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游戲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傳承,也是一個民族重要的歷史標志。教師作為文化的傳播者,要將我們的燦爛文明傳遞給一代又一代孩子,讓他們繼承自己國家的歷史,并很好地傳揚下去。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外來思想的涌入,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里,我國各個地區(qū)的兒童游戲都多多少少地有些被外來思想同化,傳統游戲逐漸淡出幼兒的生活,尤其是在一些較為發(fā)達的地區(qū),孩子們基本上沒有接觸過傳統游戲,那些經典的傳統游戲已經從幼兒園中絕跡。
一、傳統游戲未能在幼兒園中順利開展的原因
1.受時間限制,幼兒缺乏足夠的空余時間。目前,很多教師和家長心中仍然存留應試教育的影響,他們從思想上認為游戲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多學知識才是主要的。在幼兒園中,為學生布置了很多作業(yè),等幼兒好不容易做完作業(yè)后,又帶他們上各種興趣班、補習班,幼兒的時間安排得非常緊張,幾乎沒有玩耍的時間。尤其是在大班,教師積極地為幼兒上小學做準備,知識的傳輸已經成為常態(tài),為學生留下的游戲時間就較少,有時候游戲剛做了沒多久就草草結束。
2.幼兒缺乏足夠的游戲場地。目前,有些幼兒園為了美化的目的,將草草和空地都硬化,要不就是種上各種各樣的花草,幼兒可以用來活動的空間相對減少,能夠玩的游戲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回到家中,到處都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幼兒很難找到一個安全的玩耍區(qū)域,這就導致傳統游戲的傳承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3.家長沒有認識到傳統游戲的意義和好處。有些家長對于傳統游戲的認識不足,認為傳統游戲對孩子的安全沒有足夠的保證。有的家長認為傳統游戲是一種既簡單又粗糙的游戲形式,孩子玩這種游戲不能獲取足夠的成長因素,除了能對學生的身體進行簡單的鍛煉之外,沒有其他益處。因此,在家庭中,他們選擇的家庭游戲都不是傳統游戲傳統游戲失去了在家庭中生根發(fā)芽的土壤,導致了它的衰退和消亡。
4.傳統游戲的一些必需的因素受時代影響而失去傳承。目前,受國家政策的影響,很多家庭都是一個孩子,這些獨生子女由于受到父母和祖輩的驕縱,形成了任性、自私的性格,很難找到能在一起快樂玩耍的小伙伴,那些需要群體參加的游戲無法在一兩個孩子之中展開。由于缺乏哥哥、姐姐的帶領,不能達到由大帶小的目的。孩子的傳統游戲多數來自父母和祖輩的指導,而大人不可能長時間地跟孩子玩同一個游戲,也無法取得孩子和孩子一起玩的歡樂,這就導致傳統游戲賴以傳承的鏈條斷裂開來,無法避免地走上了逐漸消亡的道路。
5.電子產品吸引了幼兒的眼球。目前,電子產品琳瑯滿目,有的廠家為了吸引眼球,造出了專門給幼兒使用的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這些東西給幼兒所帶來的刺激顯然是傳統游戲所無法比擬的。并且,現在的家長都非常注意幼兒的安全,很多時候都讓孩子在家里待著,獨處的無聊時光正好用電子產品打發(fā)。有人曾經做過一項調查,大部分3歲的幼兒能夠熟練操作智能手機,能從手機上找到圖片和視頻的播放軟件;4歲的幼兒可以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玩一些簡單的小游戲。由此可見,電子產品已經成為孩子生活的重心,傳統游戲已經逐步退出孩子的生活。
二、幼兒園在組織傳統游戲時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1.遵循選擇性原則,對傳統游戲進行篩選。傳統游戲的產生和發(fā)展都是與當時的社會背景相符的,具有強烈的時代色彩,經過了多年的傳承,它的精華與糟粕并存。在幼兒園的日常活動中,要想帶領學生一起進行傳統游戲,教師就要剔除傳統游戲中的糟粕,將其中的精華部分教給學生,使傳統文化一代代地傳承下去。有些傳統游戲中存在一些毫無價值的內容,有的傳統游戲內涵過于深刻,幼兒無法理解,這就沒有進行的必要,必須舍棄這種游戲形式。當然,如果教師能夠對這些內容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賦予傳統游戲新的內涵,就能達到“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使學生更加沉浸在游戲之中。
