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階段,浙江溫嶺“虐童”事件在社會上引起激烈地討論。這位教師僅僅為了好玩,經常在班級將孩子的嘴巴封住,拎著孩子的耳朵,這種行為有違一個教師的職業道德。如此惡性事件的發生,應全面反思其發生的原因,我覺得這也反映了幼兒園教師文化建構的問題。
一、幼兒園教師文化的內涵
幼兒園教師文化代表著幼兒園文化,是幼兒園教師在共同的幼兒園教育環境里,在一日活動中創造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的總和及表現。沒有教師文化的深層支撐,所謂的教師發展和教育革新都將是膚淺的和形式化的。教師文化具有主流文化、理性文化、高雅文化的“性格”,是教師精神力量的源泉,是學校文化的中流砥柱。教師文化的內容是指在特定的教師團體內或在更廣泛的教師社會之間,為教師成員共享的實質性的態度、價值、信念、假設和處世方式等;其形式是該文化成員間的相互關系類型和聯系方式。因此,幼兒園教師文化是人的文化;是群體文化;是其工作、職業、角色、身份帶來的文化;是其在開展集體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
二、幼兒園教師的文化意識
首先,幼兒園教師素質提高需要其具有文化意識。幼兒園教師的文化意識更多地表現為對自身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提高的要求。因為幼兒教師持什么樣的教育信念直接影響著其對新的教育理念、學習理念、教師發展理念的接受,而對這些理念的態度又影響著幼兒教師專業化。教師教育信念的缺失、動搖或瓦解不僅會導致教師精神失落,也會導致教育實踐中的許多失誤。教師群體有何種教育信念,不僅直接影響教師自身成長和教育質量,而且會直接作用于幼兒。比如現在很多地方都會利用寒暑假對在職教師進行職后培訓,目的就是讓教師更新教育信念,提升業務水平,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的成長。
其次,教師文化意識的另一種表現是教師的專業自我意識。專業自我意識即教師對自身專業發展的意識:要弄清楚“我是什么?我的職責是什么”?還要對自己的專業行為和素質做出清晰地評價。既然選擇幼兒教師這一職業,是什么促使你做出這一選擇,又是什么支撐著你一直堅持著這一職業。專業自我意識意味著人不僅能把握自己與外部世界的關系,而且具有把自身的發展當作自己認識的對象和自覺實踐的對象,能建構自己的內部世界。只有達到了這一水平,人才在完全意義上成為自己發展的主體。因此是否具有專業自我意識直接影響著幼兒園教師的發展。
第三,教師文化的意識還表現為要具有專業精神。專業精神表現為對所從事的幼教事業擁有成熟的信念、高度的熱情和不懈的追求。擁有較高專業精神的幼兒教師,會對幼兒教師這一職業充滿熱情,并且主動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工作需要,在工作中更多的會考慮兒童的全面發展以及為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最大的幫助。因此,專業精神是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根基,是專業活動和行為的動力。
三、幼兒園教師的角色轉型
所謂教師角色,是指在教育系統中的教師所表現出來的由其職業性質決定的符合社會文化期望的角色及其行為模式。在傳統教育中,教師的角色通常是權威的代表,許多兒童所感受到的權威是教師的命令或者規范,不準幼兒做這個不準幼兒做那個,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使幼兒把權威和懲罰聯系在一起,以至于害怕入園,害怕教師。因此,我們幼兒園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角色定位,以情以理來教育幼兒,規范他們的行為。在運用教師這一權威時,情感至關重要。幼兒園教師在行使教育權威時,應該是理智的,尊重幼兒個人需要的。我們的目的是幫助幼兒對自己的行為擔負起更多的責任,讓他們做到自己可以管理自己。作為幼兒園教師要加強對自己所處環境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我們不僅要尊重幼兒在文化上的差異,還要尊重家長在文化上的差異,了解家庭對幼兒所寄予的希望,給予家庭教育必要的輔助。
幼兒園教師要爭當維護幼兒身體健康的保健師:照料幼兒的生活,負責幼兒的安全,保證幼兒的健康,指導幼兒鍛煉身體。在智力發展上給予幫助: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豐富幼兒的知識概念,培養幼兒的技能技巧,提高幼兒的智力能力。要塑造幼兒良好的道德:提高幼兒的道德認識,陶冶幼兒的道德情感,鍛煉幼兒的道德意志,訓練幼兒的道德行為。為幼兒創造美的生活環境:引導幼兒認識自然的美,指導幼兒表現美、創造美。教師要以積極的態度應對角色轉型,以更好的勝任這一特殊的職業。
