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園地處吳歌之鄉,悠久的歷史蘊藏著許多優秀傳統文化,這其中以“河陽文化”這一民間文學最為豐富。民間文學始終是人們生活中的百科全書,是人們觀察世界、認識世界的經驗和藝術性相結合的表述,是過去與現在的銜接,是現實和想象的滲透,是幼兒發現美、感知美、表現美的平臺。其中,民間故事、童謠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更以其靈動的想象力,豐厚的游戲精神為孩子們構筑了一方快樂的天地。
摘 要:民間文學中的童謠、童話及民間故事中豐富優美的詞語,生動有趣的情節能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提高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能讓幼兒初步感受語言的豐富優美,培養他們對藝術語言的初步欣賞能力,增加幼兒對民間文學作品的興趣,促進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民間文學 融入 幼兒園閱讀課程
一、民間文學環境熏陶,融“看”與“熏陶”為一體
民間文學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營造具有濃郁民族藝術特色的大氛圍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我們在教室里布置與民間文學墻飾、圖片、頭飾等;在圖書角投放大量的民間文學的書籍,空余時間播放民間文學圖書和VCD、磁帶等等,都讓幼兒沉浸在一種濃厚的民間文學氛圍中。
就這樣,幼兒在不知不覺的環境熏陶中,在感受民間文學與傳統文化血脈相連的關系中,漸漸產生了強烈的閱讀興趣。孩子們在愉悅的氛圍中,在感受視聽文化的結合中,漸漸陶冶了豐富的藝術情操,大大激發了幼兒學習民間文學的興趣,為幼兒早期閱讀奠定了基礎。
二、民間文學語言學習,融“學”與“說”為一體
在民間文學教育活動中,富有詩意和充滿幻想的童謠、民間故事、神話故事大都具有鮮明的藝術形象、藝術個性,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無不吸引感染幼兒,民間文學符合幼兒興趣,使他們情緒愉快,不受約束,這氣氛有助于他們進行無意識的語言學習和交往探究活動。我們通過一日一誦讀、一周一詩歌或一故事等系列活動來推進,在教育過程中,我們融“聽”與“說”為一體,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訓練幼兒的語言,讓幼兒學習仿編、改編簡短的童謠,發展閱讀的能力,要求用正確的句子或前后連貫的幾句話進行口語表達,初步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引導幼兒了解民間文學的各種形式,理解作品的內容,陶冶美好情操。進一步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學習看圖講述、情境講述、談話講述,提高幼兒自覺吸收和運用民間文學作品中的精煉,培養閱讀的興趣和能力。
另外,我們運用民間游戲進行整合教學,如我們將民間數字
兒歌《荷花荷花幾時開》等融入到數學教育活動中,寓游戲于教育中,有機結合,化繁為簡,變抽象為形象,一問一答式的有趣形式,不但使幼兒很快接受了不同月份的排列順序與荷花開放的時間,更訓練了幼兒的語言反應能力與思維的敏捷性。在瑯瑯上口的“逗螞蟻、種蘿卜”的民間童謠中,結合圖片、實物、音響資料等配合學習,使幼兒很快理解了民間童謠的獨特韻味,在表演游戲中幼兒的口語能力得到了發展,膽子變大了,言語連貫了,交往能力就增強了。由于幼兒對民間文學的濃厚興趣,幼兒之間會進行各種各樣的交談,潛移默化地運用學過的禮貌用語、豐富的成語、幽默的笑話等,使幼兒的閱讀能力和想象力得以充分的體現。
三、民間文學相互學習,融“閱”與“讀”為一體
幼兒都喜歡聽故事,特別是聽那些情節生動曲折的故事,他們聽多少次也不膩煩,因此在給幼兒講故事時,我首選有教育意義的、適合不同年齡幼兒理解能力的民間文學作品,如《狼外婆》《農夫和蛇》《女媧造人》等。為了更好地發揮民間文學作品的感染力,我盡量把自己和作品中的人物的情感結合起來,用語言的變化來表現作品中不同人物的感情,把孩子吸引住,更好地發揮故事的教育作用,發展幼兒的閱讀能力。在進行民間文學故事的教學中,我選擇一些篇幅短小、情節生動,有適當重點、結構簡單的故事,讓幼兒嘗試復述,如:《亡羊補牢》《狐假虎威》《龜兔賽跑》等等,幫助幼兒理解記住故事的情節,激發幼兒復述的興趣和愿望,然后再進行復述故事,幼兒在相互的學習過程中大大促進了閱讀能力的發展。
四、民間文學角色體驗,融“閱讀”與“游戲”為一體
在民間文學活動中不僅要讓孩子們學習作品中優美的語言文字,更重要的是要在活動過程中進行情感體驗,發展幼兒的交流合作的能力。“角色體驗”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形式。在實踐中我們選擇了許多經典的、傳統的童話和民間故事,如《小兔乖乖》《拔蘿卜》《老鼠嫁女》,適合讓幼兒進行反復表演。這些角色生動形象,個性鮮明,作品內容對話簡潔,語言節奏感強、瑯瑯上口,情感飽滿,幼兒容易表演,容易轉換角色,幼兒容易在沒有任何強制關系的背景中實現自己的愿望,從而達到情感、語言發展與交往上的平衡。在角色表演中,出于游戲的需要,幼兒必須以角色的身份出現,用角色的口吻表達自己的愿望與情感,這時,他既是角色,又是自己。
我們為幼兒創設“小小劇院”讓幼兒進行故事表演。這是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實踐的大好時機。這些語言既有模仿因素,也有創造因素,也不完全是老師或成人交往語言的原詞原句,句中明顯摻進了幼兒自己的經驗和創造成分。此時,教師應注意觀察和傾聽幼兒的獨自語言,予以正確指導。有時游戲中教師還應鼓勵幼兒把思考的過程說出來,以引導幼兒對事物進行較為深入細致的分析,這是創造性教育的策略之一,同時也是一種閱讀教育策略。那些在交往活動中語言表達有問題的幼兒,在游戲中往往能輕松自如地與人交談,口吃、怯場等現象大大減少。可以說,角色體驗給所有的幼兒提供了說話練習的實踐機會,表現在語言交往空間上距離縮短,時間上頻率增加,其結果是使幼兒敏感主動地吸收加工和輸出閱讀信息,增強語言交往的興趣和敏感性,使他們的語言表達更加趨于完善,更加符合社會性交往的需要。
通過實踐告訴我們,開發民間文學資源能更好地促進幼兒語言交往能力的發展,在民間文學活動中,給幼兒提供寬松、自由的環境,創造交流的空間、時間,促進了師幼間、幼兒與同伴間的交往和互動,有著向幼兒傳承民族文化的特殊價值,對幼兒閱讀能力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給了幼兒今后自主閱讀一個良好的啟示,促進其自主閱讀能力的長遠發展,從而促進素質的全面多元發展。
(江蘇省張家港市港口幼兒園)
【讓民間文學融入幼兒園閱讀課程】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閱讀環境的創設
• 幼兒園團體學習現狀調查
• 淺談幼兒園美術教育
• 親子活動與幼兒教育論文
•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考核改革實踐
• 淺談幼兒園語言識字教學方法
• 論幼兒園美術教育
• 淺談幼兒園親子活動實施
• 幼兒園管理平臺App全國Race
• 幼兒園管理研究(6篇)
• 幼兒園中的傳統節日教育
• 幼兒園如何指導親子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