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育領域,生態式教育是指以一種生態的原理和方法來思考和解釋復雜的教育問題,并以生態的方式來開展教育實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實施策略。同樣的,如何構建生態式的幼兒園,實施生態式的管理,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幼兒園 生態式 管理 實踐
管理生態學在重視對組織制度、組織結構等管理硬件作用研究的同時,還特別重視對人的因素,特別是人的感情因素、文化因素等管理軟件作用的研究。我們幼兒園在先后經歷了對“物”的重視和對“人”的重視之后,開始進入到對“組織”的重視,生態原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它們之間和它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系。在教育領域,生態式教育是指以一種生態的原理和方法來思考和解釋復雜的教育問題,并以生態的方式來開展教育實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實施策略。在幼兒園管理中,現行不少幼兒園管理制度呈現出科層化、數量化和精細化的趨勢,從而造成對教師與幼兒自由、自主的壓抑,使得幼兒園的管理缺乏生機與活力,這是與《指南》精神相違背的。要改變這樣的管理現狀,一條可行的路徑是,吸納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遵循生態的原理和方法來思考和解釋復雜的幼兒園管理問題,并以生態的方式來開展,走生態式管理之路,我們進行了如下的實踐探索。
一、貫穿綠色生態理念,構建組織的外部生態環境
在生態式幼兒園管理中,組織的外部生態環境對組織生存和成長有著積極的影響,我園在生態式管理實踐中,始終貫穿“綠色生態”理念,以幼兒園生態文明作為創設的首要目標,致力于構建具有功能布局合理、人文氣息濃厚、自然景觀優美、育人功能突出、
(一)以綠色理念為核心,構建生態文明校園
我園以“綠色”理念為核心,將“綠色”理念貫穿于幼兒園的辦學、管理、教學、育人等工作之中,努力提高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上,我園以構建綠色生態文明校園為目標,堅持以“省示范性幼兒園”評估標準進行幼兒園外部環境的規劃、布局、設置,綠化面積達50%。在園內各種設施設備配置方面,也十分注重體現綠色生態的理念,如幼兒園主體建筑等,以紅黃藍為主色調進行裝飾,加上園藝作品、立體綠化、五顏六色花朵和鵝卵石路的裝點,充分體現校園文化品位和優雅藝術格調,為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和一流的辦學條件,發揮出外部生態環境的教育熏陶作用。
(二)以生態環境為載體,寓教育于各項活動
我園特別注重以綠色生態環境為載體,寓各種教育于形式多樣的活動之中。 教師通過巧妙的智慧,創設了生態式的班級小環境,充分挖掘了材料的價值與功能,為幼兒的自主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支持,真正做到了“教育無痕”,感受到了綠色生態理念在班級環境中的落實,同時開展新童謠傳唱、創編、表演等活動,寓教育于活動之中,以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使幼兒在學習、生活中接受先進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風尚的感染。
二、營造良好隱性環境、加強組織內部的協調互動
在生態式背景下的幼兒園管理,生態式管理強調管理者與組織成員之間的依存和對話關系,是以組織的共同愿景為目標,管理者通過人力、物力、財力、信息、時間、空間等資源的生態組合,通過對組織系統的各方面,以及組織內與組織外各方面的多層次、多方面的互生和互補關系進行協調,來實現組織的生存與發展。
(一)教師參與民主管理,形成良好師德師風
在生態式管理的背景下,幼兒園還不斷創造條件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民主管理,注重提供活動的機會,讓教師參與到教育管理工作的各項活動中。我園以值周教師活動,進行學習心得分享,提倡各種學習活動,多次選派教師參加各級骨干教師和班主任培訓,“我要學”成了每位教師真實的心態寫照,比奉獻、講學習在幼兒園蔚然成風。我園還注重在園內樹立優秀教師典型,設立“黨員示范崗”,組織教師學習身邊黨員的先進事例,推進我園師德整體水平的提高。在園內顯眼的位置增設了意見箱,以便家長對教師的言行予以監督,家長對教師評價良好,滿意率達到98%以上,形成了良好的師德師風。
(三)關注師幼身心健康,構建和諧人際關系
生態式管理強調組織內外部各種因素的和諧相處,我園高度關注教師與幼兒的身心和諧。首先是培養心理健康教育專業人才,為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工作服務。我園在全市率先設有箱庭治療室,保健醫生參加多種專業培訓,提高專業素養,更好為教師與幼兒服務。其次是不斷提高教師的個性品質和心理健康狀況,用愛滋養孩子成長。我們將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規化,學園每天組織老師們參加健身運動,組織老師們開展心靈成長讀書會,組織教師參加關于如何減輕工作壓力等專題講座,并定期為教師檢查身體心理健康狀況。再次是開展心理咨詢與輔導,積極開通幼兒園和家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應用箱庭治療為有需要的幼兒和教師做個體的心理咨詢與輔導,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互教通等方式,向家長普及心理衛生知識,調動家庭和社會的各種力量,共同創建起符合幼兒成長的環境,形成了教師之間、師幼之間、家園之間等和諧的人際關系。
三、形成教育教學合力,建立教學生態有機統一體
管理生態學的建構,使人――組織――管理生態環境聯成一個生態有機的統一整體,從而在吸收了以往管理理論精華的同時,能夠解決以往管理理論的不足。
(一)樹立目標,鼓勵教師特色發展
