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的實施如同清新自然的風,為孩子帶來更深遠、更廣闊的天空。新課程確立了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突出幼兒發展的自主性和能動性,注重早期幼兒的潛能開發和個性化教育,為每一個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條件,為每一個幼兒的多元智能的發展創造機會。雖然我園實施新課程只有一年,但我已經明顯地感受到了我們幼兒園里每一個孩子、每一位老師身上所發生的可喜的變化。下面結合實踐談談我園的具體做法:
一、理論學習與提高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是幼兒教育的綱領性文件,其目的是創造高質量的幼兒教育,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因我園是一所新辦園,大部分教師是新畢業的師范生,其中有些還不是幼教專業的,因此,開學初我們便組織了教師認真、細致地學習新《綱要》,幫助教師了解幼兒教育理論、熟悉幼兒身心發展特點、鞏固教師的專業思想。為此展開了學習、解讀新《綱要》知識競賽和學新《綱要》
論文交流等活動,加深教師對《綱要》精神的領會與運用。
《叢書》一到手,我們便組織部分教師參加了昆山市教研室組織的《省編《〈幼兒園綜合活動叢書〉教材培訓》。此后,又邀請了市幼教教研員姚芬英老師來園為我們講述幼兒園新課程理論與如何使用《幼兒園綜合活動叢書》。伴隨著新教材及教育理念的培訓,教師們深刻感受到新《綱要》更強調體驗、讓幼兒在自身的體驗中感受知識、構建知識的過程更重要,孩子感興趣或關注的對象應隨時成為我們的活教材(生成課程)、讓孩子會學比學會更重要。它的著眼點不是今天教給孩子什么,而是孩子現在和以后需要什么!
二、《叢書》的實施與使用
《從書》具有綜合性、活動性、開發性的特點,給教師和小朋友留下了更多的自主空間,以便于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索、求知的欲望。在學習《綱要》先進教育理念和熟悉《叢書》的基礎上,我們要求教師根據新教材制定出活動內容和目標既要比較適合幼兒的情況,又要有一定的彈性,即“彈性計劃”。然后依靠自己對孩子的了解,從幼兒以前的生活經驗、季節的變化和我們本地區的教育資源出發,形成靈活的、適宜孩子需要和感興趣的教學活動主題網絡,給予幼兒自主發展的空間。對于內容的選擇我們要求教師不要照搬《叢書》,可有選擇、創造性的使用,教師還可以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從幼兒生活的一切方面挖掘出主題課程。如:印尼海嘯發生后,我們大班的老師就抓住幼兒關注的熱點,生成了“海嘯的形成”、“熱點追蹤”等教學內容。源自幼兒生活的教學內容喚起了幼兒的認知情感,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探究欲,更進一步培養了幼兒關愛生命的情感。并積極挖掘多元化教育資源,開展豐富多樣的家長活動,如:讓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去春游;和孩子共同游戲;與孩子一起探討主題內容,共同查找資料;與孩子們一起共慶“六一”等,共同為孩子的成長而努力。
《叢書》的實施與使用,教師逐步確立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新理念,不以活動組織者、領導者的身份出現,不把自己的想法、意愿強加給幼兒。在各項活動中做到:
1.學會理解幼兒,積極支持幼兒的自主活動
《綱要》強調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重視幼兒的興趣、需要,讓幼兒擁有現實的快樂生活。如:小班有個游戲“網小魚”,小朋友非常喜歡,其中有個環節是抓小魚,每當“捕魚人”過來時,小魚們總是尖叫著四散逃竄。但有一次,當“捕魚人”拿著魚網走過來時,有兩條小魚卻一動不動地站在原地,笑瞇瞇地看著“捕魚人”,嘴里說著“來抓我呀,來抓我呀”,出乎意料的反應讓“捕魚人”呆在了那里。這時我們的老師沒有以不遵守游戲規則而大聲訓斥,而是以一種孩童的心態啟發、引導孩子們繼續游戲,說道:“有這么大的兩條魚,你們怎么不趕快去抓住它們?”抓住后老師又說道“抓住了魚,該怎么辦?”“刮掉魚鱗,燒一燒”孩子們興奮地叫道。于是孩子們又開始了燒魚的游戲�;顒又薪處煵粌H能及時調整預定計劃,滿足幼兒當前的需要,而且還能積極參與到幼兒的生成活動中,這里不單體現出教師與幼兒是一種平等的關系,更突出了教師對幼兒的積極引導與支持。
2.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孩子的發展是有個別差異的,這兩條不怕抓住的小魚在游戲中獲得了快樂與滿足的情緒體驗。在這種狀態下孩子積累的感性經驗能得以運用,能激發他們的積極心態,調動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去嘗試解決新問題,讓積極的情感與態度成為個性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這樣既滿足幼兒認知和游戲的需要,又能保證他們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的時間,鼓勵幼兒去嘗試“無中生有”的創新,去憧憬“異想天開”的創造。只要能使幼兒的個性得到健康成長,教師就給予積極的鼓勵。
3.能抓住幼兒關注的“熱點”,促進幼兒“自我學習”
由幼兒關注熱點引發的教學內容能較好地反映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在學習時會表現出很強的探索欲望和自主精神,有利于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也凝聚了教師對幼兒的了解、研究的結果。
一日桌面游戲時,中(2)班的花春平小朋友用廢棄的木夾子(體育玩具中掉了尾巴的小飛鏢)拼出了一架飛機,這架飛機引起了班中很多小朋友的注意,大家圍著飛機七嘴八舌地討論著,到了午飯后孩子們探索的興趣仍不見衰退。第二天,杜老師為幼兒準備了各種各樣的夾子,這下小朋友可樂壞了,他們看看、想想、做做,老師則以孩子的同伴和孩子活動的參與者的身份觀察、了解幼兒,并在適當的時候組織幼兒討論、交流分享各自的認識經驗。在這種自我學習過程中,幼兒既有體驗探索的機會,又不會因嘗試失敗而喪失信心,不僅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也學著如何去獲取知識。
三、發揮環境的作用
