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性教育理論對現階段我國學前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應用價值,它以人的生命科學發展的角度研究和論證了兒童“一般發展”的重要意義。今天,我們以發展性教育理論為指導,研究當今社會背景下特色幼兒園的創設與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一、對當前特色辦園的深入思考
近些年來,面對愈演愈烈的幼兒園生存競爭,辦“特色”幼兒園是不少園所的競爭策略,于是“特長教育”、“特色課程”、“特色幼兒園”等接踵而至,看上去一片繁榮景象。我們不禁要問:這些“特色”是真正意義上的特色嗎?即使真的形成了特色,是否也忽略了兒童的全面發展呢?幼兒教育的“奠基”性質與這種追求“特色”是否相悖?目前的許多幼兒園把特色建設當成了特長建設,訓練孩子在某一方面的特長,卻忽視幼兒全面、和諧發展,造成了這樣三種弊端:
1. 功力主義,追求經濟效益和短期教學效果;
2. 本末倒置,影響正常教學秩序;
3. 言過其實,沒什么真東西。
皮亞杰認為,人為地推動兒童超越其自然的水平,無異于訓練動物在馬戲團中表演雜技,這種做法對兒童的正常成長并無益處,反而可能會導致發展中的阻滯。
當代漢語大辭典中對特色的含義是這樣解釋的:特殊的質量,超出一般的質量。發展性教育給我們設計出這樣一個質量標準:它既不同于智力發展,也有別于特殊發展,又不等于全面發展,它指的是從心理學角度出發的完整的人深刻全面的發展,是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的整個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我國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兒童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的發展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促使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這是我們國家對幼兒園提出的最基本的質量要求標準。可見,無論什么樣特色品牌的幼兒園,都應在這個標準基礎上談起。
由此看來,幼兒園的特色發展不是人云亦云,不是憑空想象,不是急功近利,更不是短期政績,它應是建立在生命科學基礎之上的。
二、對當前特色辦園的理解描述
所謂特色幼兒園,就是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導下,以其獨特性、先進性、科學性、穩定性等區別于其他幼兒園并取得顯著成績。
1. 特色幼兒園獨有的優勢性。每所幼兒園都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獨立存在的實體。特色園所更表現在其獨特的教育思想、培養目標、師資建設、教學風格、教學管理以及園所的文化氛圍等等。特色幼兒園具有在一般幼兒園共性基礎上又有與眾不同的個性,即“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幼兒園要有較高的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把這些舉措落實到幼兒園的特色教育活動和其他各個方面,就會形成一種獨具個性的風格,甚至具有一種不可復制性。因此,幼兒園特色教育應該具有獨到優勢的凝聚物和集中體現。
2. 特色幼兒園累積的穩定性。幼兒園的特色不是一朝一夕、一篇文章形成“自帖”的標簽,它必須是在長期的教育過程中逐漸積淀和累積起來的。因為幼兒園特色教育的目標和方向具有一定歷史積淀的穩定性,其發展的慣性不能任意更改。它是以穩定、連貫的辦學思想和辦學目標,形成具有個性特色的園所文化以及合理的師資梯隊為基礎的。所以,幼兒園特色的發展歷程就是一個回溯過去、立足現在和指向未來的過程,既有對過去的批判與繼承、對現在的分析和思考,又有對未來的預測和憧憬,是一個不斷揚棄、逐漸累加的動態化歷程。
3. 特色幼兒園全面的協調性。幼兒園的特色教育活動不是某幾個教師、幾個部門就能夠支撐得起來的。它是幼兒園這個組織系統運作的一種客觀結晶,它反應的是整個幼兒園的精神風貌和底蘊。對于一所幼兒園的特色教育而言,一位富有個性的園長或者合理的師資梯隊可能是創建特色的關鍵,但是如果沒有與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和適宜的發展目標定位,沒有與其發展理念和諧一致的課程和教學作支撐,沒有一支擁有特長的、穩定的教師團隊以及和諧的幼兒園運作機制與有效的制度保障和相當的物質保障等條件,幼兒園的特色教育也是難以形成的。
4. 特色幼兒園根本的人文性。園所特色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參與到其中的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衡量和評價幼兒園特色教育,不但要看幼兒在特定活動中和項目上的表現與成就,而且還要看這種活動對參與到其中的孩子整體發展所產生的當下的和長遠的影響。幼兒園的特色教育不是表現在其外在的宣揚方面。例如,幼兒的某些作品參加什么比賽,獲得了什么獎項;不是表現在園長的口頭上,也不是表現在家長的片言只語上。特色教育不是為了給幼兒園臉上貼金,也不是為了給幼兒園教師、家長口頭炫耀提供一手素材。特色教育注重的是有興趣參與到該教育活動過程中幼兒整個身心的發展狀況及合理地發揮其自然稟賦,以促進這些胚芽的成長過程。
