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關于幼兒園打擊樂
音樂活動游戲化深度的研究少之又少,能夠應用在教學中的游戲化策略更是罕見,本文介紹了幼兒園
音樂活動游戲化目前存在的問題,并從打擊樂音樂活動游戲化的方向出發,從創設情境、自制自選自擬樂器、調動經驗三個方面分別提出適合幼兒園打擊樂音樂活動的游戲化策略。這些游戲化策略的實施,有利于將游戲和教學結合起來,讓教學活動更加具有游戲性,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刺激幼兒主動地投入到打擊樂音樂活動中來。
關鍵詞:幼兒;音樂教育;打擊樂;游戲化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8)06-0221-03
一、引言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一般包括五種類型:歌唱、韻律、打擊樂、欣賞和游戲,分別指向不同的音樂素養目標。國內目前對于幼兒園打擊樂音樂活動游戲化的研究尚處于發展階段,有不少的優秀教師都已經對這一課題提出了思考,并且在實踐中發現了打擊樂音樂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例如:活動中缺乏吸引幼兒注意力的策略,活動的趣味性不足,或是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法等。游戲化教學即游戲與教學有機結合,將“游戲形式”轉變成能夠讓幼兒樂此不疲、流連忘返的“游戲形態”,在教學過程中,游戲與教學互為目的與手段,教學活動更加富有游戲性,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獲得游戲性體驗,滿足身心發展的各層次需要,并習得良好的學習品質和人格品質。簡單來說,游戲化教學是一種愉快的活動。所以,幼兒園打擊樂游戲化策略是采用能夠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好勝心、愛美之心,吸引、刺激幼兒主動投入學習活動的手段。
二、創設情境
作為幼兒教師,應該首先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課堂的趣味性越強,幼兒在這樣的情境中越能發揮其能動性、想象力,大大提高活動的參與度,幼兒才能得到更好的鍛煉。但課堂氛圍的營造也不能只注重自由、愉快和輕松,要在教學目標的基礎之上創設情境,兩者要相輔相成。
(一)故事情境
幼兒園里聽故事和講故事是很常見并且深受幼兒喜愛的活動,音樂相對抽象,幼兒不能直接感受到,但是如果將故事情景和打擊樂活動聯系起來,故事作為準備和鋪墊,幼兒就更容易理解和欣賞音樂作品了。在選取作品時教師要注意根據幼兒該年齡段的理解能力和欣賞的特點進行選擇,音樂活動中選擇的故事應該在情節上豐富有趣,角色、情節要簡單明確。并且教師在平時要多觀察班里的幼兒對什么感興趣,要選擇幼兒真正喜歡的人物或者動物和能使他們感動的作品,故事的角色要有很鮮明的性格特點。這些要素都影響著打擊樂活動開展的趣味性,影響著幼兒參與活動的效果。以大班的幼兒?槔?,節奏鮮明有特點的音樂是他們所喜愛的,大班幼兒可以感受和理解音樂的內容和情感,并且能夠根據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態度去表現音樂。
例如《啤酒桶波爾卡》的活動中,音樂的節奏鮮明、有趣。小老鼠有活潑可愛的特點,如此故事中的小老鼠就成為了幼兒非常感興趣的角色,這就使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之后小老鼠數啤酒桶、跳舞和打開啤酒桶被發現的情節,使小老鼠的形象更加活潑可愛,這時教師順勢引入活動,故事就在音樂里,欣賞了音樂后,幼兒可選擇樂器隨著音樂進行
伴奏。
