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要促使幼兒愛聽、愛看、愛講、愛表演兒童文學作品,理解并復述簡短的兒童文學作品。散文詩中蘊含著多元化的審美價值:意境美、語言美、形象美、心靈美和結構美,它們可以促進幼兒想象力、創造力、語言能力的發展,并使幼兒得到愉悅的情感體驗。
關鍵詞: 幼兒教育 散文詩 有效性策略
散文詩具有詩的意境和散文的形式,幼兒散文詩是以幼兒為主體接受對象的適合幼兒欣賞的也是幼兒比較喜愛的一種文學體裁。在具體的散文詩教學實踐中發現,教師對幼兒散文詩特征、教學方式的把握,直接關系到幼兒散文詩的教學效果。再簡單的詩句,對幼兒來說,學起來也是有困難的。
幼兒年齡小,生活經驗少,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往往難以理解散文。因此在欣賞散文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采用適合幼兒的方式方法。以散文《捉迷藏》為例,我進行了一些嘗試。從幼兒的興趣著手,我用擬人、夸張的手法,將黑夜、太陽和各種顏色都賦予生命,以輕松、明快的筆調描述太陽被黑夜蒙住眼睛來找、各種顏色來躲的捉迷藏游戲的全過程。就活動的組織而言,我在以下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實踐。
一、關注幼兒的需要
《捉迷藏》這首散文詩短小精悍,結構簡單,意境優美,內容貼近幼兒生活,又不乏大膽、奇特的想象,能將孩子帶進一個無限遐想的世界,激發孩子欣賞和學習的熱情,很適合中班孩子欣賞、學習。因為中班孩子開始留心周圍美的事物,對身邊自然界的變化充滿好奇和幻想,但往往無法用好的詞句表達。在這個活動中,根據以上分析,我指定如下目標:
1.欣賞散文詩,初步感受散文詩優美的語言和描述的意境。
2.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學習用“××躲在××里”的句式進行仿編,感受仿編散文詩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3.嘗試運用已有的經驗,擴展散文詩的內容。
二、課前充分準備
一個活動的成功與否,與教師是否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密切相關。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認知能力較弱,在進行教學活動前,教師必須充分做好課前準備,直觀的教具有助于孩子的理解,形象生動的
課件能吸引孩子們積極地參與活動。
同時,我認為,課前準備為培養幼兒的學習主動性、獨立性和個性化,從而達到課標里提到的教育教學要求,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間。因為課前準備是在課堂以外的時間和空間進行的,它有兩大特點:自由性和體驗性。自由性體現在:一是幼兒心靈的自由性;二是探索學習的時空的自由性。
欣賞散文一定要有優美的意境,相當充分的物質材料,所以老師在事先就要有一定的準備。在《捉迷藏》活動中,我從兩方面著手準備,首先是經驗準備:幼兒有豐富的玩“捉迷藏”游戲的經驗;其次是物質準備:散文詩多媒體
課件,背景圖一張、紅綠色標記。
三、合理運用課件
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教師首先要了解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活動需要,選擇多媒體信息(圖片、視頻、音頻、動畫等)呈現的方式,可以一種形式展示,也可多種效果結合,力求做到簡潔明了、重點突出,讓幼兒在多種感官進行感知、感受的同時,激發幼兒對教學活動的興趣。
本活動我主要采用直觀教學方法,通過多媒體展示動畫,其聲、形、色直接作用于幼兒的感官,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散文詩,感受其意境。并采用游戲法,鼓勵幼兒創造性地想象和運用語言表述。
教師結合動畫,直觀鮮明的畫面直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影片中有感情的散文詩朗誦,勾起幼兒想進一步了解情節的好奇心,教師機智地抓住孩子的回答,幫助孩子理清太陽來找、顏色來躲的游戲關系。
四、巧妙設計提問
散文是非常優美的,但是要讓孩子們真正理解散文的含義、體驗散文中的語言和意境美,僅靠說教是不夠的。一開始,我就直接提問:小朋友,你們玩過捉迷藏嗎?捉迷藏是怎么玩的?今天我帶來一個朋友,它也很喜歡玩捉迷藏,是誰呢?(出示太陽圖片)太陽公公也喜歡玩捉迷藏,那它喜歡和誰一起玩呢?之后,我播放課件,在幼兒觀看課件的同時進行提問:“黑夜用長長手帕把太陽的眼睛蒙起來是什么時候。”從而幫助幼兒理解太陽蒙上眼睛是夜晚,夜晚什么都看不見。接著繼續提問:“顏色寶寶們已經靜悄悄地躲好了,你們知道他們躲在哪里嗎?”在這里,通過對顏色躲的地方的猜想,再次調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任由幼兒“胡思亂想”,通過第二段影片的第一次播放,把幼兒的注意力引入正題。第一遍觀看,幼兒有可能看得不夠仔細,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畫面,可歸納幼兒的回答,逐步讓幼兒掌握“××躲在××里”這一句式。第二次欣賞影片,使幼兒鞏固獲得的經驗,把單個的句式串連成完整的句子,有了這一基礎,最后跟著影片里完整朗誦時,幼兒便大膽地把自己獲得的知識反饋出來。
五、有效延伸活動
理解散文的含義可以讓幼兒運用多種形式表現出來。在欣賞散文《捉迷藏》后,我進行了延伸活動,如用游戲的形式讓幼兒體驗、感受散文詩的意境美并讓幼兒嘗試仿編。仿編詩歌是一種融思維、語言發展為一體的創造性活動,在這種活動中,幼兒的語言能力、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幼兒的第一次游戲只邀請部分幼兒參與,引導幼兒用“××躲在××里”說出自己躲的地方,這是本次活動的難點,個別幼兒的游戲是為了照顧能力相對弱的幼兒,有了部分幼兒的先游戲、先示范,其他幼兒能更好地掌握游戲的要求,第二次全體幼兒進行游戲,并把自己躲藏的地方用要求的句式告訴周圍的老師聽,請老師們檢查他們的游戲結果和掌握情況,使每個幼兒都有表述的機會,并得到老師的正確指導。
總之,幼兒散文教學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散文的相關內容,創造有一定情境或意境的學習環境,采用適合幼兒理解的方法,取得相應的教學效果。當然,如何更好地進行散文教學活動,我們還在不斷嘗試。
參考文獻:
[1]新課程標準.
[2]崔允?t.有效教學的理念與策略.人民教育,2001(06-07).
[3]余文森.有效教學十講.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0-1.
[4]高慎英,劉良華.有效教學論.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
【淺論幼兒園散文詩教學有效性策略】相關文章:
• 職后培訓助力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
• 論如何提高幼兒園數學教學質量
• 幼兒園多種媒體組合的教學
• 淺談幼兒園如何加強幼小銜接
• 幼兒園合唱教學的幾點體會
• 語言與科學幼兒園論文
• 幼兒園游戲多元開發之價值
• 讓家長助教活動走進幼兒園課堂
• 幼兒園課程教學的生活化分析
• 家園共建幫寶寶愛上幼兒園
• 淺談幼兒園園長的角色轉換
• 新時期幼兒教育小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