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思路:
1、教材分析
活動的教材來源于
繪本《好想吃榴蓮》。故事中的小老鼠從想吃榴蓮——詢問朋友榴蓮的味道——被榴蓮熏暈——鼓起勇氣嘗試——和朋友們分享,在童趣之余,讓孩子們認識榴蓮這一特殊的水果,且故事中小老鼠的勇敢和分享精神卻是值得孩子們喜愛和學習的。
2、源于《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健康領域“生活習慣和生活能力”的需求
《指南》健康領域中,生活習慣和生活能力中提到 4—5 歲的目標為: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榴蓮是一種有特殊氣味的水果,是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的。因此,我不強求幼兒都要去吃榴蓮,只是盡可能的鼓勵他們去嘗一嘗�,F場活動中,是有幼兒喜歡吃榴蓮,而有的幼兒在嘗試過后仍然不喜歡的,我覺得只要他勇于去嘗試,就像故事中的小老鼠一樣,有勇氣去嘗試,就已經達成我的教育目標了。
3、源于《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語言領域“閱讀與書寫準備”的需求
《指南》語言領域中,閱讀與書寫準備中提到 4—5 歲的目標為:對生活中常見的標志、符號感興趣、知道它們表示一定的意義。在活動中,通過觀察不同顏色的線條對比,讓幼兒感知線條顏色的變化就是榴蓮發出的氣味發生了變化,從而鼓勵幼兒說一說,知道不同顏色線條的意義。
4、對活動環節的設計與思考
根據幼兒的年林特點,結合其已有經驗以及《指南》中的相關目標,在活動中采用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嘗一嘗等多重感官形式來體驗。
第一、出示角色,引出話題。直接出示故事的主角小老鼠,引出小老鼠好想吃榴蓮這件事,激發幼兒的興趣。
第二、聽講故事、理解內容。在這一環節中通過聽講故事,觀察畫面,鼓勵幼兒說一說小老鼠從想吃榴蓮——詢問朋友榴蓮的味道——被榴蓮熏暈——鼓起勇氣嘗試——和朋友們分享的過程。其中,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中的線條顏色變化,從而感知符號的意義。
第三、出示實物、品嘗榴蓮。活動的最后,鼓勵幼兒品嘗榴蓮,說一說榴蓮的味道。
通過本次活動,運用多種感官方式,理解故事內容、初步感知榴蓮的特征,并愿意嘗一嘗榴蓮的味道。
適合年齡:中班
適合主題:好吃的食物
活動目標:
1、聽聽、看看、說說小老鼠想吃榴蓮的故事情節,體驗故事內容的有趣。
2、初步感知榴蓮的特征,愿意品嘗榴蓮奇特的味道。
活動準備:
故事 PPT、
背景音樂、榴蓮實物、榴蓮制品、一次性品嘗杯等。
活動過程:
一、 出示角色,引出話題——小老鼠想吃榴蓮主要提問:
——今天請來了位朋友,看,他是誰?打聲招呼吧。
——小老鼠最近突然很想很想吃榴蓮(出示圖片,猜猜哪個是榴蓮?)
——榴蓮長什么樣?你們吃過榴蓮嗎?吃起來是什么樣的味道?
二、 聽講故事,理解內容——小老鼠買榴蓮、吃榴蓮
1、欣賞故事前半部分,回憶角色對話
——小老鼠去問了哪幾個朋友?它們是怎么回答的?
2、觀看小視頻,推測角色心理主要提問:
——小老鼠買到榴蓮了嗎?發生了什么事?
——小老鼠醒來了,猜猜小老鼠還想不想吃榴蓮?為什么?
——如果小老鼠醒來后不敢吃了,它還嘗得到榴蓮獨特的美味嗎?
3、聽完故事,感受內容情趣
——小老鼠又想去買榴蓮了,可是榴蓮店里什么也沒有了。這是為什么呀?
——這個故事有趣嗎?
——你們喜歡這只小老鼠嗎?說說理由。
三、出示實物,品嘗榴蓮——小老鼠請大家吃榴蓮
——小老鼠想請中五班的孩子們一起來分享,你們誰想吃啊?
——故事講完了,瞧,我把這本故事書也帶來了,故事名字叫《好想吃榴蓮》。等會回到教室,你可以去看看講講這個有趣的故事哦。
活動延伸
1、 個別化學習活動中,提供圖書,引導幼兒自主閱讀故事內容。
2、 個別化學習活動中,提供各種榴蓮制品,引導幼兒看看說說,拓展經驗。
【幼兒園閱讀ppt:好想吃榴蓮(有教案)】相關文章:
• 中班情景閱讀PPTV《我媽媽》有教案
• 繪本閱讀課件:7只瞎老鼠(有音樂)
• 繪本ppt課件:小黑魚
• 閱讀PPT課件:雪精靈
• 寒號鳥 閱讀PPT課件
• 小班情景閱讀PPT《一步一步走啊走》有教案
• 幼兒園閱讀PPT課件:狼大叔的紅燜雞(有音樂)
• 兒童插畫繪本故事:卡米的新雨鞋
• 《想換膚色的小狼》PPT課件(有教案)
• 猜猜我有多愛你故事繪本
• 小班閱讀《我的連衣裙》有教案
• 大班繪本閱讀教學課件《我的幸運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