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是幼兒期不可缺少的玩伴,教玩具是幼兒建構經驗的重要載體,是開啟幼兒創新思維的一把鑰匙。雖然隨著社會的發展,玩具逐步商品化,但商品永遠不能替代自制玩具的新穎性、及時性、操作性、創造性等特點。幼兒往往對自制玩具愛不釋手,一個不起眼的小盒、小罐等廢舊物品也同樣能使幼兒從中找到樂趣。那么怎樣才能制作出形象生動逼真、美觀實用的各種教玩具呢?
首先,要選擇好材料。
選好材料,也就是要根據不同的目的和需要選擇相應的材料。我園的老師們善于啟發孩子們去發現、去創造,除了部分材料需購買外,日常生活中的碎布、毛線、包裝紙等廢料,都是自制豐富多彩、美觀實用教玩具的好材料。在搜集材料的過程中,老師們先從自身做起,遍尋家中所有“可用之材”,小到針頭線腦、瓶瓶罐罐,大到木板紙箱、布匹棉絮,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和廢舊材料都成了制作教玩具的好材料。
其次,要遵循基本原則。
第一,選擇材料要具有安全性。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放眼望去,有用無用的東西不可勝數。我們就要有目的地進行篩選,選擇那些使用價值大、制作效果好的為我所用。特別要考慮到材料的安全性,安全是選擇材料的第一道過濾口。
第二,自制教玩具的過程要怡人。對于幼兒來說,制作過程本身可以看作一種游戲,體現游戲的一些特點,如:愉悅性、自主性等。因此,我們就不能給幼兒提出過多的要求,要讓他們自由探索,表達對玩具的理解,真正體現邊做邊玩的快樂。
第三,制作教玩具要有實用性。我們制作的作品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既要重過程,也要重結果,它還必須具備可重復性的特點,這樣制作出的作品才能達到效益的最大化。
第四,必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有助于開發幼兒智力,培養幼兒學習興趣。幼兒對事物的認識不能脫離具體事物的形象,并常常受情緒和興趣支配,缺乏目的性和有意性。因此,玩具造型要美觀大方,色彩鮮明亮麗,形象生動有趣。
再次,制作過程要精心。
第一,結合選材確立目標。在生活中,廢舊物品很多,教師在利用這些原材料時必須結合材料本身的特點,同時根據園、班的實際情況進行制作。比如說,如果身邊有大量的紙箱,教師可與幼兒一起確立目標,或制作機器人,或者加以充分利用,做一些放東西的盒子。在確立目標時,也可鼓勵幼兒結合材料充分發揮其想象力,以便幼兒產生很多的想法,制作出更多的玩具。
第二,集中討論,明確重難點。確定目標后,接下來就是要明白應該怎么做。這個步驟,教師切不可自作主張,仍要與幼兒一起討論決定,讓幼兒意識到自己是制作的小主人,積極參與。如前面說的用紙箱做機器人,要將過程分解,具體分為幾步,知道了每一步的具體工作,制作起來就容易多了。
第三,精心制作教玩具。教玩具的制作,最關鍵的是準備工作,沒有這個前提,教玩具的制作將成為“無米之炊”。其實為小孩子提供玩具,并不一定要花很多錢,利用家里的廢舊物,就可以制作成幼兒喜歡的玩具。如可以利用舊報紙做成球,幼兒可以用來拋球。用空易拉罐三個綁在一起,然后擺成一排或兩排,讓幼兒“過橋”。當然,還可以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制作出很多有趣的東西,只要我們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
以上是我園近階段摸索出自制教玩具的一些經驗與做法,它給我園教師帶來了很大的幫助。為了貫徹安徽省“科學保教”的精神,我園教師經常坐在一起研討,結合我們農村的特點,充分利用自制教玩具教學,現在成了我園的一個特色教學。我們將沿著這條路走下去,開創出農村幼兒園的辦園特色。
【農村幼兒園自制教玩具的思考】相關文章:
• 淺析公辦幼兒園和私辦幼兒園在硬件配置上有何不同
• 幼兒園,稀缺之園?
• 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思考
• 分析如何加強幼兒園與小學銜接
• 小議幼兒教師資格專業能力要求
• 落實“五個到位”,強化幼兒園安保工作
• 談如何上好幼兒園音樂欣賞課
• 農村幼兒園發展策略初探
• 優化幼兒園識字活動的嘗試
• 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有益探索
• 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的工作策略
• 兩歲了,要上幼兒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