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語言能力成為提高綜合智能的至關重要的決定因素。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最迅速的時期。作為幼兒園,是培養幼兒素質教育的基礎,應該特別重視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 幼兒的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語言教育應密切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在各種活動中進行。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有一定的目的性、計劃性,是幼兒園教育的一個重要領域,為實現教育的總目標服務。幼兒語言是在日常生活、游戲、學習等過程中通過與人交往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因此,在幼兒園教學中創設適宜的語言環境氛圍,讓幼兒在情境中學習交往,操練和擴展自己的語言經驗,從而實現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學習語言的目的。
關鍵詞:素質教育;語言教育;個性化
幼兒實際的學習是綜合的、整體的,幼兒園教育內容范疇的劃分是相對的,教育過程中應依據幼兒的學習特點進行整合處理,以使幼兒通過真實而有意義的活動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獲得完整的經驗,促進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發展幼兒的語言只有通過豐富多彩、多樣形式的活動進行,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這就需要我們開展的語言活動具有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
一、 創設讓幼兒“有話可說”的教學情境。情境教育的直觀性更能促進幼兒的語言學習。通過帶入情境,把觀察與思考結合起來,發展內部語言。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掌握幼兒特點,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可把教具作為訓練孩子語言能力的素材,也可講故事、出謎語創設語言環境。讓幼兒成為環境創設的主人,在與環境互動中產生語言表達的興趣,是提高幼兒早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在訓練中不僅提高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也使孩子的思維得到發展。創設了語言情境,讓孩子們自然而然的進入情境當中,有了說話的機會。在日常生活中創設多聽、多看、多說的語言環境。
發現幼兒語言中的積極面,激發語言表達欲望。有句話說得好,教育是一顆心撼動另一顆心的事業。成人的一些不良的語言行為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當一個孩子的負影響增多時,教師千萬要注意孩子的變化,積極引導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向積極的一面發展。孩子語言的發展是建立在他們對語言的理解上,所以,教師應積極引導,并以信任、理解接受的態度對待孩子,這樣不僅可以促使孩子交流的愿望自然增長,同時也更能把握好孩子的語言興趣,促使其語言的發展和豐富。在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鼓勵和循循善誘,在不斷鼓勵的過程中,增強語言表達的信心,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幼兒對語言的運用能力。
二、 采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1.采用游戲的形式。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當學習充滿樂趣時,才更有效。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小孩子是好游戲的,是以游戲為第二生命的。”黃進先生提出游戲是兒童的存在方式。這些話其實都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兒童愛好游戲;二是兒童需要游戲。在游戲中,幼兒是游戲的主人,他們的想象得以自由馳騁,好奇心、好模仿和好活動的需要能得到滿足。游戲具有社會性、創造性、概括性和興趣性特點,有利于促進幼兒身心發展。幼兒園可以開設的全園性的角色游戲,如自選商場、醫院、美食街、游樂場,“六一游園會”等,不同年齡班之間的大帶小游戲活動,如時裝表演、故事會等;各班在活動室自設的表演游戲活動,如小小廣播站、電腦、新聞報道、表演臺等,在不同類型的游戲中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講,為幼兒創設交往、表達的機會。2. 教師提問法。通過教師提問激發幼兒求知欲和促進智力發展。其特點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借以獲得新知識或鞏固、檢查已學的知識。3.故事教學法。教師要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要充滿感情的、生動流暢的把故事講出來。在講述過程中插問,講完故事后提問,幫助幼兒記住故事名稱、角色和主要情境,使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主題,學習故事中的語言。通過模仿故事中的語句,培養幼兒的再現性思維能力。引導幼兒改編或擴展故事內容。還可以和孩子共同想一些關于時間、人物、地點、事件的詞匯寫在紙上,并分類擺放。讓小朋友們分別抽取這四個要點中的幾個,編成幾句話,并且最好可以串成故事。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4. 看圖講述法。看圖講述是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一種好方法,它容易引起幼兒講述的興趣,同時有利于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描述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幫助幼兒理解圖片,最終用恰當的詞語講述出圖片的內容來。教師做好個別詞句、發音方面的示范和段落的部分示范,讓幼兒模仿著說。看圖講述結束后,可以讓幼兒給圖片取名,以培養幼兒 , 語言的概括能力。5.聽歌唱歌法。歌曲是孩子們接受和掌握語言的最佳形式,他們在學會旋律的同時,自然而然就記住了歌詞。所以,每天安排一些時間,和孩子一起聽歌、唱歌。唱的過程中,你可以配合上相應的手勢,幫助孩子理解歌詞的意思。
三、 在閱讀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是發展語言能力的加速器,是提高書面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幼兒的語言是通過對周圍環境的模仿而獲得的,因此我們在創設環境時,盡量為幼兒提供適宜的、有趣的、含有較多閱讀信息的環境,讓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過程中培養閱讀的興趣。圖書的選擇也經過四個階段:字少畫多的書 、 字多畫少的書 、 無畫的拼音書 、 無畫無拼音的書。經過循序漸進的閱讀方式,既增加了詞匯量,又積累了不少知識,為寫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礎。長期的耳濡目染,幼兒將自然而然地認識一些文字,初步建立起基本的文字概念,提高文字的敏感性,使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思維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思維、社會參與水平、交流技能、知識經驗等方面的發展是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的,語言教育應當滲透在所有的活動中。在高科技迅速產業化的巨大沖擊波動下,未來的社會對人的素質提出了全面的要求。由于語言教育在個體素質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對幼兒語言教育的研究更是迫在眉睫。在這個時期,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幼兒的言語,尤其是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會有驚人的發展,詞匯量增加極快。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是幼兒園教育的基本任務,也是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2. 《幼兒園語言教育》 周兢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淺議幼兒園語言教學】相關文章:
• 幼兒園晨間接待之我見
• 學前教育小學化成因及對策
• 幼兒園面塑活動組織與開展策略
• 幼兒園班級管理新理念
• 農村幼兒園家園共育之“量體裁衣”
• 幼兒園教學資源動態生成研究
• 幼兒園課程改革之我見B
• 民辦幼兒園薪酬問題診斷和對策
• 大豐市幼兒園舉辦慶“六一”文藝匯演
• 幼兒園美術教學
• 貴州省農村幼兒園教師工作滿意度調查報告
• 進一步規范民辦幼兒園辦學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