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針對當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數學學習的現狀,在界定數學學習投入內涵的基礎上,從學校、教師、同學和家庭四個層面分析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數學學習投入的影響因素,據此提出了相關提升數學學習投入的策略。
[關鍵詞]
數學學習投入;影響因素;提升策略
近年來,隨著我國幼教事業的快速發展,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普通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相比,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更加注重藝術類課程的建設。這就導致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科學類課程,特別是數學課程的學習重視程度不夠,學習效果不好。本文在界定數學學習投入內涵的基礎上,分析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數學學習投入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有關提升數學學習投入的策略。
一、數學學習投入的內涵
學習投入是學生對學習所持有的一種積極的精神狀態。Schaufeli首先提出學習投入的概念,認為學習投入包括活力、奉獻與專注三個方面。活力是指學生在學習中能夠保持積極向上的斗志,面對問題能夠迎難而上;奉獻是指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為學習成績的提高不懈努力;專注是指學生能夠將精力集中在學習中,并體驗到愉悅的獲得感。據此,我們認為學習投入反映了學生在行為上、情感上和認知上的精神狀態。數學學習投入,是指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積極參加課堂和課外的各項學習活動,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并伴有積極的情感體驗。數學學習投入是一種行為投入,它體現在上課認真聽講、專心致志,課堂上積極踴躍發言,課后按時完成作業,并能主動開展拓展性的學習。數學學習投入是一種情感投入,它體現在學生對數學學習積極主動、富有興趣,能夠從數學學習中獲得成就感。數學學習投入是一種認知投入,它體現在學生喜歡思考和提問,能夠更多地關注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充分發揮創造和聯想能力,進行高層次的認知活動。可以說,數學學習投入是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行為投入、情感投入和認知投入的統一體。
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數學學習投入影響因素
(一)學校因素
學前教育專業作為一個面向特殊群體的專業,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學習氛圍和課業負擔等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投入有重要影響。首先,人才培養方案中數學學科的定位,決定了學生對于數學課程的認知投入程度。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未來的幼兒教學中用到的數學知識可能不是太深、太多,但是數學思維的運用是潛移默化的。如果在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方面一味地強調藝術教育而忽視思維訓練,那么學生將理所當然地認為數學是一門“副科”,不利于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其次,學習氛圍對于學習投入具有正相關的導向作用。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讓學生自覺、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克服學習中的種種問題,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相反,散漫的學習氛圍,會使學生的學習出現倦怠,導致學生應付數學學習。最后,課業負擔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數學學習投入的影響也是比較明顯的。如果數學課業難度大、考試次數多,學生就會產生厭學心理,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不能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
(二)教師因素
教師作為數學課程的引導者,其教育理念和行為、對學生的態度和期望,以及師生關系,都是影響學生數學學習投入的因素。首先,教師對于數學課程的教育理念和行為,影響著學生對于數學課程的接受和認可水平。教師在數學課堂中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業需求,學生就會表現出更加積極的學習愿望和更高水平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對于學生數學學習表現出的負責、盡職態度,將使學生感覺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教師對于學生數學學習的期望,將從內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最后,良好的師生關系將會使學生產生內隱追隨,以教師的行為作為模仿的對象,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都會積極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并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作為鞏固師生關系的基礎。
(三)同學因素
