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境美術教學是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常見形式。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興趣;運用情境,激勵師幼互動;借助語言,解決的問題;利用情境,?結果為分享�!耙郧闉榻洝�,以“境”為緯,通過挖掘素材,切入情致,創設情境,為幼兒的主動參與,主動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關鍵詞:情境美術教學;激發興趣;情境語言;積極互動;分享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6-0270-02
繪畫是一種幼兒表達自我的方式,在幼兒園教學實踐活動中,我們發現兩種情況:一是幼兒會說不會畫。在活動引入、幼兒動手繪畫前,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積極發言,一旦拿起畫筆,就會說:“老師,我不會畫”。二是幼兒會畫不會說,幼兒在繪畫過程中能夠無拘無束,敢想敢畫,一旦問他們畫的什么,孩子們便不知所措。幼兒天生好模仿,模仿動作、模仿好玩的事物。但是在美術活動中,孩子們卻更愿意天馬行空地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就要求教師在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要為幼兒創設能夠符合幼兒想象與創造的空間與情境,更好地呵護幼兒的好奇,保護幼兒的興趣。所以說依范畫臨摹式的教學方式,并不是適合幼兒園美術教學的好的方式。而情境美術教學,卻符合幼兒的天性,能夠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德國一位學者有過一個精辟的比喻,將15克鹽放在你的面前,你無論如何也難以下咽,但將15克鹽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時,將15克鹽全部吸收掉了。這就告訴我們,知識需要深入情境之中,才能顯示出活力和美感。
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境,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素質全面和諧地發展。因此,創設教學環境,有助于幼兒對美術作品的理解。在美術教學中積極運用情境教學,能夠充分調動起幼兒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受,讓兒童主動投入到美術活動中,使他們由“被動角色”轉為“主動角色”。
在幼兒園的美術教學活動,提高幼兒的美術水平并不是為了培養藝術家、繪畫大師,美術教育的目的,也不在于美術教育本身,而在于培養兒童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提高幼兒的藝術素養,對幼兒從生活中發現而感受到的美感,以及在繪畫創作中閃現的美感加以肯定。
針對幼兒園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經過不斷地探究,我認為將情境教育運用到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具體可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對美術創造的興趣
美術教學活動中所出現的部分幼兒不愿動手繪畫等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幼兒對美術教學活動不感興趣,把繪畫當成了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那么,教師可以通過故事,針對幼兒的年齡特征創編生動、有趣的故事來對幼兒進行引導。童話和故事一直是幼兒百聽不厭的,通過繪聲繪色地講述故事,在引入故事情境時并利用
音樂、動畫圖片等制造一種故事氛圍,讓幼兒學會依據角色塑造適宜的繪畫形象。在美術教學活動“房子”時,孩子們筆下的房子都是三角形的屋頂,方形的墻體,沒有藝術美感可言。后來,我給孩子們講了《三只小豬蓋房子》的故事,講述中配以
音樂,并插入了動畫,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不禁被故事情節所吸引,情緒也不斷起伏變化,為小豬的性命擔憂。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這時故事的講述嘎然而止。我請孩子們做房子的設計師,讓他們為小豬設計漂亮的房子,畫出圖紙。這時,孩子們大膽發揮想象,繪畫的作品也豐富多樣,有城堡似的房子,有汽車式的房子,有蘑菇形狀的房子,有蝴蝶形狀的房子……形狀各異,有的細心的孩子還為房子設計了高高的防護欄,防盜門,還有一個孩子在窗戶上畫了一個方方的盒子,我問他這是什么,他說“這是監控器,小豬在屋里就可以知道是不是大灰狼來了”。我不禁為他的想法而暗暗稱奇,孩子的內心真是豐富啊,故事情境引發了他們的思考,從而創造出了有獨特意義的作品。
二、運用情境,激勵幼兒在美術教學活動中積極互動
