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博大精深,幼兒園民間藝術教育不僅是藝術教育,也是對幼兒從小進行民族文化認同,培養民族精神的文化教育。為此,我園進行了以下民間教育活動。 民間文學活動
“嘟嘟哇,嘟嘟哇,耗子娶親來到啦,八只耗子抬花轎,兩只耗子吹鼓手,嘟嘟哇哇真熱鬧……”這是民間文學活動《耗子娶親》,只見小朋友個個搖頭晃腦地念著這首童謠,抬起轎子,敲鑼打鼓,一派喜慶熱鬧的娶親場面,自然興趣盎然。又如“荷花荷花幾月開?一月不開二月開,荷花荷花幾月開?二月不開三月開……”孩子們玩著玩著激發了創編的靈感,于是,就有了“梅花梅花幾月開”等十二個月花開的創編集。民間文學活動內容簡單,語言精煉、節奏明快、故事性、游戲性強,富有童趣,符合幼兒學習規律和特點,幼兒喜歡學,而且它形式隨意自然,幼兒可無拘無束地在玩中學、學中玩。
民間剪紙藝術
“嚓嚓嚓”一連串熟悉的響聲,孩子們在老師的引領下步入民間剪紙藝術的殿堂,用一把剪刀上下翻飛剪出一片快樂的天地。剪紙民間故事“老鼠嫁女”活動開始了,老師們關掉電燈,幕布后出現了鼠媽媽鼠爸爸形象,孩子們一個個瞪大了好奇的眼睛,都被剪紙表演深深地吸引著。隨著一連串戲劇性故事情節的發展,孩子們展開思維的翅膀:鼠媽媽要為鼠妹妹挑選世界上最厲害的人來做女婿,先后挑了太陽、烏云、風等做女婿,然而太陽怕烏云,烏云怕風,風怕墻壁,墻壁又怕誰呢?很自然過渡到幼兒用剪紙的方法來表現自己創編故事的環節。在操作、探索的空間里,孩子們懷著濃厚的興趣,運用剪紙技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經驗與創想。
民間泥人藝術
無錫惠山泥人名傳中外,為了讓幼兒了解家鄉特色民間藝術,我們帶領孩子們來到無錫惠山泥人廠與泥人藝術親密接觸。隨后,我們把參觀的照片和泥人作品陳列在幼兒園“你泥我泥陶藝吧”,供幼兒欣賞。我們發現惠山泥人傳統工藝極為復雜,對于幼兒來說有較大的難度。“愛玩泥”是孩子的天性,為此,我們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把操作性強、富有創造性的泥塑作為孩子學習的主要內容。他們在“玩泥”的自主探索中,輕松、愉悅的動手和動腦。
面對眾多的教育內容,我們不妨及時整理出富有兒童氣息的民間藝術教育內容,讓民間藝術奇葩走進幼兒園吧!
(江蘇省無錫市陸區中心幼兒園)
【讓民間奇葩走進幼兒園】相關文章:
• 如何防止幼兒園小學化傾向
• 上學難,上幼兒園更難
• 把握《幼兒園園長專業標準》的四個導向
• 幼兒園親子活動有效性研究
• 淺談信息技術與幼兒園課程的整合
• 淺談幼兒園的勤工儉學
• 高職學前教育意義(4篇)
•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之我見
• 幼兒園宣傳經驗例談
• 幼兒園數學活動中教師主導什么
• 淺談幼兒園早期閱讀
• 幼兒園班級管理實踐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