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一起上幼兒園》是早教專家付小平博士根據自己三年陪伴孩子上幼兒園心路歷程,結合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知識所撰寫一本親子共同成長的手記。本書不僅適合父母閱讀,也適合幼教工作者參考。本書2013年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
全書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為孩子進幼兒園作準備。作者指出,幼兒園是孩子們邁入的第一個小社會,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適應難題。家長必須認識到這一點,做好準備,陪孩子邁好人園第一步。隨后作者針對許多實踐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對于是否上全托的問題,作者認為不能輕易送孩子上全托。因為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愛。與孩子的親密互動。有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對孩子發展會更有益處。對于很多家長糾結的上名園的問題。作者認為選對教師比挑選幼兒園更重要。他指出,一所好的幼兒園,并非所有的教師都盡職盡責,一所一般的幼兒園,也有很多好教師對孩子盡心盡力,所以關鍵是要選對教師。
第二部分是父母的改變決定孩子的能力。作者針對當前教養幼兒中存在的兩種極端思潮:放任自流與全部包辦。進行了評判。并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作者認為,愛得過度,就會變成溺愛。愛得不當甚至會變成恨。無條件的愛絕不是溺愛,愛中有管教才是對孩子最大的愛。同時,作者針對父母包辦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只有父母放手。孩子才能獨立。如果在孩子心里。任何事情都能尋找到靠山,孩子就容易養成一種依賴心理,在心理上難以跟父母“斷奶”。當孩子犯錯時,一定要克制住情緒,不亂貼標簽。另外。父母絕不要借安全之名。剝奪孩子運動的機會。孩子的運動不僅能促進身體的發展。也能促進幼兒的大腦發育,
第三部分是每一個問題都是一次機會。作者認為,兒童成長中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是一次成長機會,家長要抓住時機,巧妙引導,促進幼兒成長。隨后作者根據自己孩子在幼兒園遇到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各種應對策略。例如針對孩子撒謊的問題,首先父母不要慌,要了解到孩子撒謊到底是發展水平的原因,還是害怕或者希望引起關注的原因。在了解原因的基礎上,父母千萬不能輕易去打罵幼兒,而要引導幼兒去了解問題根源或所犯的錯誤。當幼兒承認錯誤時,家長要給予適時的鼓勵和肯定。
第四部分是讓孩子變成有能力的天使,作者對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成為自己的主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認為要培養以下幾種重要的能力:自主管理時間的規則意識;面對失敗,經得起挫折的抗壓能力;具有初步的理財意識;讓孩子保持一顆童心。對于時間意識,作者指出,孩子從幼兒園中班開始,就對時間慢慢有了感覺。這個時候。需要讓孩子逐漸養成重視時間的良好習慣。培養他們自己管理時間的規則意識。對于抗挫折能力,作者認為孩子在年幼時候經受一些挫折,要擁有“輸得起”的心態,心理承受能力也會逐漸提高。應對逆境的能力也會不斷增強。孩子的理財并不是要孩子去投資之類,而是要讓孩子對金錢有著基本的認識,并能正確地運用金錢。孩子的童心是世界上最為美麗的事物,要讓孩子擁有童心去期待、想象,這樣的童心多保留一刻,孩子的期許就多一份。
第五部分是家長多一些愛的智慧,孩子少一些成長的羈絆。在這一部分。作者講述家長如何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不斷成長,學習和體會更多的智慧。促進孩子成長得更好。“家長要控制好零食,孩子才會不挑食。父母千萬不能為了自己的面子。傷害孩子的里子。父母有童心,才能保護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傾聽孩子的內心,父母要耐心。親子閱讀。重在親子。好爸爸是培養出來的。不要給孩子增加興趣。幼小銜接,家長更需要智慧。”凡此種種,都是作者在書中所表達的觀點。這些觀點充分反映了作者對家長智慧的期盼。
【《路孩子一起上幼兒園》評介】相關文章:
• 幼兒園“三位一體”的班級管理模式
• 論幼兒園開展繪畫教學的策略
• 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三部曲”
• 淺析幼兒園語言教育
• 探析幼兒園青年教師幸福成長的路徑
• 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的利弊思考
• 試論幼兒園當中的未來教室
• 幼兒園體育游戲狀況調查
• 幼兒園自制玩教具的應用研究
• 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應當融入心理學
• 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及其對策
• 幼兒園管理之道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