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開放的特點更需要家長的積極參與。幼兒園不僅應安排正式溝通的機會,也應注意和鼓勵家長非正式的參與行為。 一、讓家長有效參與到幼兒園管理中來
家長對于幼兒園管理的誤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們對幼兒園整體規劃缺乏了解。由于缺乏對幼兒園管理的整體性把握,他們容易從自己孩子的角度出發來看問題,只注重自己孩子的感受。對此,幼兒園應實行各級管理工作公開化、透明化,讓幼兒家長能夠理解幼兒園是如何從全體孩子的角度出發,制定出各項管理措施及具體規劃的,而不是僅僅建議教師如何對待某一個孩子。
二、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不同的教育動機,影響著家長的教養態度和教養方式。有些家長比較在意孩子的感受,對孩子比較寬容;有的家長就比較專制,喜歡強迫孩子學習很多技能,根本不考慮孩子是否感興趣。
對此,幼兒教師要通過和家長的日常溝通和開辦家長學校等途徑,引導家長放平心態,不盲目攀比,尊重自己孩子的獨特個性和自然成長規律,用科學適宜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教養環境,引導和支持孩子快樂生活、健康成長。幼兒園還要借助一些育兒的典型案例,讓家長借鑒、反思、端正教育動機,逐漸放手,幫助孩子在自然和社會生活中去體驗、追求精神上的成長幸福,成為最好的自己。
三、有目的、有計劃地召開家長會,引導家長提高自身的教育素養及育兒水平
幼兒園里家長會的形式很多,有每學期初和學期末的定期召開的家長會,還有一些臨時性的家長會。學期初的家長會,主要目的是對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給予指導,幫助他們走出家庭教育的困惑和誤區;讓家長了解本學期保教工作的重點及幼兒在本年齡段應積累的經驗,向家長提出配合幼兒園工作的一些建議和要求。學期末的家長會,會舉辦一些教學內容的展示,讓家長更直接地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特色,讓成功的家長談談教育孩子的經驗和體會。臨時性的家長會,一般是就臨時出現的問題,與家長溝通并討論如何解決,取得家長的配合。
四、積極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成才觀
家長的成才觀影響著他們對子女的期望,進而影響到家庭教育內容和形式的選擇。幼兒園應該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引導他們重視培養幼兒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培養幼兒的注意力、想象力、意志力、樂觀穩定的情緒和開朗坦誠的性格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這將會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將來復雜的社會環境,成長為社會所需要的優秀人才。
五、加強親子教育活動的開展,提高家長的道德素質
家長的道德觀是孩子道德品質形成的基礎,影響著孩子道德水平的高低、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鍛煉和道德行為的養成。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如能對孩子言傳身教,就會使這些美德在孩子身上有所體現。家長的社會道德也影響著孩子的文明意識。父母如果與鄰居友好相處、講究社會規范、遵守交通規則、愛護環境,就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有利影響,使他們從小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
六、引導家長明確自身的教育職責
幼兒園作為專業的學前教育機構,首先,要健全“家長學校”工作機制,有計劃地開展家庭教育專題講座,有效組織、引導和幫助家長增強家教的意識和能力;其次,要通過家長開放日和親子活動,讓家長在參與活動過程中,認識家園共育的價值和意義;還要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在教師和家長日常交流孩子發展的話題中,引領家長重視家庭教育,提高自身家教水平。
(作者為河南焦作市實驗幼兒園園長)
(責編 黎 明)
【幼兒園,“培養”家長的學校】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教學的現狀及分析
• 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探究
• 淺析幼兒園的創造性教育
• 淺談幼兒園特色區域活動
• 幼兒園別成了“誘餌園”
•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體育活動
• 幼兒園文化構建的思考
• 淺談信息時代幼兒園的管理
• 芻議幼兒園教育的成本核算
• 幼兒園剪紙藝術教學初探
• 讓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生活化
• 幼兒園中的情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