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兒童童基金會官員達累先生說:“我們的原則是要孩子活潑,富有想像和創造,并能和環境的某些適應,玩具在這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長期以來,制作玩教具在幼兒園中已經成為傳統,教師們用自制玩教具創設幼兒的學習、生活環境,傳遞知識和文化,愉悅孩子們的心情,促進孩子們發展,發揮了非常好的作用。
當前幼兒教育機構非常重視自制玩教具的開發與利用,各級幼兒教育機構也紛紛開展自制玩教具的制作與評比活動。我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參加幾次玩教具的制作與評比,從中使我感觸頗深并產生了一些思考。
1 自制玩教具的意義與作用
在孩子的眼里,玩具是他們最親密的伙伴,是他們的天使。在教育者來看,玩具是幼兒的教科書,是對幼兒進行教育的啟蒙教師。教育家陳鶴琴指出:“玩,是小孩子的整個生活,”“小孩子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幼兒需要游戲、需要玩具,并渴望參加成人那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而幼兒的游戲又是在使用玩具中展開的,玩具對孩子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它將幫助幼兒進入成人世界,并啟迪他們頭腦中的幻想世界。自制玩教具有著很大的靈活性,因為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緊密結合,教師可以根據教育教學的實際需要及時創作,并可在實踐中不斷修改和完善;同時它可以讓孩子們在邊玩邊學中鍛煉孩子的動作發展,豐富孩子的感性經驗,啟迪孩子的創造想象。
幼兒的游戲是豐富多彩的,因而他們需要的玩具也是豐富多樣的。在幼兒園,幼兒的游戲活動自制玩教具占很大的比例,如:用竹桿當馬騎,用積木當香皂擦等。自制玩教具與商品玩具和替代玩具相比,有其自身和特點:首先,自制玩教具來自孩子玩耍的需求,它具有實踐性。商品玩具雖也來自幼兒游戲的需要,但它的生產遠遠不能適應幼兒游戲的發展,因而所提供的玩具中會有許多空白。如在“娃娃家”的游戲中,孩子們有了餐具廚房用具(商品玩具),可以燒菜、做飯了,但要淘米洗菜需要水籠頭,買不到水籠頭,教師和孩子就得自己動手做一個水籠頭,游戲就可能繼續下去了。孩子的游戲是創造性的,,游戲的開展不繼地需要新玩具,自制玩具也就不斷地產生。所以自制玩教具永遠是伴隨著游戲的需要而產生,伴隨著游戲的需要而發展,因而它總是最能符合孩子玩的意愿。其次,自制玩教具的材料易取易得,制做方法簡單,不但成人可以做,孩子也可以做。因而自制玩教具給孩子提供了更多動手動腦的機會。
2 關于自制玩教具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21 玩教具設計題材的方向。
在自制玩教具中,占主導地位的往往是智力、知識方面的玩具,而早期幼兒的教育應當是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應當是身心兩方面和諧發殿的教育。因此,自制玩教具的題材應該是多方面的。因而要考慮、設計出有關體育、德育、美育題材的玩具。
22 增強可玩性,減少過多功能。
玩教具就是拿來供幼兒和教師操作使用的,有些玩教具制作精細,色彩艷麗,但可玩性并不強。自制玩教具的根本出發點,就是做出來的玩具讓幼兒愛玩,便于操作,具備對孩子有無限吸引力的東西。然而許多玩教具在在制作中卻忽略了這一點,過多地修飾玩教具的多種功能卻不能真正的讓幼兒快樂地去玩、去探索。甚至一件小小的玩教具也具有幾大功能,還沒等幼兒去動一下,玩教具就被孩子們弄壞了,如果玩具的質量太差,孩子一玩就壞,孩子則會感到懊惱、失望。所以,自制玩教具應做得牢固些,要經得起孩子的“折騰”。我們教師在制作的過程中應盡快從這種多功能而不實用的誤區中走出來,做出真正能讓孩子放手去玩的好的玩教具。多數自制玩教具體現的是教師的能工巧匠的制作,卻不能促進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自制玩教具活動就僅僅成為了教師教學技能的大賽。
23 過于追求外表,缺乏創新性。
許多幼兒教師在自制玩教具中過于追求完美,想讓玩教具既美觀又多用。我們當然要在制作中追求完美,但有時我們會因為過多的追求完美而忽視了玩教具制作最終的價值目標――我們不是在做一件觀賞品,而是在做一件真正能讓孩子開開心心去玩、去探索去發現的東西!玩教具的制作要避免過于追求外表的漂亮,要求教師明確自制玩教具的最終目的――是要讓玩教具對幼兒在某一或某些方面取得教育價值,而不是讓它去涵蓋整個的幼兒教育層面。所以在制作玩教具前,自制玩教具的預設目標不宜過大或過深!
許多自制玩教具都是在應付檢查、評件等專業活動需要時產生的。教師在開發制作玩教具時時間比較緊,以個人需要或個人利益為主體。這樣往往忽視了幼兒游戲及學習的需要,制作思路打不開,總是在幾種思路下打轉轉,材料、玩法、設計思路都缺乏創新性,很少能在發現并打開新的教學突破口的思路下去完成玩教具的制作。幼兒自制玩教具要具有創新的品質。首先要求幼兒教師具有創新精神,教育機構也應為教師搭建交流學習的平臺。只有讓教師走出去才能擴大視野拓寬思路。教師要在比較學習中發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在學習中得到教育理念和教育價值的提升,思路也就自然打開了。
24 玩教具適合的幼兒年齡界限不明確。
在制做玩教具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點,所做的玩教具應是他們容易理解和操作的。玩具的適合性要求是很高的,一件玩具對小班的孩子是具有吸引力的,而以對大班的孩子來說可能興趣全無。我們多數幼兒園的教師在自制玩教具時都忽略了幼兒的年齡界限,做出的東西拿出來只說出了其功能和教育價值,卻無明確的適合年齡界限,造成教育價值的界定也會隨之出現混亂。操作年齡與價值目標就會與孩子的年齡不符,達不到預期的目的。這樣就使自制玩教具的價值大打折扣。
幼兒玩教具適合的年齡界限不明確,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對綱要的理解不夠,教育的目的不明確。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掌握綱要,尊重幼兒的能力差異,采用教學目標分層次實現的原則,對玩教具進行有序組合、層層遞進,讓玩教具的操作梯度更加透析明了!
我們要在學習和反思中,提高教師設計研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幼兒獲得更好的發展,在教師的不斷探索和交流中推出更好的自制玩教具,讓幼兒在充分的操作中獲得快樂學習的體驗,提升幼兒園自制玩教具的教育價值。
【淺析幼兒園自制玩教具】相關文章:
• 淺析幼兒園自制玩教具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