在生態式幼兒園的管理實踐中,如何引領教師的發展,除了建構生態式的環境還是不夠的,還必須讓每個教師都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并且將個人目標與幼兒園發展目標統一起來。我園圍繞著培養“綜合型、研究型、創新型”專業教師的發展目標,把教師的個人特色發展與幼兒園的特色發展整合起來,為每個教師創設一個施展特色、個性與能力的平臺,打造了一支具有創新意識、特色教學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目前,我園領域見長的學科帶頭教師隊伍已越來越壯大。這批富有活力的青年教師在全市園際教研和課程改革進程中擔負起積極的示范引領和帶頭作用。例如2010年4月底在泉州市有效教學觀摩研討暨園際教研交流展示活動中,我園四位骨干教師以獨特的個人魅力、嫻熟的教育技巧、靈活的應變能力、自然和諧的師幼互動向來自泉州市各幼兒園的兩百多名同行姐妹展示了各自的風采,受到與會幼教領導、專家、同仁一致的好評與肯定。 (二)課改導航,推進教學科研發展
在生態式幼兒園的管理實踐中,生態式的管理有效地促進了幼兒園科研教研工作,生態式的管理也結出了豐碩的成果。我園從園長做起,帶頭參與教科研活動,從而帶動廣大教師積極參與各級各類課題的研究活動,如今我園的教育教學改革和課題研究活動已形成常規,學園承擔了多層級的課題研究,如國家教育部的“十五”重點課題《在主題探究活動中開展雙語教育》《生態藝術觀下幼兒韻律活動的實踐研究》被確認為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十二五”研究課題;《以教學敘事促教師專業成長的微型課題研究》被選為福建省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研究課題、福建省普教教研室課題;《借鑒多元智能理論,促進教師特色發展》《有效分享幼兒園現代教育技術資源的研究》被確認為福建省教育信息技術研究“十二五”課題;《3―6歲幼兒文明禮儀的培養策略研究》被評為泉州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規劃研究課題。教師們在各種課題的申報和研究中獲得最大的發展。
(三)搭建平臺,打造一流教師隊伍
在生態式幼兒園的管理實踐中,生態式的管理有效地促進了教師隊伍的建設。我園通過搭建新老教師經驗交流平臺,開展“三段式教研”,打造出一流的教師隊伍。教研活動由學園的學科帶頭人主持,分別選擇幼兒園小、中、大班領域教學中的教材,例如《大班看圖講述:父與子》《小班生活健康教育:學穿鞋》《大班數學活動:按物體的特征分類》《大班
音樂欣賞:都睡著了》等,特別是我園為“2011年福建省農村幼兒園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培訓班”及“晉江市深滬中心幼兒園園長及骨干教師”共計100人舉行了一場原生態的“美術領域”三段式園本教研活動,向參與研討的園長、老師們展示我園“常態化的園本教研”活動過程。為前來觀摩的園長、老師展示了該園對園本教研活動新的理解和嘗試。不僅豐富了“園本教研”的內涵,而且拓寬了教研活動的渠道,同時也推進了教師專業化水平的發展。
四、構建生態網絡平臺,傳播生態幼兒園網絡文化
在生態式幼兒園管理的實踐中,除了重視現實中生態環境的營造與和諧精神環境的創設外,我們還重視虛擬網絡生態環境的構建,以校園網絡為核心,傳播校園網絡文化,構建生態網絡平臺,這也是幼兒園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途徑。
(一)加強生態網絡建設,豐富校園網絡資源
網絡已成為現代人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平臺,如何把現實中的幼兒園生態環境向網絡延伸,也是生態式背景下幼兒園管理實踐必須探討的問題。我園在校園網絡文化建設中積極架構平臺,加強幼兒園網絡資源的開發和幼兒園網絡環境的建設,在校園網的基礎上,形成幼兒園教育教學、課題研究、工作管理的網絡體系,豐富和完善了幼兒園網頁,拓展了如“校園介紹”“教師風采”“班級主頁”“學園動態”“課程安排”“資源庫”“健康快車”“歷史回眸”“校務公開”等欄目;將幼兒園的最新教育教學動態及時向社會、向上級、向同行、向家長展示。
(二)構建網絡溝通渠道,密切家園聯系溝通
生態式背景下的幼兒園管理,幼兒園是個開放式的生態有機體,要與社會生態系統進行信息、能量等的交流與互動,我園根據本園家長的不同需求,我們要求班級老師充分利用先進的溝通手段與家長互動。如學園網站和班級博客、手機短信、班級QQ群等多種形式的家園互動,滿足了不同家長的需求,成為了對外宣傳及展示的重要窗口,同時,網絡也成了家長了解幼兒園的一個窗口,成了密切家園聯系的渠道,網絡把幼兒園與社會、社區、家長緊密地聯系起來,構成了一個生機勃發的生態環境,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創設了良好的條件。
綜上所述,生態式管理不僅重視管理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統一,而且更強調管理哲學的指導性作用。它不僅看到組織的外部生態環境對組織生存和成長的影響,而且更看到組織與所有內、外生態環境的有機統一聯系。近年來我園以建設“生態文明園”為奮斗目標,努力營造生態式的管理環境,特別在建設綠色校園,建立公平民主的管理制度,建立友好和諧的師幼關系,建構信息化校園等方面進行不懈的努力,把管理系統作為一個“有機體”,注重這個“有機體”與周圍環境的“互動性”,不斷促進幼兒園管理現代化,進而有效提高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孔冬. 蘇州大學管理學院. 管理生態學.
[2]朱小秋. 幼兒園生態式藝術教育理論和實踐.
【生態式幼兒園管理實踐初探】相關文章:
• 瑞典幼兒園性別平等教育簡介
• 幼兒教育的典型途徑
• 幼兒園語言教育
• 如何構建幼兒園小班化教學
• 教育前置法――走進幼兒園區域活動
• 淺談幼兒園小班班集體建設與管理
• 如何促進幼兒園班風建設
• 淺談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信息化教育
• 幼兒園情境教育的另辟蹊徑
• 幼兒園生命教育繪本的選擇
• 關于幼兒園合理營養膳食的探討
• 幼兒園教學實踐之家長工作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