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 “幼兒園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 “幼兒每天開展戶外活動的時間至少為兩小時,寄宿制幼兒園為三小時”,然而在現實中,由于受到各個方面因素影響,幼兒戶外活動的機會大大減少,幼兒園作為幼兒生活的重要場所,在組織開展戶外活動時,存在著很多現狀因素,圍繞著現狀問題進行研究。
關鍵詞:幼兒園;幼兒;戶外活動;缺失;成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155-02
一、幼兒園幼兒戶外活動的現實狀況
幼兒園戶外活動對幼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戶外活動是幼兒每日一小時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幼兒戶外活動主要現狀有。
1、部分幼兒園戶外活動開展得較少。
(1)家長的認知態度和幼兒園的“順從”。在幼兒園里,筆者看到活動安排表上明明安排的是戶外體育游戲《火車鉆山洞》,有的孩子在是室內聊天,坐在桌子上翻來覆去,有的孩子在桌子上寫字算數學。經過溝通了解才知道是家長觀點,大部分家長認為戶外體育活動就是玩玩而已,還不如寫寫字、看看書有用。而幼兒園也應盡量迎合家長的要求,把戶外活動作為幼兒寫字學習時間。
(2)場地太小或無戶外活動場地。筆者曾到過一私人幼兒園,孩子約六十人左右,都集中在八十平米的套間內,所謂的戶外活動場地就是活動室內走廊、室內過道,平時做操都是站在臥室過道,基本上幼兒園的戶外場地是沒有的。
2、活動器械較少,內容形式不夠豐富,孩子缺乏主動性。
如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到花果山做客”的活動中,猴子要鉆過山洞、走過獨木橋、翻過小坡,完成鉆、走平衡木及頭著地翻的動作。可場上墊子只有一塊,獨木橋只有一座。這樣,許多孩子在一起完成這些基本動作顯得有點擠,同時孩子的主動性減少了,鍛煉的次數也少了。
3、幼兒動作及技能的發展水平差距較大。
(1)自身身體發展的水平有差異。記得在一次中班的體育活動中,教師讓孩當“跛腳狼”,練習單腳跳的技能。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跳躍姿勢比較優美、規范。三分之二的孩子單腳、雙腳夾雜著跳,動作遲鈍,讓人看了很費勁。
(2)一部分的孩子缺少鍛煉的機會。這是引起動作技能表現差距較大的另一個原因。有些孩子內向,不愿意鍛煉或參與游戲活動,教師也不注意引導。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體質弱,累壞了要生病。甚至有個別家長向老師要求自己的孩子少參加體育活動,有些爬、翻、滾的動作危險,還會把一身干凈的衣服弄臟。家長的對體育活動意識的淡薄,使一部分孩子缺少鍛煉的機會,從而也是導致幼兒動作和技能的發展水平有差距。
二、幼兒園幼兒戶外活動問題的形成原因
1、活動經費使用情況問題
建立戶外活動必須要有較大經費投資,必須經過有關部門,政府參與。很多幼兒園在經費的投資還是不寬裕,導致在戶外玩具、器械的投資下也有所限制。
2、戶外活動場地問題
(1)跟幼兒園的入園率有關。近幾年來,幼兒園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園積極爭創“入園率”。一些規模較大的幼兒園由于人數較多,孩子為了參加戶外體育活動還需要先調整班級,以免引起混亂擁擠的場面。
(2)有的幼兒園建造年代已久,沒有及時擴建戶外場地來解決場地緊缺的實際情況。
3、教師和家長的態度問題
(1)如今的家庭只有一個寶貝,因此比較嬌慣。有個別家長別說戶外體育活動,平時連走路都不太會舍得生怕累壞孩子。如果在活動中摔一跤。那更是心痛的不得了,所以大多數家長認為戶外活動少點,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也有的家長認為,幼兒園就學本領的地方,多學習漢字、拼音、數學,這樣才能學的本領,孩子才能有出息。
