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比較潑辣,在學校里并不是一個挨欺的主兒,可是昨天下午我去幼兒園接她時,女兒哭著說:“媽媽,承承打我!”“別哭,承承也許不是故意的!”我邊說邊為她拭去臉上的淚水。女兒并沒有因為我的安慰而停止哭泣,反而哭得更兇。和我一同去接兒子的鄰居忍不住憤怒地說:“傻孩子,人家打你,你咋就不會還手呀?”由于她的嗓門兒大引來不少正來接孩子的家長的注目,我趕緊抱著女兒走出教室,來到操場上的滑梯旁。我想女兒發泄一會兒就會好的,孩子們都小,在相處和游戲當中難免會出現磕磕碰碰的現象,這是很正常的。
如果確實是承承欺負了女兒,我一定會找老師反映問題。如果是女兒不對,我也要對她進行批評教育。為了避免在措辭上引導和暗示她,我將女兒抱在懷里問:“現在你能不能告訴媽媽,究竟為什么事情哭泣?”
女兒把頭埋在我的胸前委屈地說:“我在玩雪花片,嫻嫻來搶,我躲嫻嫻時,承承就打了我一下,我想回擊時,卻被他避開了……”聽完她的敘述,我又好氣又好笑,既然她有了想回擊的苗頭,我就要轉換一種思路去教育他她。“今天主要是嫻嫻不好,媽媽已經知道了。可是,你不應該回擊他,萬一打傷了小朋友或者被小朋友打傷了怎么辦?如果別的小朋友碰撞到你,你也要懂得忍耐,千萬不可以還手,打人就是不對。就算有的小朋友是故意的,你也要一邊注意躲讓一邊報告老師,到時候老師會秉公處理的!懂嗎?”
正在這時,可馨的老師走過來。“可馨媽,對不起,剛才接小朋友的家長不少,教室里有點亂,讓可馨受了委屈。據小朋友們一致反映,確實是嫻嫻不對,可馨在躲讓中和正在揚手做游戲的承承撞了一下,所以可馨就以為是承承打了她!”老師說著又一把摟住可馨:“可馨,還疼嗎?老師讓他們來向你道歉!”我覺得該寬容時就要寬容,該理解時就要理解。可老師卻堅持讓兩個小朋友來向可馨道歉。“嫻嫻不該搶玩具,應該道歉。承承雖然是無心的,卻弄痛了可馨也應該說聲對不起!我們做老師的一定要做到公正、平等,才能令孩子信服。”兩個小朋友走到可馨身邊:“對不起!”可馨看了我和老師一眼,慢慢得將手伸去。
“可馨媽,剛才多虧你將可馨抱出了教室,不然那么多孩子和家長圍著影響很不好。謝謝你對我們工作的理解,以后我們會更加小心的照顧他們,盡量不讓類似的事情發生。”“老師,你千萬別這樣說,你們要照顧這么多小朋友也不容易!”就在我和老師相互溝通時,女兒早和小朋友爬上了滑滑梯,一場風雨就這樣過去了。
【當女兒在幼兒園受到委屈】相關文章:
• 農村幼兒園如何開展早期閱讀教育
• 幼兒園的雙語教育
• 讓民間奇葩走進幼兒園
• 再談幼兒園常規管理(6)
• 淺析幼兒園國學教育
• 淺談實施幼兒園的健康教育途徑
• 借幼兒園做火節能生意
• 淺談幼兒園音樂教育
• 如何做好幼兒園班主任工作
• 幼兒教育如何提升孩子口語表達力
• 如何組織幼兒園音樂課程游戲
• 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