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嘗試利用現代化教學媒體將美術活動與古詩文的誦讀緊密結合起來,探索有效教學的方法與策略。我從激發興趣;欣賞體驗,引導體會;實踐練習這四步具體展開實施。在實施過程中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手段創設情境,引領幼兒進入詩的意境,通過大量圖片、視頻、詩篇啟發幼兒思維,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古詩美術幼兒
我們通過美術課堂,將美術創意活動與古詩詞聯系在一起,讓幼兒吟誦優美的古典詩詞的同時,結合欣賞古詩畫面,為古詩配畫等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給幼兒多方面的感官刺激,體會蘊含在古詩文中深厚淳美的傳統文化內涵,及獨特的優美意境,鼓勵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并嘗試利用現代化教學媒體將美術活動與古詩文的誦讀緊密結合起來,探索有效教學的方法與策略。我從激發興趣;欣賞體驗,引導體會;實踐練習這四步具體展開實施。在實施過程中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手段創設情境,引領幼兒進入詩的意境,通過大量圖片、視頻、詩篇啟發幼兒思維,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運用古典的
音樂,使圖與詩交融,提高幼兒探索討論的實效。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孔子說: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使幼兒保持學習的一劑良方。運用多媒體
課件設計情景導入,激發幼兒對詩、畫的興趣。有了對詩和畫的興趣。才能真正理解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創設學習情境,精心設境以激趣,通過優美圖片、精彩動畫、古典
音樂兼備的
課件有效地引領幼兒進入詩情畫意的意境。當然進入詩畫意境的方式很多,可以在活動前布置好活動室環境,經常在幼兒來園時,午睡前,離園前等空余時間播放圖片、音樂,幼兒步入教室看到的聽到的就像進入了美麗的畫卷;可以利用導入從幼兒熟悉的事、景,通過媒體的再現幼兒激起強烈的興趣;可以播放視頻帶領幼兒步入詩境。總之只要能夠恰當地設置情境,就能激起幼兒的興趣,而盎然的興趣又是促使他們去想、去思、去畫的最好的動力。
維果斯基指出的:“教育學不應當以兒童發展的昨天,而應當以兒童發展的明天為方向。”確立幼兒的主體地位,強化幼兒個性培養,強調創設有利于幼兒的情境并使學習者進入詩一樣情境,通過欣賞、探索、討論、實踐,對畫面和詩意進行聯想創作引導,幼兒主動積極獲取知識,讓其學會、會學,成為真正意義上學習的主人。
二、欣賞古詩體驗古詩情感
在欣賞過程中,通過反復觀賞品味,體驗到作品中體現的情緒和思想感情,使幼兒情感上產生了共鳴,多媒體課件融入大量的精美圖片、精彩視頻,能有效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激發幼兒學習的活力,喚起創造美的意念。
如:《畫》課件中收集了大量的山水風景,有攝影的、水墨的、水彩的等。在欣賞時,我啟發幼兒思考:看到秀麗的風景你聯想到什么?接著組織欣賞《臘梅花》后再問幼兒:這幅畫你想到我們學過的哪首詩?有幼兒想到了《梅花》這首詩。此時全班幼兒的思緒都打開了,他們看到不同的梅花圖就能聯想到不同的描寫梅花的詩句。我抓住契機,在屏幕上出示兩首有關梅花的詩,讓幼兒誦讀、感受;小組討論;再結合幼兒回答,利用多媒體放大其中的一幅,在畫旁邊配上了一首與圖意相吻合的小詩,讓幼兒體會到“詩中有畫。”有了這些充分感受和欣賞,幼兒的認知和審美能力得到了提高,為下面的“畫中有詩”的品味奠定基礎。
三、適時引導體會古詩意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教師了解幼兒現狀,分析發展目標,設計交往活動,提供合作學習機會再通過適度的教師指導,讓幼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達到預定目標。
我在幼兒了解了“畫中有詩”,利用媒體及時播放一組梅花和詩結合的畫面。再出示了一幅沒有詩的梅花圖,配上音樂,師生一起試著給詩配上一句或兩句詩。開始時幼兒遇到困難,我先示范,范作一句。有了老師的鋪墊和鼓勵,幼兒大膽多了也跟著作了一句、兩句詩。盡管所作的詩不一定押韻、不一定對仗,但這是幼兒在探索中走出了第一步。有了這成功的第一步,幼兒給自己的畫配上詩就能走好第二步、第三步。正如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斯基認為的高級的心理機能來源于外部動作的內化,這種內化不僅通過教學,也通過日常生活、游戲和勞動來實現。
四、開展活動引導實踐練習
通過前面的導入、欣賞、探究使幼兒對所學的知識由了解到理解。但要把理解到的感悟到的內容進行內化和掌握,實踐練習是最好的途徑。因此當幼兒體會到詩與畫的緊密關系時,馬上適時進行水墨畫的示范指導,帶領幼兒畫出梅花那折而不彎的枝干,迎雪怒放的姿態。再知道幼兒運用吹畫的方法繪畫梅花。此時,幼兒繪畫的積極性非常高,躍躍欲試。然后讓幼兒自由選擇一種繪畫形式進行繪畫,再結合自己創作的畫配上一句詩。通過課堂練習,幼兒呈現出不同的層次,大部分幼兒均完成一幅有畫,有小詩的作品;有的幼兒完成了作品的部分;有的幼兒對自己的作品充滿自信;有的幼兒認為自己作品的不是很好。針對這些情況,我結合班級古詩文誦讀活動。
在區角開辟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區域,讓幼兒結合每天、每周、每月、每學期所讀、所誦、所背的古詩,運用美術活動中所學到的美術技巧將自己的理解通過自由繪畫展示出來。再定期進行古詩繪畫活動。就這樣,在活動中幼兒的繪畫技能不斷提高,審美能力也不斷提升,同時對古詩文的誦讀和理解也有所提高。
美術活動與古詩文誦讀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下所開展的美術活動與常規美術活動不同。我所設計的是激趣欣賞探究實踐。這個過程中即重視幼兒的技能更重視幼兒的情感培養,幼兒的情感與技能相結合過程,最后使幼兒得到情感與技能上的雙升華。
參考文獻:
[1] 梁志焱.學前教育學[M]
[2]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
[5] 石磊.管旅華《從理念到行為――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行動指南》[M]
【幼兒園繪畫與古詩的教學初探】相關文章:
• 農村幼兒園突出本土化特色教育之我見
• 淺析幼兒園繪畫教學
• 幼兒園教師音樂教學態度與師資培訓
• 幼兒園開展親子閱讀的實施策略
• 別具一格的幼兒園隔斷柜
• 走向專業發展的幼兒園教師教育改革
• 生態教育幼兒園環境創設
• 議學前教育中聲樂教課的近況及舉措
• 保健篇:用心呵護幼兒園的“新生”
• 幼兒園教師心理健康現狀的調查研究
• 廣州市―起幼兒園流行性腮腺炎暴發疫情調查
• 如何提高幼兒園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