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形勢下農村幼兒教育工作,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升社區服務水平,提高農民素質,構建和諧社會意義重大,必須強化政府責任,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管理水平。一是制訂發展規劃,加快建設步伐;二是規范內部管理,實施梯次升級;三是加強保教科研,狠抓師資建設;四是規范民辦園管理,提高整體水平。
一、簡述新形勢下鄉鎮民辦幼兒園教師的現狀
1、管理混亂。在鄉鎮一線,幼兒園管理相對混亂一些,管理松散,缺少較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上以經驗型為主,特別是一些民辦幼兒園,單純追求經濟利益,不愿投入,逐漸使一些設施不符合規范,甚至出現安全隱患。在教學上存在有大量的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口味,在課程設置上以語文、數學為主,幼兒教育呈現明顯的“小學化”傾向,不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挫傷了幼兒學習積極性。
2、活力不足。由于管理機制的不完善,幼兒園教師的作用沒有全面發揮出來,沒有做到人盡其才。同時,由于考核機制缺乏力度,工資待遇是大平均小差額,沒有與業績、與現實表現掛勾,干好干壞區別不大。激勵機制的引入不夠。有些教師在鄉鎮呆不住,就想著走出山外,造成教師工作積極性不是很高,活力不足,有些甚至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人浮于事,工作責任心不強。
3、人才難留。不少鄉鎮往往是集中辦一所中心幼兒園,且辦學規模小,布局不合理,缺少活動場地,基本的設施設備不足。由于條件限制,導致大部分幼兒特別是大量的留守兒童無法入園,而入園幼兒則編班不合理,大、中、小三個學齡段的兒童在同一個班級中進行教學,致使部分幼兒入園三年,變化不明顯,被老百姓稱為“托兒所”。在人才的引進之后,沒有相對的制度、待遇保障,缺乏引力。尤其是一些優秀教師,都是在自己熟悉的行業或領域有一定影響或建樹的人,大部分都在創業中積累了一定的資本和經驗,但是待遇非常差,發展空間不大[1],既沒有職稱待遇也沒有工作動力,人才難留成為了當前新形式下鄉鎮民辦幼兒園教師流動的主要表現。
二、剖析新形勢下鄉鎮民辦幼兒園教師流動的原因
1、投入資金少。在廣東一些偏遠山區,經濟基礎薄弱,鄉鎮領導忙于抓經濟建設,對幼兒教育工作認識不足,加之經費緊張,往往視幼兒教育為一種累贅,投入力度不大,甚至不愿投入。造成鄉鎮民辦幼兒園教師在教學上思想認識程度不高,在教學手段、藝術效果應用、資源共享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2、過分追求效益。在廣東一些鄉鎮,民辦幼兒園的教師工資全靠財政收入,教師不愿意留在偏遠山區,因為沒有其它經費來源,幼兒園僅靠收取幼兒學費度日,這樣,園長就把效益放在了第一位,特別是民辦幼兒園,關注的效益往往是短期效應。在辦園過程中該投入的不投入,也不愿意在教師培訓上花錢,不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園的發展。
三、探討應對鄉鎮民辦幼兒園教師流動的措施
1、完善規章制度。制定印發《廣東鄉鎮幼兒教育發展目標》、《廣東省鄉鎮幼兒園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工作方案》、《關于加強幼兒園管理的意見》等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和措施,從宏觀到微觀,從整體到局部,從內部到外部,均做出了明確具體的規定,有力地促進了幼兒園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各鄉鎮政府也都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建章立制,確保各項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構建激勵機制。在鄉鎮民辦幼兒園的管理中,通過建立知識、技術等各方面的需求體系,形成激勵制度的有效管理,重點在構建激勵機制上下功夫。可以采取目標激勵法、物質激勵法、情感激勵法等多種有效的激勵方式,給每一個教師設置不同的目標,在目標要求上,可高可低,依據不同的人才要素而定,將每一個人才的內在潛能充分挖掘出來,同時,推行物質激勵與政治激勵相結合,包括有工資、獎金、福利、設施等一些基本的構成要素,創造發展的良好空間。做好“資格與崗位掛鉤,崗位與薪酬掛鉤”的工資制度,實行特殊工薪制或者高薪制,以科學合理的激勵保障機制,激發優秀鄉鎮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工作熱情。
3、狠抓師資建設。在加強教育科研,提高保教水平上,圍繞幼兒園課程改革核心,扎實開展幼兒教育科研活動,更新教育觀念,探索幼兒教育規律的通研教材、送教下鄉、公開教學等活動,基本上扭轉“幼兒教育小學化”、“重上課輕游戲”的不良傾向。同時鼓勵廣大幼兒教師開展如“幼小銜接”、“挖掘民間游戲,實施幼兒素質教育”等多項多級實驗課題研究。加強師德教育,在幼兒教師中廣泛開展了“愛事業、愛幼兒園、愛孩子”的主題教育活動,每年評選一次師德表現突出的園長和教師,并把他們的事跡在全省推廣宣傳,樹立榜樣;把幼兒教師培訓納入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劃,采取舉辦講座、在職函授、外出考察、脫產進修等各種形式對園長和教師進行培訓,提高幼兒教師的業務素質[5]。
在積極探求應對鄉鎮民辦幼兒園教師流動的措施上,可以從內、外兩中環境進行整體思考,結合廣東省鄉鎮以及經濟發展的客觀形勢,在激勵機制、教學改革、制度健全等各方面進行分析,深入實踐教學第一線,融入幼兒園教師的思想教育,增強教師的奉獻與服務意識,加強業務素質的培養,全面增強鄉鎮民辦幼兒園的整體活力,為留住教師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促進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
【作者單位:惠州市仲愷高新區陳江藍天幼兒園 廣東】
【如何應對鄉鎮民辦幼兒園教師流動】相關文章:
• 幼兒園區域活動評價探新
• 聲樂教學社會化學前教育論文
• 淺談信息化與幼兒園的現代化建設
• 幼兒園課程與游戲整合策略探究
• 幼兒園骨干教師塑造的培養策略
• 幼兒區域游戲中教師的情感支持
• 幼兒園生態課堂構建應用探究
• 學前教育中幼兒歌曲新譜視唱培養策略
• 學前教育成本分擔機制研究
• 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問題與對策
• 幼兒園管理的人文暢想
• 幼兒園游戲與課程整合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