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幼兒園的興起是對德國著名教育家弗里德里希?福祿貝爾教育主張的回歸。150多年前,福祿貝爾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園。他一向主張,孩子們應該在大自然中玩耍,而不應接受過多有關數字和字母的練習。
20世紀丹麥的一個社區最先創立了一所森林幼兒園,隨后德國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設立,瑞士、奧地利也有類似的幼兒園,幾年前在俄勒岡州波特蘭市出現了美國第一所森林幼兒園。目前,森林幼兒園在英國也備受歡迎,很多幼兒園都啟用這一理念。
前些日子去英國度假,特意看望了好友琳達。正巧那天她五歲兒子所在的幼兒園舉辦家長開放日,于是琳達熱情地邀請我一同前往。
沿著幽靜的石子路,我們來到一片郁郁蔥蔥的森林前,只見老師已經帶著六七個孩子在那里整裝待發了。每個孩子滿臉興奮,他們都身著顏色鮮艷的全套戶外裝,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注意到我詫異的眼神,琳達笑著解釋說,這幾年森林幼兒園正被越來越多的英國父母所接受。她的兒子上的正是當地的一所森林幼兒園。一年四季無論天氣如何變化,孩子們都會堅持到附近的森林中進行戶外活動。
路上,老師和孩子們邊走邊商議,最終一致決定去最好玩的“矮人洞穴”。森林里的地面不算平坦,時不時會遇到一些碎石和樹枝的阻擋,孩子們小心翼翼,相互牽著小手向前走,十幾分鐘后便到達了目的地。原來,所謂的“矮人洞穴”只是一座用石塊和樹枝搭建起來的方形拱門。琳達的兒子好奇地看了一會兒,興沖沖跑過來,得意地告訴我們:“這間洞穴可是他和其他小朋友親自動手的成果哦!”而最讓孩子們心儀的顯然是洞穴旁一條淺淺的小溪,他們尖叫著沖過去,不由分說便加入了嬉戲的行列。
我和琳達站在一邊,看到孩子們有的在水里跳來跳去,有的彎腰在摸著什么,而有的則撿起樹枝攪和著溪邊的泥漿,試圖做出一塊美味的巧克力布丁來。這時,一個孩子突然激動地大叫起來,原來他竟然發現了一只還沒有蛻變完全的小蟾蜍。面對孩子們驚奇的目光,老師干脆坐下來,給大家講起了蟾蜍的生命周期。
玩夠了溪水,孩子們又跑到一棵枝丫叢生的大樹下開始爬上爬下。孩子們個子小,動作可都還算敏捷,琳達的兒子爬得很高,我著急地想要阻止他,老師卻淡定地說:“不用擔心,他如果覺得自己下不來,就不會繼續往上爬了。”果然,沒多久,琳達的孩子便慢慢地往下爬了。
午餐時間到了,老師和孩子們坐在由樹樁和樹枝構成的天然沙發上休息,孩子們口中大嚼著胡蘿卜和堅果,邊吃邊聽老師講述著周圍一些樹木種類的特性。
返回的路上,我感嘆不已。我想,在電子產品日益普及的今天,讓孩子們走到室外,呼吸新鮮的空氣,多與大自然接觸,不但可以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更能夠磨煉他們堅強勇敢的品性。這種返樸歸真的學前教育理念,很值得我們的家長和老師深思。
【森林里的英國幼兒園】相關文章:
• 關于幼兒園管理的探討與分析
• 淺議幼兒園角色游戲的開展
• 幼兒學前教育問題研究(4篇)
• 幼兒園開放性語言教育活動初探
• 淺談農村幼兒園管理
• 如何上好幼兒園的美術課
• 淺析如何加強幼兒園班級管理
• 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協同教育之我見
• 幼兒園美術活動的導入策略
• 幼兒園園本課程資源整合利用研究
• 深入推進幼兒園的藝術教育
• 夏季,幼兒園遭遇“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