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工作的管理 保育管理是幼兒園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踐中我們深切感受到:加強教師對保育工作重要性和工作標準的認識,增強教師的保育意識尤為重要,因此,我園的保育管理重在以下幾方面:
1.有計劃。在園學期工作計劃和總結中,有持續的保育目標、任務、措施和研究的重點。要求教師在班級教育計劃,月、周、日工作計劃中有保育要求和內容,從而培養了教師保育觀念和保障了保育工作的落實。
2.有氛圍。重視營造保育工作研究的氛圍,讓教師體驗到保育工作也是有研究價值和可以獲得成功感的,要做好保育工作是需要教師智慧的。首先,園部重視教師保育技能的研究,如對于午餐活動的組織,既研究午餐環節保教人員的配合,又研究如何指導幼兒的午餐,還研究幼兒午餐習慣的培養等等。其次,努力平衡保、教二者的關系,在保教并重的觀念上、實踐上多研究,力求將生活常規教育和自我服務培養落到實處。
3.有標準。制定本園、本班的日常生活護理規范,形成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標準。
4.有指導。加強進班指導,對入園、吃點心、課間活動、午餐、午睡等一日生活各環節中的幼兒保育工作進行觀察,與班級教師共同協商、研究、調整幼兒的生活環境和活動組織。如小班組合理安排教師、保育員的分工站位,中大班組值日生充分發揮作用。
5.有保障。建立監督檢查機制,保證保育規范的落實到位。(1)實行每日總值班制度,規定:中層領導以上組成總值班組。總值班者要每隔一小時對全園各班級、各崗位的工作狀態進行巡視,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值日當天,總值班者必須全天在園。(2)實行家長監督和評價制度。在每學期末,園里向家長發放家長問卷調查表,請家長對照園生活護理的“八無”標準進行評價,確保保育工作能真正落實到每位幼兒。(3)實行月考核制。園部將保育工作作為常規工作檢查、督促的重點,教室通風、幼兒衣著、午睡管理等均是考核的內容,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提醒。及時調整。
6.有個性。要求幼兒生活護理要根據不同幼兒的身體素質因人而異:(1)對易出汗幼兒的保育:注意觀察班級中哪些幼兒易出汗,什么環節易出汗,采用什么方法,如在背部墊干毛巾,調節他們的運動量。(2)對體弱幼兒的保育:①飲食上,過敏性體質幼兒分別對什么食物過敏,保健教師、廚房人員、本班保教人員都要有一份名單,張貼在教室、廚房、保健室,以便隨時查看。②鍛煉環節中,對哮喘病兒和肥胖兒實施不同的保育策略。
7.有引導。這主要是針對家長的。(1)定期舉辦家長學校,向家長傳達正確、健康的保育觀念和方法。(2)定期網上引導。將幼兒園關于營養、保健等方面的做法和想法上傳,讓家長了解、理解、配合。(3)發告家長信。詳細說明和宣傳幼兒的保健知識、保育規范以及需要家長配合的內容,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保育工作,解除家長的擔心和顧慮。
友情提醒
冬季保育的重點:(1)中大班要在此季節教育幼兒學會自己拉褲子、掖衣服;托小班教師要特別關注和幫助幼兒整理好衣褲。保證幼兒不露肚皮受涼。(2)要注意運動前和運動中幼兒的穿衣量以及何時增減衣服。(3)冬季幼兒的衣物特別多,要重視幼兒衣物的管理。(4)空調或取暖設備的使用,要以保證幼兒健康為核心。特別是要保證幼兒一定的戶外活動時間,應有制度和措施保證上午10點鐘后、中午飯后、下午起床后幼兒在戶外活動的時間。同時,幼兒外出活動時,保育員或教師將教室門窗打開換氣。(5)冬季飯菜易涼,要有措施保證幼兒始終能吃上熱飯熱菜。
夏季保育的重點:(1)要控制和管理空調使用的溫度,保證幼兒戶外活動時間。(2)要控制飯菜、開水進班時的溫度,防止燙傷幼兒。(3)廚房及教室等的紗門紗窗要在春季就安排相關人員來檢查和更換;每周末請防疫站專業人員對各班的廁所及園內易滋生蚊蟲的地方進行滅蚊處理;幼兒外出時,教師可以幫助托小班幼兒涂抹避蚊水,教會中大班幼兒自己涂抹避蚊水,防止戶外蚊蟲的叮咬。
【再談幼兒園常規管理(6)】相關文章:
• 關于幼兒園美術教育之我見
• 幼兒園區域活動的三個有效途徑
•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原因與策略
• 如何做好幼兒園繪本教學
• 各城市天價幼兒園PK
• 幼兒園角色游戲材料的選擇
• 強化三度管理推動幼兒園健康發展
• 幼兒園開展感恩教育之我見
•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探究
• 幼兒園環境設計及兒童健康
•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多維度應用
• 芝加哥大學實驗學校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