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前教育作為一項系統教育工程的基礎,必須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同步進行、同步發展、相輔相成,缺少任何一個方面,都會影響著教育整體功能的發揮
關鍵詞:社會化教育;合作;互動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04-293-01
在新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總則中提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币虼�,學前教育作為一項系統教育工程的基礎,必須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同步進行、同步發展、相輔相成,家、園、社會互動是人的發展需要,是世界幼兒教育的發展趨勢,是幼兒教育現實的需要。那么,如何促進幼兒園、家庭、社會的互動,形成全方位、系列化的教育體系,是時代賦予幼兒教育的新內涵。而我們民族地區的幼兒教育工作與內地幼兒教育還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方面表現在家長的教育觀念還比較落后;另一方面表現在社會對幼兒教育的理解和重視程度不夠。因此我們的首要任務是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加大對社會的宣傳力度,增強與社會、家庭的教育互動。近年來,我們在《綱要》精神的指導下,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嘗試開展幼兒園、社會、家庭教育互動工作,使幼兒園與社會、家庭建立了一種合作、互補的關系,在互動中,共育幼兒的健康成長。
一、構建家園共育平臺,創設家園共育良好氛圍
1、積極幫助家長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
注重心靈溝通,用真心換真情:家長觀念的轉變是關鍵。目前有些家長對于幼兒教育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教育是學校的專職,家庭只需提供物質及生活上的供給,對孩子僅停留在養育的層面上。老師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發現,由于家長的知識水平不同,素質不同,對于老師的安排也就會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態度。我們可通過班級熱線、個別交流、家長會、網站交流等多種途徑和形式,積極向家長講解幼兒教育的理念,關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長明白在與自己孩子的交流、探討中,能了解自己的孩子,增進親子關系,更重要的是為孩子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機會。
2、多種形式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為了指導家長更好的科學養育幼兒,幼兒園以宣傳欄等形式向家長宣傳有關衛生、保健知識,每月定期更換育兒心得,幼兒園還利用網絡,在校園網站上發表各種有關家庭教育方面最前沿的信息及園內的最新動態,教師的課程活動內容,學期的工作總結等。
3、通過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增強家長的參與意識
為了適應當前家庭教育的需求,確實提高家教的質量和參與意識,我園每學期都會召開家長會,利用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發展思路,教師們幫家長分析孩子的性格特點,介紹孩子在園的情況,向家長總結和推廣家庭教育的先進經驗,幫助家長解決疑難問題,改善家長的教育行為、教育方法。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形成對孩子全方位的教育網絡,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時時處處都能在家長、社會和幼兒園老師密切配合的關懷和幫助下健康成長。同時,幼兒園、社會、家庭三結合網絡的形成也有利于學校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
二、幼兒園教育與社區教育的彼此促進
社區是幼兒社會化的第三課堂,教育要培養造就符合社會需要的人,就必須融入社會。充分利用社區中的人力資源、物質環境等,拓展幼兒學習的空間,讓幼兒關心生活、關注社會、使他們在了解社會生活的過程中輕松愉快地融入社會。
三、開發共育資源,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幼兒園、家庭、社會的教育能夠優勢互補,有利于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讓幼兒在創設的各種環境活動中承擔不同的角色,使其得到鍛煉,通過協調相關的社會群體關系,統整各方資源,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的發展。
1、開展親子活動,形成合力,共同教育 利用特定節日開展親子教育活動,為了培養幼兒熱愛媽媽、尊敬長輩的情感,可通過一些有益有趣的活動,增進家長與孩子的情感交流,讓孩子們在體驗中學會感恩,學會交流,學會合作,展示幼兒和家長的才藝,在快樂的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
2、親近自然,開拓視野,陶冶性情 大自然是一部真實、豐富的百科全書,蘊藏著巨大的教育財富,為幼兒社會認知提供了天然的場所。我們讓幼兒多親近自然,與大自然交朋友,帶領幼兒去田間地頭尋找春天,到廣闊的草坪用觀察與感受作筆,描繪四季的色彩繽紛,去觸摸、嘗試、探索、發現,在四季的變化中,幼兒盡情領略自然的豐富多彩,在認知自然的過程中,激發了幼兒愛家鄉一草一木的情感,有效地促進了幼兒社會性的發展,陶冶了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情。
3、溶入社會生活,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突出強調了幼兒教育應以萌發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為主要目標,培養幼兒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分享,具有同情心、愛心,以及在體驗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和與他人合作的基本意識。
教育的重要作用是適應并促進社會的發展,而幼兒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這就要求幼兒園教育的培養目標在著眼現實的基礎上,必須放眼未來。要面向社會,面向家長開展各種生動有趣的活動,在社會、家長的互動教育中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支持。總之,幼兒園教育應當順應社會發展和自身發展的需要,幼兒教育不再等于幼兒園教育,要樹立大教育觀,樹立正確的教育資源觀,讓幼兒教育跨越圍墻,向傳統的教學模式宣戰,開發并發揮好幼兒園自身、家庭、社會教育資源的最大功能,去探索--幼兒園與家庭、社會三體合作的教育新模式,不斷的擴展教育的天地,去求得自身的持續發展和飛躍。
【幼兒園與社區如何雙向互動】相關文章:
• 要重視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
• 淺談幼兒園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 淺談幼兒園古詩詞誦讀教學
•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思考
• 因地制宜搞好幼兒園文化建設
• 淺談幼兒園規則游戲
• 幼兒園感恩教育之我見
• 我的幼兒園生活
• 幼兒園禮儀教育的實施途徑
• 幼兒教師游戲指導策略
• 學前教育學生專業認同感
• 學前教育健美操教學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