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幼兒園教師是農村教師隊伍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農村幼兒教師隊伍是加快新農村建設的必然要求。那么截止到現階段,我國對農村幼兒教師這一領域研究的進展如何呢?筆者以“農村幼兒園教師”和“農村幼兒教師”為關鍵詞,通過“中國期刊網”和“博碩士
論文庫”進行文獻檢索,獲得1979年-2008年(截至2008年4月)間有關農村幼兒園教師研究的相關文獻72篇。本文試對72篇文獻進行內容分析,綜述我國近三十年關于農村幼兒園教師研究的基本狀況,期望對今后這一領域的研究和農村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有所裨益。
從文獻資料看,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農村幼兒園師資隊伍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師資隊伍的管理與培訓、農村幼兒園教師素質、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和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個案介紹四個主要方面。其中關于農村幼兒園師資現狀與存在問題、師資管理與培訓的研究居多。
一、關于農村幼兒園師資現狀與存在問題、管理與培訓的研究
近三十年,關于農村幼兒園師資問題一直是廣大研究人員關注的熱點。具體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 以農村幼兒園師資現狀和存在問題為專題的研究
綜合學者的研究發現,農村幼兒園師資隊伍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隊伍年輕化趨勢明顯、數量不足、素質偏低;(2)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無社會保障、無評職晉級的機會;(3)管理不夠規范,職稱評定不規范且尚未普及、身份不被認同、社會地位不高;(4)接受繼續教育機會少,專業發展困難(趙翠文,1999;姚炳輝,2004;王杰,2005;朱揚壽,2007;駱正軍等,2007;陳琴。2007;謝秀蓮,2007)。任愛紅(2004)、于冬青(2008)等認為,影響農村幼兒園教師隊伍發展的因素主要是脫離農村教育實際的教師政策、城鄉有別的社會待遇、斷檔的師資培訓和幼兒園教師自身。關于解決的辦法主要有:(1)拓寬師資來源、提升教師學歷,實行幼兒園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嚴把入口關;(2)實施聘任制、落實幼兒園教師待遇,完善社會保障體制、給予政府崗位津帖、實施社會化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險,建構城鄉幼教師資流動機制(姚炳輝,2004;朱揚壽,2007;陳琴,2007;于冬青等,2008);(3)確立農村幼教師資身份、修訂教師編制標準,應對城鄉非國家編制的幼兒園教師實行民辦教師制、定期聘任制(于冬青等,2008);(4)健全師資培訓體系,加強在職培訓和師資管理(趙翠文,1999;姚炳輝。2004)。仲立權(1997)、肖梅初(1994)和胡意慧(2008)還分別從管理者的角度、學前教育研究的角度以及教育公平的視角分析了農村幼兒園師資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策略。
此外,有學者對農村民辦園教師的生存狀態進行調查發現,地方政府的重視程度、幼教體制改革、工作環境與勞動強度、幼兒家長態度、幼兒園管理方式、幼兒園教師入職條件等是影響其生存狀態的重要因素,并提出“轉變觀念意識,強化各級政府責任;堅持規范管理,發揮教育部門作用;更新管理理念。完善辦園自律機制”的改善對策(唐海燕,2007;陳琴,2007)。楊宏偉(2003)還對甘肅臨洮縣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現狀、需求等進行了抽樣調查,發現在農村幼兒教師的素質現狀、管理體制、培訓組織、成長環境方面存在一系列問題,并提出構建立體交叉、多元開放的農村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網絡。促進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化進程的對策。
2 以農村幼兒園師資管理與培訓為專題的研究
對農村幼兒園師資進行科學的管理與建設是提升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水平、發展農村幼兒教育的保證,這一方面是很多學者關注的熱點。車愛新(1986)對農村幼兒園教師管理制度的改革進行了探討。車培德(1999)還提出統一招聘、調用、考核、待遇、經費渠道、培訓的“六統一”模式強化農村幼兒園教師隊伍管理和建設。馬梅芬(1991)提出“村里統籌一點、幼兒園經費中支一點和鎮政府在教育經費中支一點”的“三個一點”方法提高農村幼兒園教師工資。張紅梅(1994)提出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加強和改進培訓工作;積極開展教研、教改活動等辦法加強農村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山東省農村學前教育工作會(2000)也專稿報道了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辦法。此外,姜振祥(2000)提出要了解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心理需要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河北省青縣教育局(1994)、張小九(1995)提出實行分層次培訓;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和政策的方法來造就一支合格的農村幼兒園教師隊伍。方嘉祥(2000)提出實施“師表工程”、“龍頭工程”、“素質工程”和“安心工程”四項工程的辦法建設高素質農村教師隊伍。
關于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的專門研究,綜合學者的觀點,主要有:加強思想教育,增強事業心、責任感;立足當地實踐,建立以骨干教師為核心的培訓網;有效開展園本教師培訓與教研活動;鼓勵農村幼兒園教師參加幼師專業學歷教育;聯系實際學習教學技能技巧、組織見習和實習等(浙江省建德縣托幼辦公室,1983;宋梅春,1986;王淑蓮,1986;周群火,1986;徐妙珍,1993;王杰,2007)。
二、關于農村幼兒園教師素質的相關研究
