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識字是學生學習所有學科知識的基礎,幼兒園語文教學承擔著對學生進行識字啟蒙教育的重要任務,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然而,幼兒園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幼兒園學生,由于剛接觸語文,再加上智力發育剛剛起步,記憶力不強,導致幼兒園語文識字教學面臨困境。但是,識字教學效果關系學生將來的閱讀和寫作,因此,加強幼兒園語文識字教學研究非常有必要。
【關鍵詞】幼兒園;語文;識字教學;強化策略
幼兒園語文是幼兒園第一次與中國文字打交道,語文是日常交流的基礎,而識字則是語文教學的起點,更是閱讀寫作得以完成的重要條件,它直接關系幼兒的閱讀能力與讀寫能力。就像學英語注重單詞,學語文一定要學習漢字,因而努力提高孩子學習漢字的熱情,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并且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成為語文教師工作任務的第一要?c。
一、利用溝通交流,激發識字興趣
一位很有名的教育學家說過,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才是學習的最大興趣,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自不同的家庭,每一個小朋友都像小精靈一樣有著自己富有美好寓意的獨一無二的名字。據了解,處于6~7歲年齡階段的孩子有著對其他人強烈的好奇心,而作為啟蒙老師的我們一定要好好利用孩子們的這種好奇心,給孩子們創造條件,讓他們主動與同學溝通交流。我通過學生信息表為班級里的每一個孩子都做了名片,并且在名片上寫上他們的姓名、年齡及家庭住址,然后發給每一位小朋友自己的名片,讓他們知道這是屬于自己的名片,如果他們想認識其他小朋友并和他們成為朋友就要主動和他們溝通,然后記住對方名片上的名字。通過這樣溝通交流的方法,每個孩子都滿臉熱情地與人溝通,不到一個月,全班孩子就都已經相互認識,并且認識和記住了彼此的名字。這種看似無意卻精心設計的方法,激發了孩子的識字熱情與興趣。
二、利用漢字規律,合理引導認字
在識字過程中,要想讓孩子真正提高識字能力,還必須大力培養孩子獨立識字的本領,并且讓他們主動識字,多動手、多積累、多體會。下面是教師要教給學生的幾種簡單識字方法。
1.學習拼音
漢語拼音作為打開字音大門的鑰匙,有助于學生更準確地讀準字音,這樣才能成功打開學生識字的大門,因為只有借助漢語拼音才可以讓學生認識我國成千上萬的、五花八門的漢字。
2.學習特殊字形
我國漢字中有許多象形字,因此在教孩子識字認字時,我們可以讓學生根據字形認字,如口、火、山等。還有一些形聲字,如喵、瞄、貓、錨等形旁表示意義,聲旁表示音節。還有一些會意字等,就是意會它的意思后就能認識它,即從理解到認識,如森。另外,老師可以讓孩子們總結經常見到的部首,如在學習“沙”、“清”、“灑”等字的時候,讓孩子們看這些字的共同點,那就是都有三點水旁,而且都和水有關,例如,沙子是海邊才有的,在“水少”的時候就會露出來,清掃的時候需要用水,灑水更需要水,所以這些都是和水有關的,因而在寫字的時候要記得加上三點水旁。
三、利用娛樂游戲,鼓勵自主識字
教師要利用插圖與小游戲等,讓孩子在游戲中積極參與,積極學習,從而培養孩子自主識字的習慣。例如,在學習一些有關動物的漢字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在預習的時候把自己學到的文中所講的動物畫出來,上課時讓孩子們拿出自己的作品讓其他小朋友猜漢字,這樣當孩子們把自己畫的蜘蛛、蜻蜓、蚯蚓、蝴蝶、螞蟻、蝌蚪等小動物圖片拿出來時,學習熱情隨之而來,同時可以加入一些比一比的小活動,這樣更能加深記憶,而且能讓孩子在游戲中隨之提升學習主動性。幼兒園的孩子都比較喜歡做游戲,利用各種各樣的有趣游戲,孩子定會真正學會主動識字。
四、創設特殊情境,營造識字氛圍
幼兒園語文內容包括一些小故事、韻文或者
兒歌,富有情趣,情節生動,內容豐富。教學時,老師可以配上一些
背景音樂或者可愛的圖片,講解時多一些肢體動作,孩子學習效果一定會變得不一樣。如學習秋天這個季節的時候,老師可以出示一些自己在秋天里拍攝的美麗風景畫:藍藍的天空、火紅的高粱、金色的稻田、雪白的棉花田……讓學生親眼看到秋天的美景,從而對學習更感興趣。這樣,看詩一般的畫面,枯燥乏味的識字教學立刻變得趣味盎然,學生對于語文學習和識字學習的積極性也有很大提高。另外老師要注意使用課本中的小故事為學生模擬情景,如學習童話故事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扮演各種小角色,讓他們自制一些卡片,上面用彩色顏料筆寫上這個卡片代表的道具,如桌子、小兔子及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名字如大灰狼、小紅帽等,這樣學生將卡片佩戴在身上或者粘貼在道具上,就可以更牢固地記憶這些字了。
五、積極利用生活,日常不忘識字
信息化時代,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都蘊藏著豐富的教學資源,孩子們無處不跟文字打交道,如各家商店的廣告詞、各種商品的名稱、各家商店的店名等,這些都是學生可以作為識字學習的可用資料。因此教師可以合理引導孩子在與父母買東西、逛街、甚至游玩的時候讓父母給自己講講周圍的牌子上都寫了什么字,就這樣問的次數多了,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掌握一些原本不知道的內容和知識。
六、學會識字方法,感受識字樂趣
很多幼兒園為了讓孩子記憶更多的漢字,讓孩子大量抄寫和背誦課本中的漢字,但是這種簡單粗暴的記憶方式是正處于愛玩愛鬧年齡的孩子們很難接受的,導致很多孩子一說起識字寫字都覺得枯燥無味,而且難以記憶。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人們學習的任何時期都要注重對學習方法的積累,幼兒園也不例外,受到孩子這個時期學習能力的限制,老師在設計學習方法的時候,要注意簡單化和趣味化,避免機械枯燥的背誦給學生帶來的不良影響,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如學習“兔”和“免”這兩個容易混淆的字的時候,老師讓學生仔細觀察這兩個字的不同之處,有的學生發現“兔”比“免”多了一個點,這時老師便可以告訴學生,這個點就是兔子的小尾巴,如果把這個小尾巴去掉了就成了“免”了,所以寫字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幫兔子加上這個小尾巴,否則兔子會生氣的。
七、結語
對于幼兒園識字教學,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創造出一些新穎的學習方法,同時學會讓孩子在溝通交流、娛樂游戲、模擬情境中自主學習,努力指導孩子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字、識字。課堂上,教師的作用是教會幼兒怎樣識字,注重方法的引導啟發;課堂外,老師要鼓勵支持幼兒細心觀察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成為識字的有心人,只要教師與幼兒相互配合,在合作中學習,就一定可以在合作中進步,逐步提高幼兒的識字能力。
【如何強化幼兒園語文識字教學】相關文章:
• 淺論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的策略
• 淺談幼兒園數學游戲化教學
• 淺析幼兒園自制玩教具
• 淺析幼兒園建筑選址和設計
• 農村幼兒園親子體育游戲活動開展
• 幼兒園音樂游戲活動研究
•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區域活動
• 幼兒園親子運動會中的不適宜行為
• 淺談幼兒園自主式園本培訓
• 幼兒園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 瑞典幼兒園性別平等教育簡介
• 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程與教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