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思路:
《新綱要》中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在幼兒已經接觸和練習了數的形成2、3的分合、組成的基礎上,學習4的組成。數的組成是加減法運算的基礎,是幼兒數學教育內容之一,是幼兒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必備知識。通過創設相應環境,提供材料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操作。引導幼兒去探索、體驗理解,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自己得出結論,并將自己獲得的知識用交流的方式表現出來。
活動目標:
1.知道4分成兩份有3種分法以及哪兩個數合起來是4。
2.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有個好朋友過生日,小朋友來猜一猜,是誰過生日呢?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圖片),是誰啊?小兔邀請了許多好朋友來幫它慶祝生日,你們想不想知道誰來了?好,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二、出示圖片,了解4的組成
圖片一:草地上先飛來了3只蝴蝶,又來了1只。
師:誰先來了啊?來了幾只��?還有呢,又來了幾只?現在草地上一共飛來了幾只蝴蝶呢?用數字幾來表示?
師:小兔說要把它們位置分開來坐,先來的坐左邊后來的坐右邊,誰愿意幫助我呢?
師:4只蝴蝶,左邊坐3只,右邊坐1只,4可以分成3和1,小朋友們真的很厲害,那誰能用加法算式來表示呢?(3+1=4)你們幫了小兔的忙,小兔很開心。
圖片二:草地上先走來2頭長頸鹿,又走來2頭。
師:蝴蝶先來了小兔家,看看第二個會是誰呢?走來了幾頭長頸鹿��?看看有沒有了,又來了幾頭?現在草地上一共來了幾頭長頸鹿呢?
師:誰來把長頸鹿的座位安排一下,先來的坐左邊,后來的坐右邊。
師:4頭長頸鹿,左邊坐2頭,右邊坐2頭,4可以分成2和2,那誰能用加法算式來表示呢?(2+2=4)
圖片三:草地上先爬來1只蝸牛,又爬來3只。
師:蝴蝶和長頸鹿正開心的聊著天,這時,誰來了?爬來了幾只蝸牛��?又來了幾只?現在草地上一共來了幾只蝸牛?
師:誰來把蝸牛的座位也來安排一下,記住先來的坐左邊,后來的坐右邊。
師:4只蝸牛,左邊坐1只,右邊坐3只,4可以分成1和3,那誰能用加法算式來表示呢?(1+3=4)
師:小朋友真的很棒,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位置坐好了嗎?小兔非常開心,它們一起開心的幫小兔慶祝生日。
三、幼兒操作、游戲,鞏固4的組成
1.師幼共同分漢堡,總結4的分成三種方法。
師:這么多好朋友來幫小兔過生日,小兔給好朋友準備了好多好吃的,但是兔子不知道怎么把漢堡和棒棒糖擺到盤子里,小朋友們愿意幫忙嗎?(出示漢堡圖片)
教師小結:原來啊,要想把4分成兩份一共有三種辦法,你們學會了嗎?
2.幼兒操作,總結相對應的三個加法算式。
師 :剛剛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把漢堡分好盤子了,下面還有棒棒糖要請小朋友一起來幫幫忙。(操作材料)
師:都完成了嗎?我們來看看完成的怎么樣。哪位小朋友愿意和我們交流自己的結果?請你上來點看看對了嗎。
師:你們的做對了嗎?小朋友們真的很棒。知道4分成兩份有三種辦法。
3.幼兒游戲,鞏固4的組成。
師:現在老師想和小朋友做個游戲,每4個人一組,我來喊數字,叫到幾,小組中就幾個人抱在一起,知道了嗎?
活動延伸:
今天你們開心嗎?不僅幫了小兔子的忙,還學會幫4分成兩份,也知道了哪兩個數合起來是4,回家以后小朋友可以試一試,怎樣把5分成兩份,一共有幾種方法,好嗎?
【大班數學活動《4的分解組合》PPT課件有教案】相關文章:
•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掛毛巾》理解4的分解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