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幼兒園中大多數缺少
音樂經驗的幼兒來說,缺少外部操作參與強化體驗的單純傾聽的活動方式,是違背幼兒對
音樂欣賞教學活動的操作參與需要的。因此,在單純傾聽式和機械地生搬硬套“整、分、整”的程序式的音樂欣賞教學活動中,幼兒不可能產生真正的持久的欲望、熱情和主動的欣賞行為。要提高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的理想效率,教師必須在選材上、編排上,以及在教學的每一層次,每一環節的設計上,都要努力確保幼兒對將要關注的音樂有必需的冗余度。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激發幼兒對音樂欣賞的興趣,這其中包括:教師有目的地指導、給孩子留出適當的空間等。
關鍵詞:幼兒園 音樂欣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1-0226-01
從事幼兒教育這么多年來,總是會聽到姐妹們念叨音樂欣賞教學若想取得較好的效果有一定的難度。音樂欣賞教學為什么會成為當今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中較難開展好的活動呢?我多次傾聽多位教師開展的音樂欣賞教學活動后,發現姐妹們在開展音樂欣賞教學活動中所普遍采用的――以音樂的知識、價值體系為教學內容;以聽教師講解音樂、展示音樂(播放音樂、錄像或現場表演)為主要活動方式;以先完整聽、后分段聽、再完整聽為基本教學過程――的課程模式,顯然是違背幼兒在音樂領域進行實踐的需要(規律)的。這種課程模式的不合理性也正是目前一些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普遍名存實亡,或即便有也極少能夠真正達到理想境界的主要癥結所在。
1 提高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
教師必須在選材上、編排上,以及在教學的每一層次,每一環節的設計上,都要努力確保幼兒對將要關注的音樂有必需的冗余度。要做到這一點,在選擇欣賞作品、編排欣賞課程內容時要依據幼兒原有的生活經驗和音樂經驗;在設計欣賞教學方法及程序時,也要依據鄧對該作品中各方面因素的熟悉情況和幼兒音樂操作能力的實際發展水平,從任何一個可讓幼兒輕松愉快地接受的、有完整音樂意義的結構單元開始進入,而后再逐步深入,擴展到全曲的全部可接納因素。而不是機械地生搬硬套“整、分、整”的傾聽程序。下面描述目前已初步建立的一套幼兒音樂欣賞集體教學的設計工藝體系。首先,我們在選材時,應考慮的是音樂對幼兒的可感性、可接納性。由于幼兒的年齡特點,音樂作品的形式結構清晰、形式上的特點鮮明突出,形式本身比較方整、短小,可參與性強等是我們選材的首要條件。選材之后,緊接著便是選擇合適的參與通道和為幫助幼兒打開這些通道而采用的合適的輔助材料。在諸多感知通道中,我們幼兒園目前使用的除聲音聽覺外,其它輔助通道即為:視覺、運動覺和言語知覺。當然,不同的作品,不同的欣賞要求也是選擇參與通道和輔助材料所必須要考慮的條件。如:在欣賞貝多芬的“歡樂頌”時,由于該歌曲音域較窄,便可考慮用歌唱的參與操作法,而欣賞貝多芬的“土耳其進行曲”時,由于該樂曲結構工整,節奏性強,便可考慮用打擊樂演奏的參與操作法,等等。在選擇考慮時,最重要的原則是:幼兒能夠參與操作,喜歡操作,操作過程能夠有效地強化幼兒的音樂感受和享受。最后要考慮的問題便是程序。程序的編排需根據幼兒的年齡、能力及作品的難度,因此可以說沒有一種通用的可以機械照搬的模式。
2 使音樂欣賞活動達到“規程”要求的有效措施
《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二十三條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引導幼兒主動活動的,多種形式的教育過程。”音樂欣賞活動如何達到“規程”的要求呢?
2.1 激發幼兒對音樂欣賞活動的興趣
激發幼兒對音樂欣賞活動的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音樂活動的前提。邊聽邊想,有表情地欣賞。音樂欣賞首先要求幼兒認真、安靜地反復傾聽,但由于幼兒抑制神經發展的不完善,在欣賞時難免會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分散。所以,僅僅停留在被動的聽上還是很不夠的。在聽的同時,必須要求幼兒邊聽邊想,并隨時注意音樂的情緒反應,做到有表情地欣賞。
2.2 進行有目的的指導
教師有目的地指導,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重要途徑。安靜傾聽,精心指導。音樂欣賞是通過聽覺來感受音樂的,優美的旋律、動人的曲調會引起幼兒的興趣和積極的情緒反應。例如,欣賞歌曲《搖籃曲》,我準備了玩具搖籃,里面放一個娃娃。欣賞前,先出示搖籃和搖籃中的娃娃,然后一邊輕輕地搖搖籃,一邊輕柔地演唱,唱完后就問:“老師在干什么?”由此引出歌曲的名稱《搖籃曲》和搖籃曲的特性。欣賞時,我著重要求幼兒注意歌詞里說了些什么?聽后的感覺怎么樣?從中引導幼兒有目的地?,漸漸地進入音樂的意境。
2.3 給幼兒的學習創設有利的環境
欣賞是聽覺能力的訓練,但由于幼兒年齡小,生活經驗少,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在欣賞教學過程中,就啟發幼兒親自動一動、畫一畫、玩一玩,來加深對音樂內容和情緒的理解。這比只是反復地聽的效果更好些。如,欣賞《運動員進行曲》時,我就讓幼兒邊聽邊走,通過親身做動作來體會樂曲的雄壯有力。在欣賞樂曲《美麗的早晨》時,我就鼓勵幼兒吧自己聽到的想到的畫出來,幼兒邊聽邊畫,積極性相當高。有的畫的是紅紅的太陽慢慢升起來,公雞在喔喔啼叫的;有的畫的是花兒綻開了笑臉,鮮艷漂亮;有的畫的是人們在干凈的馬路上鍛煉身體的……而后,我根據樂曲內容把幼兒的畫剪下來進行重新組合,取名就叫《美麗的早晨》,幼兒看到重新組合的畫,都高興地拍起手來,欣賞樂曲的積極性也提高了。
總之,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應側重于通過優秀的音樂作品來幫助幼兒提高感受、理解音樂的能力,通過積累優秀的音樂文獻(作品),建立有質量有個性的“寵愛曲庫”,享受參與快樂和培育對音樂的探索熱情。
參考文獻:
[1] (美)邁克爾?L?馬克.當代音樂教育[M].文化藝術出版社.
[2] 邵瑞珍.教育心理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
【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之我見】相關文章:
• 淺議幼兒園音樂教學
• 分析幼兒園消防工作的開展
• 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優化設計分析
• 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問題之我見
• 關于幼兒園建筑設計的探析
• 幼兒園管理者自身修養對幼兒園管理工作的影響
• 論幼兒園教師的教學用語
• 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有效指導
• 幼兒園文明禮儀教育的培養
• 對幼兒園教育質量觀的認識
• 切實提高幼兒園教師培訓的有效性
• 幼兒園開展親子活動的問題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