶外活動,鍛煉了幼兒的身體素質,其身體潛能可進一步被挖掘,可以提升身體抵抗力。
1.規劃幼兒園戶外活動的基本準則
第一,科學性與趣味性原則。并非所有幼兒在活動開始時就對戶外活動充滿熱情,而是在長時間活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幼兒園教師在了解幼兒心理訴求的基礎上設計活動,喚醒幼兒對活動器材的興趣,幼兒才會主動參與到游戲過程中。因此,教師在設計規劃戶外活動時應該關注幼兒的心理需求,注重活動的趣味性。與此同時,在設計活動時還要對活動的內容進行篩選,并非所有戶外活動都可以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并非所有活動都是安全可靠的[1],在設計時應該堅持科學性的原則。針對部分幼兒集體觀念淡薄的問題,教師可以設計兩人三足等合作活動,基于幼兒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使幼兒通過小組合作獲得勝利,培養其集體意識,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第二,長期性以及多樣性原則。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若要切實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幼兒必須長期開展戶外活動,堅持長期性原則,使幼兒在長期的戶外活動中糾正不良的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幼兒園開展戶外活動的目的在于鍛煉幼兒的身體素質,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因此在設計戶外活動時應該遵循多樣化原則,通過形式多樣的戶外活動鍛煉幼兒各個身體部位,提升幼兒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自身抵抗力。
2.幼兒園開展戶外活動的問題
第一,形式單一。部分幼兒園因為資金、場地等因素的限制,戶外活動一般借助園內有限的活動器械進行,戶外活動形式單一,長此以往,幼兒參與戶外活動的積極性會大幅下降。雖然幼兒園戶外活動的開展離不開良好的活動器材,但過分看重器材,忽視戶外活動本身的內容等,會限制戶外活動的開展,使戶外活動的作用難以真正發揮出來。第二,活動量與活動環境不合理。部分家長過于溺愛孩子,幼兒在戶外活動過程中擦傷,幼兒家長就前來幼兒園問責,導致幼兒教師在設計戶外活動時有較大的顧慮,戶外活動量偏小。除此之外,一般的幼兒園都有大型滑梯等集體性活動設備,但針對幼兒個性發展的活動設備不足,幼兒難以根據自身興趣選擇戶外游戲[2]。甚至在部分鄉鎮幼兒園,因為資金不足、場地較小,不具有滑梯等基本的活動器械。
3.提高幼兒園戶外活動質量的有效策略
3.1提升教師的能力。首先,定期開設會議,組織教師學習理論與經驗交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園教育活動應該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例如在設計合作戶外活動時,教師應該通過網絡或同事之間的經驗交流等學習、了解各個戶外活動的特點、對幼兒身體素質的要求以及活動設計與開展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避免戶外活動的設計的盲目性,使幼兒在活動中可以形成遵守規則、合作互助的理念。其次,注重教師戶外活動指導能力的培養。鼓勵教師主動了解幼兒的身體素質、反應能力以及對戶外活動的興趣,借助科學的調查與分析方法了解戶外活動開展的現狀以及發展或調整目標,之后以目標為依據設計活動內容與規則,激發幼兒的興趣。在開展戶外活動時,以前期的調查結果為參考,認識到各個幼兒身體素質的差異,開展不同的戶外活動,使每一位幼兒都可以參與到戶外活動中,促進幼兒身心發展。
3.2明確幼兒的地位。在戶外活動中,教師不應該主導游戲,而是要將游戲的主導權交給幼兒,從旁指導。教師應該鼓勵幼兒自主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并根據幼兒的不同愛好進行分組。對于活動能力較弱的幼兒,可以指導能力較強的幼兒幫教能力較弱的幼兒,加強幼兒之間的溝通,培養幼兒互幫互助的意識。例如螞蟻排隊走活動,教師準備皮球作為活動豆,指導4-5名幼兒組成一組,第一個幼兒站立,后面的幼兒依次彎腰抱住前面同學的腰,組成“螞蟻”排隊行走,通過同伴之間的配合將活動豆移動至指定的地點,評價哪一小組移動活動豆的時間快、配合好。通過這一活動,幼兒逐漸學會與組內人員協調與配合,共同完成活動任務,提升幼兒的團隊合作能力。
3.3創設情境。愛玩是兒童的天性,教師在創設情境時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例如大部分幼兒喜歡看《小豬佩奇》、《熊出沒》等動畫片,教師可以指導幼兒扮演《小豬佩奇》中的不同角色,利用動畫片中的內容組織戶外游戲,使幼兒對戶外活動產生一種親切感,調動幼兒參與戶外活動的積極性。
4.結語
綜上所述,學前階段是幼兒身心發展重要時期,通過有計劃、有組織地戶外活動,可以鍛煉了幼兒的身體素質,促進幼兒身心發展。在開展戶外活動時,幼兒教師應該積極學習、了解各個戶外活動的特點、對幼兒身體素質的要求,活動指導能力;鼓勵幼兒自主解決問題,創設良好的活動情境,調動幼兒參與戶外活動的積極性,提升幼兒園戶外活動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周琳.提高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質量的有效策略探析[J].成才之路,2017(26):74-74.
[2]高娃.有效開展幼兒園戶外活動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策略探究[J].發現:教育版,2016(12):20-20.
作者:安娜
【幼兒園戶外活動質量提高策略】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語言游戲指導策略
下一篇: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