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就當前幼兒園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幼兒園家校合作存在的現狀、以及如何增強幼兒園家校合作進行一些探討。 【關鍵詞】幼兒園;家庭;合作
一、幼兒園家校合作的必要性
首先,家校合作有利于家長及時了解和掌握學校的教學思路。如果家長不了解學校的教學思路,孩子在學校學一套,在家學一套,這樣就不利于孩子的接受,更嚴重的后果就是當家長的方法不對時,很容易導致孩子產生厭學情緒。所以家校合作能更好地讓家長及時了解學校的套路,在家充當老師的角色。
其次,家校合作有利于家長了解所關心的師資情況以及安全工作等問題。這樣可以讓家長放心把孩子交給學校。
最后,家校合作能更好地讓學校知道孩子們在家的情況進而更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讓幼兒園教師能更好地針對每個孩子的性格特征進行引導教學。
所以,家校合作中,家庭全方位支持學校教育工作,學校盡全力幫助家長解決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而使家庭和學校在教育過程中密切合作,互相配合,發揮各自的優勢,優化了家校教育資源。
二、目前幼兒園家校合作的現狀
第一,形同虛設的家校合作。很多幼兒園開展一些“家長開放日”,是為了使家長深入地了解幼兒園近階段的教育教學現狀及孩子在園的情況,也為了進一步加強家園之間的溝通和聯系。但是更多的時候幼兒園卻沒有達到這個目的。比如,在“家長開放日”時,幼兒園只是只是請了部分的家長過學校聊聊或參加一些活動,而沒有把教育教學展現給家長看,這樣的“家長開放日”也只能說是形同虛設了。
第二、形式大于內容的家校合作。很多幼兒園在六一節或者元旦等大型節日都會邀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也就是所謂的家校合作。殊不知,在大張旗鼓地搞這些節目時,只有少部分孩子能參加,且節目有限,最重要的是為了這些節目,通常都要耗費兩個月以上的排練。
第三、家校合作的過程常常是教師對家長的單向灌輸,缺乏雙向互動。
三、增強幼兒園家校合作的對策
(一)幼兒園多開展親子活動
親子活動是促使家長直接參與幼兒園活動最為有效的活動形式。親子活動有助于增強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溝通,并進一步加對深彼此間的相互理解。是幼兒園與家長進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通過參與親子活動,家長可以了解到幼兒的發展情況,并對幼兒園的教育情況有所了解,這樣可以讓幼兒在家中所授教育與幼兒園的教育保持一致,有助于保證幼兒知識的系統、連貫。
(二)幼兒園和家長應經常進行溝通,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
幼兒教育是一個大概念包含許多方面的教育,所以對幼兒的教育也是滲透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之中。除了幼兒園肩負教育幼兒的職責外,家庭同樣也應承擔起教育幼兒的職責,并且兩者在對幼兒教育時應盡量做到相互溝通、理解和支持,這樣對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能有全面而準確的認識,使教育更具有針對性和及時性,更加有利于幼兒的發展。
總之,家長與幼兒園本著對幼兒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度,養成良好的教育氛圍為幼兒健康成長開辟一條健康之路。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提高辦園質量,這一過程也使幼兒成為了教育的受益者,使教育真正做到是從幼兒自身發展需要出發,是為幼兒各方面能力發展而服務的。
(三)加強幼兒家長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1.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方法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長。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正確、全面反映社會要求的家庭教育目的,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長,而錯誤地片面地反映社會要求的家庭教育會導致教育的失敗。
2.家長的素養很重要。家長要不斷地提升素養,主動參與家園合作的重要內容是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改善家長的教育行為、教育方法、優化家庭環境。因此,幼兒家長要通過多看書學習、多參與實踐、多總結摸索的過程,不斷學習科學育兒和家庭教育知識。
3.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加強家園教育的結合。要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性,要端正與更新家教觀念,樹立孩子在體、智、德、美諸方面和諧發展的思想,遵循幼兒身心特點和科學規律,堅持嚴愛結合、正面教育,并做到以身作則、教育一致。
(四)提高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
《規程》第四十一條明確指出:“幼兒園應主動與幼兒家庭配合,幫助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幼兒園是專業的教育機構,幼兒教師是專職的教育工作者,她們懂得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掌握科學的幼兒教育方法。因此,幼兒園方面與家長主動溝通、平等合作,共同探索新型的家園合作教育模式便責無旁貸。
1.要樹立大教育觀,主動與幼兒家庭進行聯系和溝通
讓幼兒家長了解幼兒園的辦園方針、教育情況和教育要求,取得家長們的配合與支持,利用家長資源共謀劃策,讓家長深入幼兒園與教師、幼兒互動,增進交流溝通,同時,還要向家長普及科學育兒和家庭教育知識,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指導家長遵循家庭教育的基本規律,提高教育能力、以便家園配合、形成合力,促進孩子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
2.要積極開展針對性、實效性強的家園互動活動
為了使家園合作活動不流于形式,幼兒園要長期向家長開放,請家長直接參與幼兒園的工作。教師要在充分掌握家長教育需求,了解幼兒在家學習和生活習慣的基礎上,針對幼兒不同年齡層次特點,有的放矢地組織開展家園互動活動。通過各種活動讓家長走進幼兒園,主動參與到互動的活動中來,鼓勵每一位家長去觀察和討論自己孩子的成長問題,使家長獲得成功的教育體驗,改變以往的被動參與局面,讓家長愿意參與幼兒園教育,逐步轉化為幼兒園的合作伙伴和教師的良師益友,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家園合作。
3. 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提高教師素質是提高家園合作教育質量的關鍵。教師在家園合作指導過程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因此教師不僅要掌握幼兒教育的理論,還要熟悉并把握一套有效的指導家長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在平時家園合作工作中,教師必須充滿愛心、誠心、責任心,樹立良好的服務觀,讓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溫馨的環境中成長,了解教師工作的繁瑣和辛勞,從而激發他們對幼兒園教育工作的理解,以此贏得家長的尊重和信任,為家園合作架起橋梁。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報《幼兒園教育知道剛要》(試行)
[2].《幼兒教育》2008年第23期《探索家園合作的有效形式》
【幼兒園家校合作探討】相關文章:
• 因挑食而不想上幼兒園
• 幼兒園師幼互動問題研究
• 《再見我們的幼兒園》
• 淺論幼兒園學習型組織建設的“五項修煉”
• 淺談幼兒園故事教學策略
• 幼兒教師管理流動研究
• 走進山村幼兒園
•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信息素質培養
• 幼兒園自制玩具的意義及注意事項
•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樹幼兒園良好形象
• 鞍山市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現狀調查
• 幼兒園園本教研與教師專業發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