2.游戲要有針對性。在設計教學內容與游戲形式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狀況,為他們選擇和制定與他們的發(fā)展相符的游戲內容。如小班幼兒可以玩一些簡單的游戲,如投沙包、投壺等;中班和大班的可以玩一些稍微復雜的游戲,如五子棋、石頭剪刀布等。
3.教師所選的游戲要有教育性。在選擇傳統游戲時,教師要牢記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目標,讓幼兒能夠從游戲過程中受到思想教育,培養(yǎng)熱愛民族、熱愛國家的意識。我們對幼兒進行傳統游戲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孩子們的愛國情感。
4.整合游戲資源。我們要將幼兒園、家庭、社區(qū)的教育資源整合起來,以傳統游戲為紐帶,實現幼兒的全方位傳統游戲的滲透。在幼兒園中,我們要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和諧的環(huán)境,讓他們能夠開開心心地接受教育,快快樂樂地進行游戲,獲得能力的提高和全面發(fā)展。教師要將每日的教學內容與目標與傳統游戲集合起來,使每日的活動和生活都能有機結合,實現教學高效。
5.讓幼兒在快樂中進行游戲和學習。傳統游戲之所以能夠長久地流傳下來,主要是因為它本身就蘊含很多快樂元素,能夠為幼兒帶來愉快的情感體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考慮兒童的快樂因素,讓他們能夠在游戲過程中收獲知識與快樂,以快樂的方式進行學習。這樣做,就能讓學前教育變得更加鮮活,增加幼兒的快樂體驗,在快樂中成長,在快樂中提高。
三、在幼兒園中組織傳統游戲的方法
1.游戲的目標是潛在的、分層的。在組織傳統游戲時,教師應把游戲活動所要實現的目標隱含在為幼兒提供的環(huán)境之中,誘導幼兒自己發(fā)現和體驗,把游戲的教育目標潛移默化地轉化為幼兒自發(fā)的學習需要。同時,教師應在游戲中注重幼兒的個體經驗,注重關心不同發(fā)展水平幼兒的不同需求,靈活地調整游戲目標,力爭使每一位幼兒都能在不同的層次上獲得滿足。
2.教師是游戲的合作者和引導者。在游戲中,教師應與幼兒保持伙伴關系,通過自己的實際游戲行為,向幼兒展示正確的行為,激發(fā)幼兒的模仿和學習。在幼兒需要幫助時,教師可以采用自問自答的方式把指導意圖傳遞給幼兒,而不是簡單地說教甚至越俎代庖。教師只有以合作者和引導者的身份參與游戲,才能使幼兒充分體驗到游戲的樂趣。
3.游戲是有規(guī)則的活動。游戲活動是幼兒自由、自發(fā)的活動,教師應給幼兒以最大的自由和最少的干預,以使其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但是,必須明確的是,游戲也是有規(guī)則的,無論是顯性的規(guī)則還是隱性的規(guī)則都需要幼兒遵守。因此,教師在給予幼兒充分信任和自由的同時,必須幫助幼兒養(yǎng)成遵守規(guī)則的習慣。
2015年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在幼兒園游戲活動中滲透傳統游戲的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GS[2015]GHB0695的研究成果
【幼兒園如何開展傳統游戲】相關文章:
• 辦個老頭老太太的“幼兒園”
• 培養(yǎng)良好習慣提高幼兒園養(yǎng)成教育有效
• 如何提高幼兒園藝術活動的有效性
• 幼兒園小班家園活動的雙語課
• 關于幼兒園兒童才藝教誨的思考
• 如何提高幼兒園教學的有效性
• 幼兒園閱讀能力培養(yǎng)方法探討
• 幼兒園教師培訓需求分析新思考
• 淺談幼兒園美術教學
• 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策略分析
• 淺談幼兒園自制玩教具的開發(fā)與應用
• 淺談對幼兒園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