三、特色辦園的必要條件
1. 園長要有獨特的辦園思想,不能人云亦云。一所幼兒園的辦園特色,實際上是園長辦園思想個性化的體現,園長要利用幼兒園的優勢,發展自己的獨特見解。因此,根據國家《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結合單位實際特點,提出本單位辦園理念是:理性與感性并重,傳統與現代相承,精神與物質結合,體驗與傳授統一,培養具有中華傳統文化烙印的現代兒童為辦園宗旨與目標,倡導走進孩子心靈,放開孩子手腳,啟迪孩子智慧的教學風格。比如,我們幼兒園在開展《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教育――國學經典初探》活動時,就以多元的手段與方法,探討“蒙童養性、兒童養正,成人養德”為主要內容,以中華傳統醫學、藝術、建筑、服飾、文學、宗教、禮俗等為感知、體驗領域,為傳承中華民族文明與智慧夯實基礎,使幼兒在全面發展基礎上形成本園所傳統文化教育的鮮明個性。
2. 建設專業化師資隊伍。教育的意義與價值是通過教師來實現的。如何引導教師形成自我發展的內驅動力,如何打造廣大教師的專業理想、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情意等專業素養內容體系,成為創建特色幼兒園的首要課題。 (1)多種途徑示范引領。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是專業理想。幼兒教師隊伍的特殊性,決定了專業理想的提升過程必須是生動的、鮮活的、直觀的。因此,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第一個需要突破的瓶頸就是聲情并茂、情感打動:定期收看勵志影片。第二,生動事例真實再現:教育系統的模范事跡介紹。第三,走出去開闊視野,向同行學習。
(2)多角度園本培訓。教師專業知識的提升和發展要形成自身的造血功能,不能簡單依賴外部培訓。因此,抓實園本培訓顯得尤其重要。首先,教研組實現信息共享。第二,各部門交替進行多學科的專業培訓。第三,實現一對一的共同促進。第四,說課活動促進提高。第五,實現自主學習,“頭腦風暴”打開視野。
(3)多平臺展示自我。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級理論告訴我們,人的最高需求是精神、自身價值的追求。讓教師在學習、提高、追求的過程中不斷實現自我價值,是挖掘教師專業發展潛力的核心動力;關注教師的點滴進步與成長,為教師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人人談體會,個個作交流”,為教師提供展示平臺。
3. 形成教學特色。教學是實現培養目標的主要途徑,更是形成幼兒園特色的關鍵。因此,在特色幼兒園建設過程中,首先要建立與特色課程相適應的課程體系,打破以課堂教學為唯一形式,建立以社會需要、幼兒身心發展和學科體系為基點,構建課內課外、必修選修學科性課程、活動性課程、實踐性課程和隱性課程并行的課程模式。各種課程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之中,減少幼兒課程負擔(比如在幼兒的“10種學會”多數在生活中進行),引導家長及教師領會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深刻含義。同時,強調以游戲為基本形式、以各種活動為載體完成培養目標。
4. 形成教科研氛圍。加強幼兒園的教育科研,認真研究和探索幼兒教育自身的規律,是形成辦學特色的關鍵。一所沒有研究基礎和能力的幼兒園最終只能把特色辦園變成特長教育。特色辦園目標下教育科研隊伍的參與度應該是最廣泛的,教育科研內容應該是具有總體規劃和針對性的。只有加強幼兒園的教育科研,才能正確分析幼兒園特色辦園的實際基礎,才能正確挖掘潛力、揚長避短,以科研興園為指導、教科研活動為基礎、創造力研究為主線,在和諧的育人環境中培養名師、建設名園。
總之,在遼源市市教育局倡導的發展性教育研究中,我們受益匪淺。學前教育作為人生教育的開端,從科學的角度研究、分析學齡前兒童發展特點是我們的責任,在特色辦園的道路上我們才剛剛起步,還需要不斷研究、探索、積累,為遼源市學前教育特色發展做出努力。
【幼兒園品牌創建與發展研究】相關文章:
• 創設適宜的幼兒園生活環境
• 幼兒園美術教學有效性的探討
• 現代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
• 學前教育專業論文(5篇)
• 淺談幼兒園區域活動指導策略
• 美國 幼兒園憑密碼接孩子
• 論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自覺
• 淺談幼兒園新課程背景下的整合
• 學前教育專業聲樂信息化教學應用
• 奧地利有個“想象幼兒園”
• 幼兒園繪本教學設計初探
• 民間游戲有效融入幼兒園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