(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幼兒平時經常玩的游戲,幼兒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將自己代入自己模仿的角色中,從角色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教師可以創設一個帶幼兒聽音樂模仿動物的情境,教師帶領小朋友們來到森林動物園,隨著音樂舞動身體,邊
舞蹈邊觀察身邊的小動物,這時教師戴上小雞頭飾讓幼兒說出是哪個小動物,之后幼兒拍出|XX X|XX X|的節奏,教師再依次戴上小貓、小狗、小鴨的頭飾,引導幼兒拍出節奏,之所以用這樣的方法開展活動,也是抓住了幼兒喜愛小動物、想和小動物做游戲的愿望。
(三)闖關游戲
闖關的教學形式對于開始有競爭意識的大班幼兒趣味性是非常強的,在闖關游戲中幼兒的集體榮譽感和競爭意識變強,能夠促進幼兒一次次地去挑戰。在“闖關”的過程中,幼兒為了實現目標,會自主地不斷探索和實踐,這能夠保證教學的效果,從而實現教學的目標。
《大班音樂活動:打擊樂――瑪麗波爾卡》
“超級瑪麗”電玩游戲深受幼兒的喜歡,教師將游戲與音樂結合起來,設計出此次的活動,以闖關的形式激趣。教師先通過肢體游戲帶領幼兒模仿各個角色的動作,讓他們在肢體游戲中感知音樂的節奏,嘗試之后活動分為以下四部分開展:
第一部分:教師出示圖譜,圖譜中的超級瑪麗正在闖關。“小朋友們看一看我們的作戰圖上都有誰?”幼兒說出圖譜中的角色,特別關注的是烏龜與其他角色的不同,教師作為指揮幫助幼兒熟悉和記憶角色的動作和節奏。經過進一步對音樂的感知后,幼兒總結出音樂整體的ABA’的結構。
第二部分:師幼抓住游戲中角色的動作特點,創編A部分和B部分的動作,創編后在音樂中練習,體會動作和音樂的結合。
第三部分:完整的練習。幼兒進行闖關游戲,師幼再次欣賞音樂。教師將超級瑪麗中勝利的聲音加入到了音樂中來,幼兒通過努力渴望勝利,通過勝利的尾音辨別自己是否挑戰成功,激發了幼兒的興趣。
第四部分:教師敲擊大鼓和幼兒在圖譜的提示下完整的合奏。幼兒可交換樂器,感受不同樂器的音色和敲擊節奏的變化。
(四)圖譜展示
在《瑪麗波爾卡》和《啤酒桶波爾卡》兩個打擊樂活動中,教師都通過創設圖畫情境將抽象的音樂轉化為直觀生動的角色形象。同時在教學活動中幼兒可以作為“小指揮”,其他幼兒看著圖譜更加容易掌握節奏和音樂結構,有助于更好地進行打擊樂的演奏和對音樂的理解和記憶。
三、自制自選自擬樂器
常規的打擊樂樂器,幼兒熟悉后會沒有一開始接觸樂器的新鮮感,同時樂器的聲音較為單一。在這種探索中材料的游戲化是幼兒很愿意去體驗的,包括配器設計活動和自制樂器。幼兒在打擊樂器時,能感受到不同樂器音色的特點,因此幼兒有能力也愿意自主地選擇樂器,進行配器活動。而自制樂器應從實際出發,幼兒在生活中通過敲敲打打發現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材料,教師便可選取這些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和幼兒一起動手制作,在開展活動時,將自制的樂曲和音樂結構呼應起來,和故事角色、內容相匹配。 (一)幼兒自制的樂器
師幼首先一起欣賞“拔根蘆柴花”的音樂,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特別注意節奏,讓幼兒說一說聽到了什么節奏,邊聽音樂邊自由地做動作。之后分別放三個部分的音樂讓幼兒拍出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噠噠|噠噠 噠噠 |噠噠|噠噠|噠噠|的節奏。教師出示幼兒熟悉的茶杯和自制的響筒、搖鈴。幼兒聽音樂用自己做的小樂器合奏和分奏這三段音樂。
(二)幼兒自選的樂器
《熊出沒》的動畫片很多幼兒都看過也非常感興趣,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進行取材,先選取一段《熊出沒》的動畫,待幼兒觀看后,教師向幼兒提供之前準備的材料,啟發幼兒自己選取材料為音樂
伴奏,試一試哪種材料敲擊起來和熊走路的聲音相近?哪種鐵質的材料通過怎么樣的演奏可以表現出電鋸鋸樹的聲音呢?幼兒之間相互配合、感受音樂后進行想象創造、動手實踐,最后交流討論。
(三)幼兒“自己”是“樂器”