運用情境教學,常能使美術教學的過程演變為故事情境發生和發展的過程,從而使教學過程引人入勝。很多教師在幼兒園繪畫教學中,常常是先為幼兒提供范畫,再讓幼兒學習和臨摩,并認為誰畫的像,誰的畫更接近教師提供的范畫,誰的畫就最好,這樣的幼兒就受到教師的表揚。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玩是幼兒的天性,愛動是幼兒的特點。如果能利用孩子的這一特點,我們就可以通過創設游戲情境,來要求幼兒在情境中通過實物觀察、觸摸、品嘗等體驗,學習手指畫、棉簽畫、刮畫、吹畫等。孩子們驚奇地發現,原來手指、棉簽、牙簽、嘴巴等都可以成為作畫的工具,都可以畫出生動形象的畫來,這樣的作品更加的鮮活,并充滿了生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作畫,幼兒作品更多地呈現出一種意境,而不再是單純地模仿,活動過程中孩子們的興趣非常濃厚,充滿著創作的激情。在故事情境發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幼兒既能展開想象的翅膀來盡情地表達、表現自我,又能根據美術表現的需要從教師那里學到有關的技能、技巧。
三、引入情境,選擇自然對象,打破傳統學習習慣,以生活作為繪畫表現的題材
在大自然中的感受,生活情境等都是創作的起點,是靈感的源頭。自然是那樣的美麗多姿,生活是那樣的絢麗多彩,是有形情境。在自然生活情境中引導孩子去體驗藝術的詞匯,豐富創作的靈感是最恰當的。記得中班的一次繪畫教學活動《美麗的春天》,由于孩子們觀察的少,對生活很少有體驗,畫紙上的春天,大多是一些小花。在第二節時,我帶領孩子們來到了活動室外,去找找春天,讓他們用小眼睛仔細觀察,春天到來時,是什么樣子的。校園里栽種有許多花樹,榆葉梅、連翹、紫槐、丁香……在開放時是異常美麗的。這時孩子們的熱情高漲,眼中的春天多姿多彩,這回孩子們筆下的春天畫面逐漸豐富了起來。有個幼兒將自己畫的春天,向小朋友們做了描述:春天來了,有好多花都開了,有紅的花,黃的花,粉的花,還有白的花,有小蜜蜂飛來飛去,它們在采蜜嗎?花樹下的小草也綠了,還有小蟲子在草里蹦來蹦去,我們蹲下來,捉小蟲子可高興了……聽了這個小朋友對自己作品的描述,我知道這節美術活動是成功的。情境繪畫教學中,幼兒自然地進入到了特定的教學情境,在情感氛圍的感染下,幼兒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并樂意用自己特有的繪畫方式,表達對事物的認識。
四、借助情境語言,解決教學中的問題
倘若幼兒沒有一定的美術技能,他們就無法充分表達所思所想。因此,必要的美術技能還是要教的。當然,教師的教學要把握好尺度,要辯證地處理好幼兒自發的天性與成人指導作用之間的關系。由此,可借助故事情境中產生的語言,將教學要求轉化為故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從而激發幼兒學習美術技能的興趣。例如,在實施大班美術教學活動《各種各樣的鞋》時,活動情境的創設要求幼兒觀察并想象未來的鞋,因此,我們帶領幼兒參觀了幼兒園旁邊的鞋店,在活動開展前讓幼兒說說鞋的種類、形式、功能等。在這一情境中借助情境語言,不斷啟發幼兒去想象,也給予了幼兒一定的示范,讓他們學習合理的構圖方法,譬如“穿上未來的鞋子能夠飛上太空,未來的鞋子有輪子,像汽車一樣……”可以通過情境語言來要求幼兒學習一些繪畫技能或啟發他們運作各種已學會的構圖方法,嘗試在已有的畫面上不斷進行想象和創造,體驗共同作畫的快樂。
五、利用情境,變教學結果的講評為故事情節的分享
利用情境進行美術教學活動的做法,將講評變成分享,在這一環節中,有趣的故事情境,常常會激發幼兒的情感,啟迪幼兒的智慧;讓幼兒大膽、自信地介紹或者展示自己的作品,從而使幼兒得到快樂和滿足。教師還應鼓勵幼兒在欣賞自己作品的同時也努力贊美同伴的作品。教師對幼兒的作品評價標準應放在是否反映了幼兒的真情實感,是否有童心童趣上,而不是放在模仿得像不像上。
記得在一次的美術活動中,一個幼兒畫了一個人,畫面上的人物看上去高大,英俊。一會兒,再走到他這里時都發現整個人物已面目全非,被一團又黑又亂的線條覆蓋,不禁皺起了眉頭,問:“怎么弄成了這樣,亂七八槽的”�!斑@是消防員剛從火里面救人出來”!孩子答道。這時我才了解到孩子的想象力是多么豐富,在孩子的心中這才是消防員的英勇形象。所以對作品的講評單憑看是不夠的,還要問,從而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美術課堂中的情境教學“以情為經”,以“境”為緯,通過挖掘素材,切入情致,創設情境,為幼兒的主動參與、主動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尹少譚.美術課程標準[S].北京:首都師范大學.
[2]江西教師網.教學情景的創設在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EB/OL].
【淺談幼兒園情境美術教學】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閱讀教學
• 幼兒園游戲多元開發之價值
• 行為心理學視角下的幼兒園建筑設計
• 談幼兒園民間童謠的教學
• 幼兒園管理中的點滴體會
•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初探
• 游戲對幼兒園教育的價值
• 充分利用區角開展幼兒園主題活動
• 幼兒園的班級功能
• 幼兒園藝術課程內容的選擇
• 淺談幼兒園音樂欣賞教育
• 對農村幼兒園游戲活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