環境不僅對幼兒起著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更是萌發創新思維實施素質教育的手段之一。根據《綱要》“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的精神,使幼兒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獲得有益的經驗而發展。一方面,我們重視物質環境的創設,在環境的創設中,重視環境隨幼兒發展及教育目標的變化而調整;在環境的創設中,考慮幼兒的需求及重視幼兒的主動參與。雖然,我們幼兒園是暫借在小學部,客觀條件上有很多限制,但我們的老師仍能積極開動腦筋精心設計、巧妙布置利用教室里的每一個空間和角落創設富有教育意義的環境。園所的走廊、活動室的每一個空間和角落里,都有幼兒參與設計并布置的作品,幼兒在參與過程中獲得了愉悅的情感及身心發展的體驗�;顒邮依镌O置的閱讀角、氣象角、
音樂角、科學角、點心店、娃娃家等,讓幼兒的日常活動變得豐富多彩。游戲區內,許多廢舊材料的運用更為幼兒提供了表現、創作、實施才華、模仿生活的機會,在這些小空間中,孩子們無拘無束,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充分感受發現的樂趣,提高了觀察力、想象力,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欲望,為創新思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我們也重視幼兒的健康心理環境的創設,除了創設優美的物質環境以外,我們還十分注重建構健康、平等、和諧的師幼環境,老師們能愛護、尊重、賞識每一個孩子,平等、寬容地對待每一個孩子;能成為幼兒的合作伙伴,站在孩子的立場,積極鼓勵孩子,努力使他們成為自信、活潑、健康、快樂的孩子。在和諧豐富的環境中,孩子們的知識經驗得到了豐富,身心得到了健康發展
四、急欲解決的問題
1.如何更好地處理好預設和生成的關系
集體教學往往是教師預設了方案的,那么,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時教師該怎么辦?消極抑制、不予理睬還是關注生成,這是體現教師幼兒觀、課程觀和教學機智的關鍵,也是決定教師能否處理好預設和生成行為策略的時候。《綱要》“組織與實施”部分指出:“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教師該如何抓住教育中出現的契機,很好地處理預設和生成的關系,運用教學機智在預設中生成,在生成中彌補目標的不到之處。如:小班語言活動《兔跳歌》中,教師在帶領幼兒跳過小溝、小河時,幼兒由于過于興奮,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從一個方向進行,使得活動場面有些混亂,這時教師就可抓住幼兒出現的問題臨時生成安全教育、規則教育的環節,引導幼兒在自然的氣氛中討論小兔應該怎樣過河、過溝才不會發生危險。
當然,教學機智是教師創造性工作的一種表現,很難一蹴而就。這需要老師平時有生成意識,活動中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養成充分關注幼兒的良好習慣,培養自己的生成智慧,準確地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2.如何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教師的作用是“針對兒童去做”,而不是“給兒童做”,《綱要》圍繞“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明確指出:“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痹诮虒W過程中即使事先為幼兒學習作了很多準備,但如果幼兒出現不同的表現時,教師卻視而不見,不聞不問,就絕不能算是做到“以人為本”。
課改精神體現了“為孩子終身發展打基礎”的重要理念,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教師的教育觀念有了明顯的轉變�!秴矔吩谛碌慕逃^念與教育實踐之間搭起了過渡的橋梁。但它不能直接提供給老師運用的操作性技能,其間的轉化尚需我們在認識層面進一步加強對《叢書》的理解與認識,更需要我們在操作層面上理解與認識蘊含著某一觀念實踐所運用的策略和智慧,以達到促進每個幼兒更好的發展。
3.如何取得家長的積極支持與幫助
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幼稚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幼兒園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功效�!薄毒V要》中也提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边@就要求我們一方面應使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深入地了解幼兒、了解家長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取得家長的理解與尊重,并對家長的教養方式和幼兒園的合作方法進行指導。另一方面,我們幼兒園不能僅是停留和滿足在園內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而是要充分利用家庭資源,為幼兒創設幼兒園以外的良好環境,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積極開發和利用家長的教育資源,認真考慮家長的教育建議,邀請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以使家庭真正成為幼兒園的教育合作伙伴。
【關于幼兒園新課程的實施】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概述
• 幼兒園管理中智慧策略的運用
• 幼兒園“保教并重”需要進一步落實
• 幼兒園打擊樂音樂活動游戲化策略
• 幼兒園大班跳繩活動游戲化思考探討
• 淺談幼兒園閱讀環境的創設
• 如何構建幼兒園立體化區域環境
• 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銜接問題
• 談淺幼兒園方案教學
• 論幼兒園教科研的走向
• 淺析華德福幼兒園的自然教育
• 幼兒園常規教育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