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期是語言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語言發展又與智力發展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因此,若幼兒園教師能夠把握好幼兒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對幼兒身心的發展規律有所掌握,再找到幼兒語言教育的對應方法,那么必定會對幼兒語言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幼兒園 語言教育 幼兒 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6.196
幼兒園中語言教育顯得尤為關鍵,其能對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起到有效的引導和促進作用。它主要是為幼兒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語言交流環境,讓幼兒能在自由、輕松、愉悅的狀態下使用語言,令幼兒逐漸養成良好的語言交際習慣,使幼兒的語言溝通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同時,在幼兒掌握了一定的語言溝通能力后,教師要持續不斷地對其進行引導,以便讓幼兒的傾聽能力和欣賞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為后續的正式入學做好充分地準備。
一、通過提問培養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
在幼兒園語言教育的過程中,教材并不算太重要,其只是起到一個橋梁的作用,而具體的教學效果主要看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因為,教學的方式和方法主要針對的是教材內容,即通過恰當的教學方式或方法才能讓教材內容得到更好的呈現。所以,教師要重點把握好幼兒語言理解能力的培養,努力讓幼兒能夠做到聽懂簡單的對話和文字作品,并且要開始學會嘗試著去對整體信息進行把握。為此,教師通過提問來對學生實施語言教育的時候,切勿采用模式化的提問,要學會對提問進行藝術化的設計,在提問中體現出教師自身的主體作用,為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提供足夠大的空間。也就是說,教師在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的過程中,要盡可能的兼顧到幼兒所具有的獨特思維模式,對幼兒思維的發散性進行綜合考慮,在提問時要做到靈活多變,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幼兒進行提問,以此來滿足幼兒的具體心理需求,并賦予幼兒語言教育更強的針對性。
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要有找到幼兒原有語言關鍵點的基本能力,以便使幼兒能夠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有效地拓展,從而獲得更為有效的發展。因此,教師在進行提問的時候,要注意到幼兒間的個體差異問題,盡量讓提問能夠符合幼兒現階段的發展水平,使幼兒能夠在語言教育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使幼兒能夠在語言活動的參與中表現得更為積極,這樣才能夠讓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二、通過環境營造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幼兒園語言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盡可能的為幼兒提供開口說的機會,讓其在不斷地語言運用中體驗到語言交流的樂趣。為此,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對幼兒予以足夠的重視,盡可能多的為幼兒提供開口說話的機會。就具體的幼兒園語言教育而言,教師可以在實際的教學中設計一些語言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去對教材進行學習,令幼兒的想象力能夠得到自由的發揮,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用語言來對自己的理解或想法進行暢快的表達。比如,教師可以帶著幼兒來閱讀一些
繪本,讓幼兒看著圖來聽教師的講解,然后教師再拋出和講解內容有關的簡單問題,以便激起幼兒對問題的積極踴躍回答,這樣教師會在幼兒的回答中看到他們滿足的笑容。
就具體的語言教育而言,若只有教師在教學中不停地說,而幼兒沒有予以積極的回應,那么這節課將注定不會成功。所以,在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的時候,教師要用多種辦法來激活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幼兒能夠開口去說。因此,教師可以讓幼兒輪流的進行語言表達,給予每一位幼兒平等的表現機會,再輔以適當的鼓勵,隨后就能夠讓幼兒慢慢的開始樂意去進行語言表達了,這樣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就得到了有效的培養。特別是對于部分自信缺乏的幼兒,教師需要給予其必要的鼓勵,只要他們開口進行了語言表達,不管表達是否有效或是否準確,都需要給予他們適當的贊賞,幫助他們慢慢的尋回自信,隨著互動問題的次數變多,他們才會在教學中變得越來越主動。
三、通過恰當的內容來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隨著幼兒園語言教育的不斷深入,教師對幼兒的語言能力培養也進入到了更為深入的階段,在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初步形成的基礎上,采取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喜歡的內容、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來將語言教育以游戲的形式來進行呈現,讓他們在游戲中獲得快樂,在快樂中更好的表達。所以,當幼兒在對語言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站在幼兒的角度來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從而更為仔細的選擇出相關的教學內容,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獲得更?M一步的發展。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對幼兒進行持續引導,為幼兒選擇一些適宜的學習內容,讓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運用的過程中獲得成長,從而讓幼兒通過語言運用來將語言交流予以有效實現。也正因如此,在幼兒園的語言教育中,教師一定要選擇符合幼兒當前年齡特點的教學內容,使幼兒能夠在進行了學習后,開始繼續嘗試著去進行“語言表達”,從而讓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持續的進步,進而使幼兒獲得更強的語言能力。
當然,教師還需對幼兒的語言學習材料進行關注,充分研究幼兒的心理特點、
兒歌的簡單句子結構、實際生活中的口語化表達,使幼兒的語言模仿能力被有效的激發出來,使幼兒在
兒歌營造起來的有趣氛圍獲得更為全面的發展,此時幼兒的想象力、理解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才會得到有效的提升。比如,當教師在對著學生念兒歌的時候,不妨多采取一些能夠激發幼兒想象能力的方式,使幼兒能夠獲得更好語言表達能力,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積累大量的簡單詞匯,令學生后期的語言學習獲得有效的幫助。
需要重點強調的是,基于不同幼兒的不同特點,教師要能夠更為科學的去選擇符合幼兒身心基本發展規律和基礎認知能力的相關教學材料,讓幼兒能夠受到更好的語言教育,令幼兒在自身的能力范圍內去獲得更好的語言能力提升。比如,幼兒在小班、中班和大班的學習中,認知能力是有一定差異的,故幼兒對兒歌的感知能力也是參差不齊的。
總而言之,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源于生活、始于實踐”,即目前幼兒語言教育的關鍵在于實踐。若幼兒語言教育過于重視教師在學中的講解,不去考慮語言在具體環境中的實際情況,那么就算是幼兒掌握了一部分基礎詞匯,他也找不到合適的詞匯來進行自我表達。因此,教師要對幼兒園的課堂內外進行合理的設置,以便教師能夠和幼兒們進行必要的溝通交流,為幼兒將語言予以正確運用提供有效地保證,這樣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均能得到有效地發展。
【芻議幼兒園的語言教育】相關文章:
• 淺論幼兒園教育中的“游戲懲罰”
• 如何合理安排幼兒園幼兒一日的生活
• 學前教育音樂類課程評價體系構建
• 淺談幼兒園良好的行為養成教育
• 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的工作策略
• 幼兒園,我來啦!
• 幼兒園社會實踐教育活動的策略研究
• 淺談當前幼兒園數學教育
• 幼兒園雙語教育的研究
• 巧用鄉土資源豐富幼兒園課程建設
•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頂崗實習初探
• 幼兒園大班快樂口風琴教學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