打擊樂活動中教師可以帶領幼兒把幼?鶴約旱納硤蹇醋魘且桓隼制鰨?利用我們的手、腳來鼓掌,拍腿、拍肩膀、踏步都可以拍出節奏,發出聲音。教師帶領幼兒動起來也可以用跑與快跑、走與慢走的形式進行節奏訓練,引導幼兒感受節奏的長短、快慢。例如:帶領幼兒做跳格子的游戲,每個格子代表一個音符。幼兒本身活潑好動,教師引領幼兒進行這種無道具的游戲,通過幼兒自身的律動來進行演奏,鍛煉了幼兒的協調能力。
《金蛇狂舞》是一首民族風的音樂,音樂可以營造一種喜慶、熱鬧的氣氛。教師引導幼兒分組進行《賽龍舟》的游戲,幼兒分成兩支龍船隊(水龍隊和火龍隊)創編B段加油的動作。兩個龍隊來比賽,幼兒要為自己的龍隊加油(每隊創編一個加油動作),水龍隊用“鼓掌”的手部律動加油,火龍隊用“拍腿”的方式加油。大班的幼兒愿意參加競賽性的活動,他們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和集體榮譽感。這種活動的形式,也避免了單一說教,能夠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調動經驗
在開展打擊樂活動時,教師調動幼兒在生活中已有的經驗,并以幼兒前經驗為基礎,發展前經驗并且引導幼兒建構新的經驗。在打擊樂活動的開展中要抓住幼兒日常生活中的興趣點,例如:幼兒一日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教師工作中的經驗等,將幼兒熟悉的轉化成為新穎的。教師要善于喚醒幼兒對于生活中的經驗,啟發幼兒將音樂和經驗結合,激發幼兒的積極情感體驗。
教師根據中國傳統的節日,設計了《元宵燈會》的活動,師幼一起去看燈會,幼兒先觀看“燈節”的視頻,觀察視頻中都有什么樣的花燈,幼兒可以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說一說日常生活中見過什么樣的花燈,引導幼兒總結自己的前經驗,為后續的活動做鋪墊。在花燈的造型環節,教師播放音樂,幼兒隨著音樂節奏擺出花燈的造型,也可以兩名或三名幼兒一起合作,協商后共同擺出花燈的造型。燈會視頻可以更加直觀地促進幼兒快速地再現花燈造型,幼兒的經驗就通過創造和想象得到了提升。同時合作也貫穿于整個活動之中,有助于合作能力的培養。
五、結論
本文中提出的幼兒打擊樂音樂活動游戲化策略,即通過選擇游戲化的素材,利用游戲化的材料和游戲化的手段,開展能激發幼兒興趣、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促進幼兒主動參與打擊樂的音樂活動。我們的目標是尋找出恰當的、適合幼兒的游戲方式,將其和教學結合起來,培養幼兒對打擊樂音樂活動的興趣,挖掘幼兒的潛力,并且鼓勵幼兒進行想象和創造,真正做到以“幼兒”為中心,讓幼兒感受打擊樂音樂活動游戲化教學中的快樂。
參考文獻:
[1]多淑芹.幼兒園游戲多元化的實施與發展[J].中國科技博覽,2013.
[2]蘭偉.提高幼兒音樂欣賞能力初探[J].內蒙古教育:C.2014.
[3]許卓婭.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學習品質[J].學前教育:幼教版,2011.
[4]林少玲.音樂活動中培養幼兒合作能力的有效策略[J].當代學前教育,2013.
【幼兒園打擊樂音樂活動游戲化策略】相關文章:
• 探索幼師音樂教學革新
• 幼兒園數學教學的幾點建議
• 幼兒園音樂課教學之我見
•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下幼兒園區域活動評價的轉變
•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之我見
• 幼兒教師觀察力培養研究
• 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雙語教學現狀
• 均衡發展理念下城鄉幼兒教師論文
• 幼兒園園長對于教師管理工作的思考
• 《勞動合同法》與幼兒園人力資源管理
• 多媒體學前教育運用探析
• 飼養區(角)與幼兒園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