影響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數學學習投入的同學因素,主要包括同學影響、同學支持和同學壓力。同學影響主要體現為班級中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同學之間相互影響,彼此激發學習的動力,形成你追我趕的數學學習環境,有效調動同學的數學學習投入;相反,班級同學對于數學學習的懈怠,將在同學之間“傳染”,影響學生個體的數學學習投入水平。同學支持表現為同學之間對于數學學習產生合作和幫助的行為,讓學生個體感覺到數學學習的正向作用和協同效應,促進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投入水平。同學壓力與學生數學學習投入水平呈現倒U形曲線關系,即適當的同學壓力有利于學生數學學習投入水平的提高;而當數學學習投入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時,如果同學壓力進一步加大,將導致數學學習投入水平的下降。
(四)家庭因素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家庭特征和家庭環境,對于其數學學習投入有一定的影響。家庭是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生活中的保障和基礎,是學生學習發展的動力源泉。學生家庭特征主要是指父母親職業狀況、父母親婚姻狀況、兄弟姐妹情況(即是否獨生子女)等家庭情況。家庭環境主要是指家長對于孩子學習的支持程度、家長對于孩子教育的理念和行為、家庭氣氛和諧狀況。良好的家庭特征和家庭環境,將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投入產生正向影響;相反,缺乏愛和支持的家庭,對于學生數學學習投入有不利影響。
三、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數學學習投入提升策略
(一)調整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體現科學教育與人文藝術教育并重
長期以來,學前教育專業注重人文藝術類課程的設置,忽略科學類課程,特別是數學課程的設置。傳統觀念認為,幼兒教育是以游戲為主,而游戲即是唱歌、跳舞等藝術活動。于是很多學校在設置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時,對數學這類在幼兒教學中不直接開設的學科,減少開課學時,逐漸邊緣化。殊不知,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教育不僅僅是學科教育,而且是思維教育。這樣的思維教育將貫穿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和工作的過程中,特別是對其開展的幼兒教育有重要的影響。因此,要調整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改變過去重視人文藝術教育、忽略科學教育的課程設置導向,體現科學教育與人文藝術教育并重,從學校層面提高對數學課程的重視程度。這樣的課程設置指導原則,將增強學生對數學課程的認同感,使學生樹立數學學習成就動機,提高數學學習投入水平。
(二)改善教師教學理念和方式,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投入水平
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是影響學生數學學習投入的重要因素。教師要轉變課堂教學理念,通過學講結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根據學生數學學習心理特征,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在情感上對于數學學習產生愉悅感。同時,教師要注重實踐教學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將數學課堂學習與學生實習環節中的數學思維教育結合起來,讓學生體會到學以致用的功效,不斷提高數學學習投入水平。
(三)建立數學學習共同體,促進同學之間的數學學習交流
同學群體對于數學學習的共同認知,將影響學生個體對數學學習的投入水平。班級同學之間建立良好的數學學習伙伴關系,形成學習共同體,將有利于營造你追我趕、互相促進的學習氛圍。在這個學習共同體中,學優生和學困生將結成對子,通過交流和模仿,促進班級數學學習的共同進步。同時,學生在學習共同體中,將得到同學的心理支持,樹立良好的數學學習動機,產生較高的學習期望,不斷提高數學學習投入水平。
(四)積極爭取家庭支持,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家庭環境
家庭是學生學業發展的保障和動力源泉,良好的家庭環境是學生學習投入的基礎條件。學生進入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習后,家長要幫助學生樹立全面發展理念,兼顧人文課程、科學課程、藝術課程和體育課程的學習,促進學生打好專業基礎。同時,家長在生活方面要積極支持學生的學習,既不要嬌慣,也不要放任,使學生養成獨立、自信的生活態度,充分認識到學習數學的意義,不斷提高數學學習投入水平。
作者:林琳 單位:徐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1]倪士光,伍新春.學習投入:概念、測量和相關變量[J].心理研究,2011,4(1):81-87.
[2]張娜.國內外學習投入及其學校影響因素研究綜述[J].心理研究,2012,5(2):83-92.
[3]周琰,譚頂良.初中數優生、數困生的數學學習投入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0(12):53-57,94.
[4]韓寶平.大學生學習投入影響因素分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8):77-82.
[5]許俊卿,譚英耀,侯雪瑩.大學生學習投入研究及其提升策略[J].高教探索,2014(6):132-136.
【學前教育學生數學學習研究】相關文章:
上一篇:中職學前教育實踐課程探究
下一篇:學前教育學生美術技能研究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