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發幼兒參加音樂活動的欲望
教師在幼兒音樂活動及其與音樂有關聯的活動中,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讓幼兒體驗音樂的樂趣,如彈奏優美的童謠曲調,或者跳一段有節奏的舞蹈,激發幼兒積極主動的參加音樂活動,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欲望,從而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與習慣。幼兒們越喜歡音樂,就會越想唱,也就會越唱越好。幼兒對音樂的探求往往從興趣開始,欲望是幼兒們學習入門的導向,是一種特有的指向性。然而,幼兒們對音樂的興趣與習慣又受教師的制約與影響,我們幼兒音樂教師就要想辦法激發幼兒主動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去。
(二)培養幼兒參與音樂游戲的興趣
選擇具有有趣情節和幼兒喜歡的動物形象、人物形象等的音樂游戲。幼兒人園,就進入到了與家庭生活完全不同的幼兒園集體生活之中,幼兒園老師組織的豐富、好玩的游戲能很好地起到激發幼兒喜歡幼兒園、喜歡老師、喜歡同伴的情感的作用。因此,教師們選擇的音樂活動樣式應千差萬別、豐富多彩,每個音樂活動都可以融入含有各種音樂素質的小游戲。游戲內容的設計應該具備充滿情趣的活動情節,以及幼兒們都喜歡的人物形象、動物形象等。例如:親子音樂游戲讓個性從音樂中得以體現,幼兒們能夠從音樂中體會成長的驚喜與快樂,從而他們對音樂的興趣也會隨著音樂技能的提高而不斷加強。演唱是一種很有效的音樂表現方式,它可以使幼兒們在已經獲得相當表現力的基礎上趁熱打鐵,充分發揮童謠歌曲的魅力,以達到在演唱中感悟歌曲的內涵,從而滿足幼兒們自我發展的需要。幼兒的實踐創新能力也將在演唱中得到鍛煉和發展。老師也可以在課堂音樂游戲中獲得幼兒感受童謠音樂和創造能力的直接信息。如老師可以這樣引導幼兒:你學會了這首這么好聽的童謠之后,想不想回到家里唱給你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聽呢?假如老師和其他小朋友就是你的觀眾,你將怎樣來演唱剛才學會的童謠呢?小朋友們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激烈有趣的討論,根據童謠的內容、情緒創編動作。幼兒在這種自編、自唱、自演的實踐活動中,既培養了對音樂的興趣,提高了表演能力,又發展了創造性思維,進而真正把音樂課變成了充滿游戲內容的自主活動課。
二、遵循幼兒生理和心理特點,為他們營造有利于培養音樂興趣與習慣的氛圍
幼兒音樂教育是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對幼兒進行的一種音樂啟蒙,對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與習慣是十分關鍵的。因為幼兒具有好奇心強、活潑好動等特點,如果只采取呆板無趣的音樂教學模式,幼兒是難以接受的,應當采取富有濃厚趣味的教課內容和教學方式。比如:利用動聽的童謠歌曲、優美的舞蹈能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唱歌在音樂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幼兒園開展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在唱歌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性的運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利用活潑生動的教學模式進行唱歌教學。例如,在音樂活動大樹媽媽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把歌詞轉變為幼兒們愛聽的小故事,以此作為教新歌的開場。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向幼兒們講解,讓他們了解歌詞的內容。幼兒們在聽故事時,還會激發其學習興趣,學習歌曲的同時,讓幼兒自己再試著去創編歌曲的動作,教師再加以指導,這樣就更能增加幼兒對音樂的喜愛,從而更好的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與習慣。
三、小結
作為一名幼兒園音樂教師,我提出了以上幾點具體做法,當然,在實踐中,這幾點遠遠不夠,我們應該在教學中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力求能夠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與習慣培養好。
【基于音樂興趣培養的幼兒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上一篇:多媒體技術中幼兒教育論文
下一篇:基于管理理念下幼兒教育論文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