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特色教育,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鋼琴、繪畫、
舞蹈、識字、雙語、電腦、珠心算等特長班、興趣班、實驗班。說到特色幼兒園,人們很容易想到雙語幼兒園、藝術幼兒園、蒙臺梭利幼兒園等。所謂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現的獨特的色彩、風格等。幼兒園特色應該是一所幼兒園所表現的與眾不同的色彩和風格,是一所幼兒園特有的,又符合國家培養方向的;是個性化的,又較穩定的。
一、對“特色”的理解
在對“特色”的理解上,各界的觀點各不相同。有的認為,特色是提高幼兒園知名度,吸引良好生源的上佳途徑,效果顯著的教育內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都可以認為是特色;有的認為辦特色要從整體考慮,應對傳統的教育內容、方法進行篩選、提煉,吸取教改中的新觀點、新成果,創造出本園獨特的風格,使幼兒在達到保教主要目標的基本要求下,在某方面有突出的發展;也有的認為辦園效果好,保教質量高,才談得上發展某方面優勢,形成特色。
我認為,幼兒園的特色應該是一所幼兒園所表現的與眾不同的色彩和風格;是一所幼兒園特有的,又符合社會主義方向的;是個性化的,又較穩定的。幼兒園要辦出特色應解決三個問題:
(一)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我們教育的對象是3至6歲的孩子,年齡小,在生理、心理各方面發展還不成熟,不穩定,決定了幼兒教育只是培養幼兒多方面的興趣愛好的啟蒙教育,為其今后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二)要處理好特色教育與全面教育的關系。
首先,幼兒園應該堅持全面發展教育。《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提出要“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這是按照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教育的規律,以及國家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提出的幼兒園培養目標,幼兒園應該貫徹執行。在幼兒期,學習有著廣泛的含義,要學習知識技能,更要學習如何在社會中生活。其學習內容具有綜合性,但又必須適合其身心發展特點,如根據其情感發展的特點,注重幼兒情感教育,培養良好社會行為和道德品質,藝術教育上也應從適宜性的角度,萌發幼兒初步的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而不是追求藝術技能。衡量幼兒教育的成功與失敗應是看其是否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其次,幼兒園也應該有自己的特色,有了特色,幼兒園才有活力。特色是在堅持總體培養目標前提下,總結辦學實踐中的經驗,發揮本園的優勢,吸取科研成果、教改經驗,進行創造性教育實踐后形成的。是在幼兒全面發展基礎上,重視其個性的發揮。
(三)要認清特色的形成
特色是逐步形成的,具有穩定的個性特點,是教育上的高質量并取得了社會聲譽。真正的特色教育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園風,有利于促進教師學習理論、鉆研業務,有利于提高幼兒學習積極性,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
二、“特色”形成的具體舉措
幼兒園要辦出特色,就要從分析幼兒園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找出自身所具有的特點,而不能盲目跟從。拿我們幼兒園來說:我園師資素質較好,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樂于奉獻、勇于創新的優良傳統。針對我園教育目標“以人為本,讓每個孩子都得到發展”,我們將幼兒園的特色定位于“張揚個性,和諧發展”,重在塑造“幼兒陽光般的生命感覺”。因為決定人一生發展的最核心的因素不是別人,而是他自身的主體力量,只有讓每一個孩子形成最佳的主體狀態,才能使孩子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而這最佳的主體狀態便是孩子陽光般的生命感覺,它才是影響孩子一生發展的靈魂,也是我們需要從小到大教給孩子的“精神”。
1.重視興趣和習慣培養——利用游戲、集體活動和個別活動等多種途徑,探索幼兒學習興趣和良好習慣養成的教育方法,讓每個孩子有自己喜歡的課程,有喜歡的游戲,有喜愛的活動,有至少一項特長,有樂于相處的朋友,有難以忘記的圖書,讓他們現在和未來的生活充滿情趣。
2.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以校園環境、課余活動等為載體,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達到環境育人的效果。通過校園軟硬件的建設,增強幼兒園歷史感和現代感相交融的特有文化底蘊,使園內“每一堵墻都表情達意”、“每一個角落都傳達文明”。不斷開拓思路,開展豐富多采的活動,讓幼兒親近生活,親近自然,走向社會,感悟人生。
3.重視日常教育研究—— 學生發展的根本是自主發展。在幼兒階段,我們就要注重研究幼兒自主學習的方式,養成幼兒自主學習和分享合作的習慣和主動探索的意識,將“和諧發展”的的教育特色落實于教學之中。
4.重視家長溝通工作。家長工作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家長望子成龍,希望超前教育的意識常常在教育中起了相反的作用,扼殺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幼兒園要幫助家長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明確幼兒園開展特色教育的目的,端正家長在特色教育上的模糊認識,指導其家庭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幼兒,使特色教育真正起到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目的。
三、勇于創新,使幼兒園辦出特色
一個幼兒園要想生存、得到發展,只有辦出自己的特色,這是必然的趨勢。實際情況表明,現在左右我們對幼兒進行教育的,大多數是我們成人自己的功利性思想。比如,怎樣才能使幼兒園得到上級的重視,得到家長們的稱贊,等等,而往往忽略了兒童的自然性發展。從目標的制定,到內容和方法的選擇與施用,無不如此。這主要不是由于我們對兒童的自然特點不了解,而是我們沒有用正確的教育理論指導教研工作的方向。因此,要想使幼兒園辦出特色,首先要有正確的教育理論。
首先,我們應該真正地理解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它既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也不是促進人某一方面的發展,而是促進人各個方面全面發展。幼兒階段既是人的一生發展的奠基階段,又是學校教育的準備階段,它的這個雙重特點,決定了教育促進學生各個方面的發展在幼兒教育階段又具有特殊的含義
其次,我們應深入地了解兒童是怎么發展的。幼兒是有發展的內部驅動力的人,是主動發展的人。他們對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只要環境中有令他們感到新奇的東西,同時又沒有成人限制他,他會主動地去感知和探索。那種認為只有在教師教的時候才是幼兒學習的時候的觀點,是對幼兒學習活動極大的誤解。
最后,我們應深入探討、研究哪些活動能夠促進兒童的發展。兒童通過發現活動可以發展認知能力,通過交往活動可以發展語言能力,通過操作活動可以發展邏輯思維能力等等。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創造、創新的世紀,二十一世紀需要的是身心健康、全面、和諧發展的人。我們只有在充分掌握了正確的教育理論的同時,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本園的實際情況,把握好教研工作的方向,才能使幼兒園辦出自己的特色。
【淺談幼兒園特色教育】相關文章:
• 農村自然資源在幼兒園的靈活運用
• 美國十佳幼兒園都教些啥
• 幼兒園教師與家長交流之我見
• 小學、幼兒園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研究
• 談幼兒園德育管理
• 幼兒園特色課程的深圳樣例
• 淺析幼兒園特色課程之“幼兒讀經”
• 幼兒園小班班級管理藝術探討
• 關于職業幸福感的幼兒教師論文
• 兒歌應用于幼兒園教育的調查研究
• 淺談幼兒園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
• 談如何做好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