關于這方面的研究,主要來自于高校和行政管理部門的調查和理論探討。張玉艷(1994)認為農村幼兒園教師缺乏正確的兒童觀與教育觀、工作態度不端正、缺乏職業道德,可能是因為幼兒園教師工作量大、待遇偏低、管理小學化、缺乏學習與交流的機會等原因造成,她提出優化農村幼兒園教師的途徑:首先優化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全局一盤棋,分層要求、分步提高。劭衛等研究者(2001)認為農村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良好、文化素質偏低、教育能力偏低,并提出提高農村幼兒園教師素質的有效途徑:制定有效計劃,發揮“中心”作用;從需要出發,靈活培訓;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策略;加強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基本功訓練。還有研究者指出提升農村教師素養的具體做法:超市式的觀摩、展覽式的指導、醫院式的診治(謝家鴻,2002)。另外,有多位研究者針對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和分析,發現農村幼兒園教師心理健康狀況較為樂觀,但存在軀體化、強迫、抑郁焦慮和恐怖等方面的心理問題;教育管理部門應積極關注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給予必要的教育和干預,同時為幼兒園教師的自我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鄭名,2004;鄭明,2005;王杰,2006)。
三、關于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相關研究
關于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相關研究涉及教師的教育理念、專業能力、科研素質、社會價值觀、職業倦怠和專業發展的現狀、困境等多個方面。李寧玉(1986)通過調查發現農村幼兒教師在編寫
教案的格式、設計、傳授知識方面還存有重形式、輕內容、水平懸殊、文化素質普遍較差等問題。 周健云(1992)認為農村幼兒園教師的職業目的模糊、外在形象不佳、職業素質不高。并指出要提高農村幼兒園教師的認識、由表及里實現自我提高。還有學者對農村幼兒園教師的教育理念、自我效能感和社會價值觀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農村幼兒園教師理論與實踐脫節嚴重,認為幼兒園教師就是帶孩子:幼兒園教學就是教孩子讀拼音、寫漢字、做算術;而且替代性經驗缺乏,易受他人評價的影響;對幼教工作的社會價值觀隨社會輿論而產生、隨領導重視而改變、隨教師的條件改善而提高等,這些問題亟待解決(李寧玉,1987;王雋等,2004;葉玲,2006)。此外,劉啟強(2007)還對西部農村幼兒園教師教育科研素質現狀進行研究并提出對策:強化師資在職培訓力度,提高幼兒教師自身理論水平;轉變觀念,提倡創新,樹立正確的教育科研意識;創建科研興趣理念、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圍;夯實基礎,改善教學,提升幼教專業學生的科研素養。伍明輝(2007)等對農村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進行了探討,指出造成農村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的外因主要是工作任務重、待遇低、工作環境差、專業發展機會少,內因主要是農村幼兒園教師對職業興趣不濃、社會支持缺乏和自身人格特征等。并提出“提高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待遇、為農村幼兒園教師提供各種專業學習的途徑和加強對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調試策略。
近三十年我國關于農村幼兒園教師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一些有待進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的問題。
一是要進一步加大理論研究的力度。關于農村幼兒園教師的碩士
論文近三十年來僅有4篇,相比學前教育的其他研究領域而言,研究極其薄弱。二是要拓寬研究方法。目前采用調查法和理論研究的文獻逐年增多,但是深入農村幼兒園教師具體工作進行實證研究的文獻相對較少,今后需要加強這個方面的研究,為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可行的策略和建議。另外,鑒于目前關于農村幼兒園教師的研究大多停留在靜態的層面,研究者們還可以大膽嘗試行動研究,這對于改善目前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會有很大的裨益。三是要拓展研究主體。對作者群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研究者主要集中在高校和教研機構。農村幼兒園一線工作人員的研究還比較薄弱,如果幼兒園一線教師能夠發出他們的聲音,提供鮮活的一手材料,這樣能讓以后的研究更貼近農村幼兒園教師的生活和工作實際,有利于他們個人的專業成長和生存環境質量的提高。四是要豐富和加深研究的內容。從研究內容來看,已有文獻主要涉及到農村幼兒園師資的現狀與問題、管理與培訓、農村幼兒園教師的素質、專業發展和優秀幼兒園教師個案的介紹。但是關于農村幼兒園教師具體工作開展情況的研究還很少。因此。以后研究者們需要深入到農村幼兒園一線教師的工作當中,切實對他們的工作進行考察,找到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可行性對策。另外,縱觀以往文獻,關于農村幼兒園教師素質的研究更多集中在研究農村幼兒園教師素質存在的問題,對農村幼兒園教師應該具有怎樣的素質還缺乏系統的研究。而這類研究對于身處特殊經濟、文化背景下的農村幼兒園教師素養的提高是極其重要的,并且這些研究還可以為農村幼兒園師資培訓和農村幼兒園教師自身專業成長提供參考的標準。關于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專門研究還只是停留于現狀、分析原因、提出對策層面,應該進一步豐富和加深對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結構的具體研究,從而為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策略。此外,已有文獻中雖然已涉及優秀幼兒園教師的個案研究,但大多還停留在經驗層面的呈現,今后研究者們可以嘗試開展一些教育敘事研究。
【農村幼兒園教師研究綜述】相關文章:
• 幼兒園實施人文教育之我見
• 淺談幼兒園音樂教育
• 淺談幼兒園教師隊伍的穩定性
• 電子白板助幼兒園美術教學“一臂之力”
• 技工院校幼兒教育論文
• 淺談幼兒園班級管理中的人際關系
• 幼兒園班級環境對幼兒的影響
• 幼兒園大班快樂口風琴教學初探
• 孩子在幼兒園學什么
• 學前教育中的音樂課程教學研究
• 學前教育史課程改革思考
• 幼兒教師教育觀念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