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子白板讓幼兒教育更靈活有趣
幼兒是一個個靈動的生命個體,教師無法預知和確認孩子的想法與行為,因此,課堂教育活動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能力差異、個體需要等,對教育過程和教育策略適時進行靈活調整。以往我們使用的多媒體課件,基本上是老師預設好的,孩子們只能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很難進行師幼間的良性互動,從而使課堂教育活動呆板沉悶,缺乏生機與活力。而電子白板相對來說使用靈活,操作簡便,可以根據課堂教育生成及時作出調整,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體現“尊重幼兒”的教育原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師教學機智的充分發揮,從而真正實現“教學相長”。例如,在小班數學活動“捉迷藏”中,將各種動物藏在不同方位讓幼兒找。以往的多媒體課件中基本上是老師設定好先找哪一個,再找哪一個,而且是由老師操作完成的。而電子白板可以通過互動,讓幼兒自己來操作,哪只動物先發現就先找哪只。當幼兒將自己找到的動物拖出來時會非常開心,增強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同時也加深了幼兒對方位的認識。又如在中班“小熊和狐貍”教學活動中,讓幼兒對常見的農作物進行分類,這時可運用電子白板的“容器”功能,讓幼兒把農作物分別放在“地上”和“地下”兩個筐里。當幼兒分類正確時就會有拍手鼓勵的聲音,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當幼兒分類錯誤時,農作物就會自動彈出來,再怎么拖也放不進筐里。經過多次嘗試后小朋友就知道自己錯了,再重新進行選擇。就是在這種輕松、愉快的游戲中,讓幼兒很好地掌握了農作物的有關知識。
二、電子白板讓幼兒教育更直觀清晰
3~6歲孩子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對事物表面的、淺顯的知識容易理解,而空間思維和抽象思維較差,在很多活動中涉及到抽象、復雜的概念就很難理解。運用電子白板可以讓抽象的知識更加生動,更加具體,更加形象,便于幼兒理解和接受。例如,在大班數學活動“和立體圖形做朋友”中,要讓幼兒理解立體圖形的六個面是較困難的。光看圖幼兒很難理解“面”,光看實物又難以理解畫面。若利用電子白板“層”的疊放和遮蓋功能,可以將隱藏的面顯現出來,使幼兒清楚地了解到這些隱藏的面在哪里,為什么我們看不到。加上電子白板具備的自由涂鴉功能,老師在講解隱藏的畫面時還可以用有色線條描一下,讓幼兒印象更深刻;然后再利用容器功能,將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分別“送回家”。如果送對了,圖形就不會返回;如果送錯了,圖形就會自動返回。
三、電子白板讓幼兒教育更生動便捷
電子白板集板書與多媒體為一體,最大的優點就是簡便。在音樂活動中利用聲音鏈接,只要輕輕一點,就可以實現聲音文件的反復播放或者重復播放某一段,既簡便,又生動。這就替代了傳統教學中的反復倒磁帶,那樣既浪費時間,又無法準確地倒到理想的位置。電子白板的自由繪畫、涂鴉動能為教學活動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可以在白板上自由地畫、自由地圈,也可以讓幼兒進行繪畫、書寫、圈點。在進行幼兒美術教學時,教師不僅可以自己在白板上自由繪畫,而且可以自由選擇顏色。最神奇的要數它的回放功能,只要點擊“回放”按鈕,畫畫的全過程就會自動播放,每一筆都是那么清晰。這樣既減少了教師重復示范的時間,又增強了幼兒的印象,大大提高了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以往,課前要花很多時間準備課件、尋找圖片,而且課件操作又需要電腦,也較難與幼兒進行更為直接的交流。運用電子白板則可以利用鼠標筆在板面上直接進行操作,既方便又快捷,既生動又形象。電子白板具備強大的資源庫,儲存有大量的信息資源,如文字、圖片、有聲讀物、動畫和視頻等行聲結合、圖文并茂的教育資源,讓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有效地拓展了教學信息與課程容量。對于幼兒教育而言,教師要在遵循幼兒年齡特點和思維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電子白板的多種功能優勢,主動優化教學環節和過程,創設深受孩子喜愛、激發幼兒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想學樂學的全新的教學環境,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真正變為現實,這是時展對幼兒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事業發展的一朵絢麗的奇葩。
作者:王憶倩 單位:江蘇省昆山市高新區新華舍幼兒園
【電子白板優化幼兒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上一篇:簡筆畫視域下幼兒教育論文
下一篇:技工學校幼兒教育論文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