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教師還要充當“迎賓”、“衛生員”、“保潔員”、“表演家”。幼兒園一日活動從入園開始,作為幼兒園教師要提早入園迎接小朋友的到來。這個時候,教師應該是面帶微笑的“迎賓員”。教師每日要檢查幼兒的衛生情況,以確保兒童進餐及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在兒童離園后,教師要對教室及園區進行整理清潔的工作,這個時候就成了“保潔員”。教師的教學必須是生動的、有感染力的,每一位幼兒教師都是一位表演家,將知識生動、形象地傳達給幼兒。這就要求幼兒園教師要帶著對職業的熱愛,對兒童的熱愛,對教育事業的熱愛,這樣才能更好地從事這份工作,才能施展出自己所有的才能,并在教學中得到成長。
四、幼兒園教師文化的建設
理念是一所幼兒園的靈魂,任何學校特色的形成都需要有一個適應時代潮流和教育發展方向的先進理念做支撐,具體包括:先進理論的吸收,明確的課程目標,可持續發展的近、中、遠期規劃,全園教師的認同、接納程度,環境的創設等等。作為精神層面的理念,存在于幼兒園全體教師的頭腦之中。然而因為園長地位的特殊性,其辦園理念起著關鍵的作用。
幼兒園文化是本園的文化特質的體現,包括幼兒園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游戲文化、教師文化等。積極向上的幼兒園文化會促進幼兒教師專業發展,但是不完善的或者負面的幼兒園文化就會制約著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教師文化的建設正是使教師給予學生文化人的榜樣,以其價值取向影響著幼師隊伍專業化的發展。
幼兒園教師文化建設是將幼兒園教師作為一個整體,從根本上涉及的是教師的思想和精神領域。思想、精神層面的發展恰恰是教師整體發展的動力和根基。教師的專業發展過程應該采用一種全方位的發展路徑,將教師的專業發展過程看作是一種整個人格的提高的過程,是人性化、人格化、個性化、文化化的一個過程。教師文化對教師專業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視教師文化建設,將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廣泛的機遇和條件,將教育觀念、自主發展意識以及幼兒教師本身所具有的專業精神作為其專業發展所具備的條件,并以此為基礎構建教師文化。
總之,幼兒教師不同于中小學教師,他所面對的受教育者是學齡前兒童,其身心發展都處在萌芽時期。這個時期教師對于孩子來說更多的是榜樣的作用,幼兒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將對孩子未來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文化建設更重要的意義是以教師文化觀念內化教師的文化意識,促進其角色轉型和自身素質的提高,最終完成幼兒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參考文獻
[1]葛金國,吳玲,周元寬.課程改革與學校文化重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2]高嵐.學前教育學.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吳玲,周元寬.當代教師文化使命.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4]馮生堯,李子建.教師文化的表現、成因與意義.教育導刊,2002(7)
[5]樊亞嶠,靳玉樂.教師文化視野中的教師專業發展.浙江教育科學,2006(5)
[6]郝明君,靳玉樂.教師文化的變革.中國教育學刊,2006(3)
[7]胡金姣.對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思考.學前教育研究,2009(8)
[8]鄧濤,鮑傳友.教師文化的重新理解與建構――哈格里夫斯的教師文化觀述評.外國教育研究,2005(8)
【幼兒園教師文化的構建】相關文章:
• 學前教育美術技能培訓策略
• 巧用QQ空間,優化幼兒園管理
• 鄉鎮中心幼兒園教師管理策略分析
• 幫你挑所幼兒園
• 幼兒園教師隊伍的管理
• 淺析如何組織幼兒園語言活動
• 從精細化管理談幼兒園的可持續發展
• 學前教育小學化原因及對策
• 幼兒園教學活動游戲化淺探
• 幼兒園小班常規習慣的培養
• 信息技術在幼兒園中的作用
• 發揮幼兒園環境的隱性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