(2)作為教師也把孩子的安全問題放在第一位,戶外活動難免有風險,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幼兒,幾乎很少開展戶外體育活動,寧愿在室內進行活動,也不要在外面呆的時間長。
三、幼兒園幼兒戶外活動問題的解決策略
1、要有足夠的戶外活動場地和時間。
(1)場地有限的幼兒園,可在充分開發可利用場地的基礎上,協調好各年紀、各班的活動時間,盡可能地利用場地,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2)有足夠場地的幼兒園,可制定相應的戶外體育活動制度,一方面,確保了戶外體育活動的時間,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檢查各班戶外體育活動完成的情況。其次,還要確保戶外體育活動的時間不被其他活動占去。此外,還應安排好戶外體育活動的時間段,盡量不要讓幼兒空腹參加大活動量的戶外體育活動。如在早餐前跑步,且活動量大。也盡量不要讓幼兒在飯后進行大活動的戶外體育活動,這樣不利于幼兒身體健康。
2、加強戶外活動,提高活動質量。
活動量過小,達不到身體鍛煉的要求。活動量過大又易引起幼兒的疲勞或產生排斥心理。這就要求教師科學、靈活地調整幼兒的活動量。此外,還可以采用觀察法測量幼兒的運動密度,這種方法不需要非常精確的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只需通過觀察幼兒的出汗、呼吸等外顯行為來確定幼兒的活動量。在活動中還應該注意,幼兒戶外體育的活動量應由小變大,然后由較大變小,符合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變化規律,并注意在活動中急與緩,動與靜的交替,這樣不容易引起幼兒疲勞現象。
3、從教師方面著手,正確指導幼兒戶外活動。
(1)積極為幼兒準備豐富有趣的戶外游戲活動。
戶外活動有集體活動和個別分散活動之分,對于集體活動,教師應加強其計劃性,對活動器材、場地、活動內容以及活動組織形式提前做好準備,以減少幼兒的等待時間,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身心特點,為幼兒提供活動量適當的游戲。在個別分散活動中,教師應該注意觀察,及時對需要幫助的幼兒進行游戲指導,由于戶外活動限制較少,較輕松,自發性更強,在室內比較安靜的幼兒在戶外也能更活躍,更自由自在地和其他幼兒一起玩。
(2)發揮教師指導作用,培養幼兒的獨立性與自主性。
新《綱要》中提出:教師是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參與者、合作者。教師在指導幼兒自己選擇材料進行戶外鍛煉時,不能因為是自己選擇的器具而任由他們隨隨便便玩,而教師是應該以“參與者”的身份加入幼兒的活動隊伍中,這樣才能在幼兒活動時及時地發現幼兒在玩是哪些動作是危險動作,教師并通過參與者的身份及時地去阻止幼兒在玩時所存在的危險動作,不讓危險動作發生。
總之,根據《綱要》中指出,幼兒時期是身體生長的關鍵階段,我們只有充分利用環境,充分發揮教師的教育作用,科學、合理、有序地開展戶外活動,激發和調動幼兒積極參與戶外活動的主體意識和濃厚興趣,讓孩子們真正喜愛戶外活動,積極開展體育鍛煉,促進幼兒身體全面發展,提高健康水平,為他們一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幼兒園幼兒戶外活動狀況的調查研究】相關文章:
• 敏感孩子的幼兒園適應關
• 淺談如何提高農村幼兒園教學質量
• 幼兒園音樂教學圖譜實踐
• 幼兒園代課教師的專業素養研究
• 幼兒園角色游戲的現狀研究
• 論幼兒園數學探索區活動
• 試論幼兒園教育工作的精細化管理
• 如何認識幼兒園的說課
• 圖標在幼兒園中的滲透
• 幼兒園游戲多元化的實施與發展
• 幼兒園的鄉土文化
• 幼兒園區域活動設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