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建筑業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而迅猛發展,一般的城市幼兒園建筑也逐漸發展起來。新時期,幼兒園建筑設計有了新的要求。幼兒園建筑設計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能積極推動幼兒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當前我國涉及城市幼兒園建筑設計的相關研究相對較少,對一般的城市幼兒園建筑設計進行分析和改革,能為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撐。
關鍵詞:幼兒園;建筑;選址;空間;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2306-1499(2014)10-
1.幼兒園建筑選址分析
一般的城市幼兒園建設第一步工作應該是選取獨立的建筑基地,然后結合城市建設規劃和小區居住實際進行合理規劃,一般來說,大部分城市幼兒園基本地理上處于居住區的中心。由于考慮到幼兒園的實際承載能力,一般幼兒園的服務半徑最好不要太大,幼兒園與居住區間的路徑選擇和路線距離要綜合考量到兒童的步行距離,方便居住區的家長能通過快捷的路線來幼兒園接送兒童,幼兒園的最佳服務半徑一般為500m以內。有的西方國家規定的幼兒園的服務半徑范圍更小,如法國的幼兒園服務半徑只有350m。鄰托和幼兒機構間的距離最好不要超過2km,至于一般的街道辦的小型托兒機構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略微調整。幼兒園選址還應考慮幼兒園的功能。第一,滿足教育功能。在特定的距離范圍內,小區街道可以在道路兩旁設置適當的樹木或者草坪,讓幼兒能處于較好的情緒環境當中,對于托幼兒童來說良好的情緒教育是必要的。第二,滿足室外活動需求。幼兒園的選址最好應處于日照能得到充足保障的地方,周圍的毗連地界沒有高大建筑物的遮擋,周邊有優美的綠化帶作環境保障,有了這些便利的條件才可為兒童的室外活動提供保障。第三,滿足環境需求。幼兒園的選址還應考慮良好的環境,選址應遠離污染氣體和噪聲等產生源,如工廠,鬧市區和交通繁忙的路段等地區,而如果由于特殊情況不得不靠近這些地方時,選址應處于當地主導風向的上風向,同時還要提供適當的衛生防護距離,形成對兒童的安全保護屏障。第四,其他功能需求。幼兒園選址應考慮到附近是否有方便的供電、供水和排水條件或者設施,以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或噪音的產生;選址應考慮到建設基地是否有足夠的空間滿足幼兒園的功能空間布局,主次出入口、游戲和活動設施、種植等場地是否能布置;幼兒園選址應遠離易燃易爆物品生產和倉儲區、火災易發區、雷擊頻發區、高壓供電線鋪設區等危險區域;地形復雜區選址應盡可能合理利用土地空間,降低投資成本;幼兒園選址還應考慮建筑與周圍建筑的關系,在這方面,我國的《民用建筑設計通則》有詳細的規定。總之,幼兒園建筑的選址應該遵循若干原則,而為了遵循上述原則,幼兒園的在進行總體設計前,首先要通過相關調查研究,確定選址目標地區的總體規劃要求,全面掌握小區幼兒園與周圍環境的建筑狀況,幼兒園與居住區情況,選址的地形地勢,與幼兒園建筑相關的市政工程和建筑規模等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最終確定最佳的選址。
2.幼兒園建筑室外空間設計分析
2.1室外環境與行為的互動設計理念及設計原則。
幼兒園室外空間環境特點。一般來說,幼兒園的室外空間用地可以被劃分為入園場地、普通活動場地、器械活動場地、種植園、雜務后院和空留地。幼兒園的不同的室外用地有不同的功能,一般幼兒園的出入口用地是幼兒園給孩子的第一印象,如果幼兒園建筑面積相對較小,則幼兒園的主體建筑入口要與園區的入口大門緊密相連,如果入口大門與主體建筑的入口還存在一段距離,設計人員最好在中間設置一段較為寬闊的道路,道路兩邊還應設置相應的花架、用于休息的坐凳或富有幼兒園特色的小建筑品。普通活動場地是幼兒園室外場地的主體部分,幼兒每天要保持室外游戲5小時左右。室外游戲場地有班級活動場地好公共活動場地之分,班級活動場地一般要保持每生2?;公共活動場地主要設置游戲活動器械,如戲水池、沙坑、30m直跑道等,生均要有2?;園區的綠化用地一般生均高于2?,幼兒園如果有條件還可以依據活動場地實際鋪設草坪,增加園區綠化面積;道路用地包括園內道路、庭院道路和雜物院用地。室外活動場地的設計還應考慮到提升幼兒的情感能力,室外場地要從環境美的理念出發進行設計,為室外游戲活動設計富有美感的設施和環境,促進幼兒的性格的發展。另外,室外活動場地的設計考慮發幼兒社會性,當前許多幼兒屬于特殊的獨生子女,自我性很強,通過設計多樣的集體游戲活動設施和場地,為集體游戲活動提供基礎,有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社會性和協調性。
2.2幼兒園室外空間新概念
因此,為了適應幼兒園中兒童的運動需求,協作和交流需求,觀察和認知需求,室外空間必須進行精細設計。(1)入口空間和門廳。在入口的處理以安全為中心,入口設計既要防止陌生人進入,又要防止幼兒走失。考慮到人們喜歡停留在露天空間中那些生機盎然的邊緣,因此入口設計還可利用幼兒園塑造周邊優美的環境,一般圍墻要采用通透式設計,不可完全封閉,園區入口還可設計幼兒園同城市的有機聯系,擴大入口區的凹凸型圍墻,可以讓兒童能近距離觀察并模仿社會行為和社會生活,促進兒童的社會化。幼兒園區附近鋪地應與城市街道相互區別,或設置一些生動的小建筑品,分散家長和孩子的注意,減輕他們因為分別而產生的焦慮。在幼兒園入口處可以設置一個大型的休閑廣場,作為幼兒家長等候或者交流的區域,解決人群擁擠的問題,幼兒園大門應設計得醒目富有特色,增強幼兒園的識別性,增加幼兒的歸屬感。(2)綠化的布置。室外空間應設置優美的綠化環境,培養孩子的美感,改善幼兒園的局部小氣候。兒童可從室外綠色植物的四季的變化認知四季,綠化是區分室外空間的重要區域,室外空間應有積極的形狀,空間應有局部的定義,綠化配合高差鋪地,作為定義的因素,能創造適合不同階段孩子的室外空間。幼兒園的種植園區設計,可以考慮培養孩子的能動性,讓他們學會培養花木,讓幼兒通過種植園區的活動親自感悟和體驗大自然。傳統幼兒園設計不重視豎向地形的設計,忽略了地形及室外空間的利用。豐富室外空間,提升室外空間的趣味性,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如:運用土坡、假山等來實現對視線的遮擋功能,在方寸之地,創造以小中見大的環境。 2.3室外趣味空間的設計
研究發現兒童往往喜歡以小團體的形式進行室外游戲活動,故設計室外環境中,設計人員應利用綠化、高差以及建筑外邊緣的凹凸來設計符合幼兒認知尺度的相對封閉的小空間,如冒險游戲場,這種不斷變化的空間環境可以提升兒童的好奇心,充分調動他們的想象力,將零碎而散亂的建筑材料上整合并重建出屬于幼兒的游戲天地。冒險游戲場不一定非要是重新裝飾的鋪地,自然的草地或者泥地也是游戲場很好的素材,冒險性游戲場能客觀增加兒童更多的動手機會,增加他們接觸自然生活的機率,因此游戲材料的選擇可以相對廣泛,盡量選用自然的木材、橡膠或者纖維繩等富有彈性的游戲材料,出于安全考慮,木料的選擇需要避免使用糟朽或者刨光的木材。另外一種室外空間建筑―游戲連接體,也是一種比較有趣的選擇。它是由美國景觀建造師費里德伯格提出的,即將不同的游戲設備相互連接到一起,巧妙地設計出一個環環相扣的游戲天地,孩子們在游戲連接體中能根據自己的判斷找出最好玩的游戲方式集合,讓游戲富有變化性和多樣性。連接體的最大特點是組合器械的出現,組合器械可以整合多個游戲設施的游戲功能,如兒童可在一個游戲連接體中體驗到上爬、下滑、鉆洞和攀登等多種的游戲方式和樂趣。依據一般的國內外組合器械的設計實經驗,筆者總結出其三種連接組合方式。首先是線性組合,是最簡單的組合形式,將垂直爬樓梯、鉆道、滑梯等有機組合為一線;其次是十字型組合,將橫梁制成十字形,把爬梯、云梯、秋千以及單杠等進行組合,尾部一般會布置滑梯;最后一種是實體組合,以一個相對封閉的實體為中心組織各種兒童器械,其表面往往以孔洞溝通為主,視覺效果奇妙。
3.幼兒建筑適應采光需求的設計分析
在幼兒園建筑設計中,自然采光是最常見的采光方式,建筑師在考慮整體方案時,需要依據幼兒園建筑的功能以及所處環境充分考慮日照以滿足幼兒園的采光需求,本文限于篇幅主要介紹關于幼兒園建筑采光設計兩個注意事項。第一,要充分考慮周邊建筑對幼兒園的影響。在目前房地產建設過程中,幼兒園建設有可能會相對滯后。因此,在進行幼兒園方案設計時要首先對周邊建筑進行日照分析,評估周邊建筑對幼兒園場地的日照影響。將日照分析結果作為考慮幼兒園功能房間布置和室外活動場地的重要依據。第二,采光設計注意窗地比和采光均勻度的結合。用窗地比來控制室內采光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相同面積的窗戶的采光效率不同,一般來說,正方形的窗戶要比矩形的窗戶所采的光多,如果窗戶高寬比例越大,這種采光的差異會表現得越明顯,并且橫向長窗的采光同豎向長窗的采光的差異也比較明顯,因此幼兒園建筑采光設計,建筑窗口的長寬比例要控制到合適的范圍,不要太大。同時,墻面的顏色以及墻面反光效果的差異最終也會對建筑的采光產生重要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閆小琴. 榆次“大學城幼兒園”室內設計的思考[D]. 山西大學 2013
[2] 汪海靈. 漢正街系列研究之幼兒園[D]. 華中科技大學 2007
[3] 唐曉雪. 現代幼兒園建筑空間環境設計研究[D]. 中南大學 2006
[4] 肖君. 1980年代以來的社區幼兒園設計研究[D]. 南昌大學 2006
作者簡介:白建波(1979.10-),男,漢族,河北廊坊人,中國建筑技術集團有限公司設計所所長,建筑學工程師.
【淺析幼兒園建筑選址和設計】相關文章:
• 淺析幼兒園健康教育中的幾個問題
•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繪畫教學
• 幼兒園文化的“銜接教育”探究
• 蜀都幼兒園:愛的大家庭
• 幼兒園素質教育應“以人為本”
• 幼兒園管理策略探究
• 幼兒園教師的幾點感受
• 幼兒園智能視頻監控系統探究
• 學前教育公益性改革思考
• 小議語言文學教育在幼兒園的開展
• 淺析幼兒園新教師的角色適應
• 幼兒園節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