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故事:悅悅為什么不想去幼兒園? 這兩天小悅悅從幼兒園回家后,總是蔫頭耷腦,一副不開心的樣子。媽媽問他怎么了,悅悅撅著小嘴,什么也不說。媽媽一看著急了,卻也不敢逼問孩子,只能找合適時機循循善誘。終于,某天晚上臨睡前,小悅悅吐露真言了。“媽媽,明天我不想去幼兒園了。那里不好,我不開心。”悅悅邊說邊搖晃著媽媽的胳膊,一個勁兒懇求著。媽媽問:“為什么不想去幼兒園啊?”悅悅卻再也不肯回答了,只是一遍又一遍“不想去幼兒園,不想去幼兒園。”
這個晚上,悅悅媽失眠了。她腦子里幻想出無數(shù)的可能,悅悅被小朋友欺負了?是不是老師批評了孩子,讓她沒信心了……肯定出事了,不然,孩子為什么那么抵觸去幼兒園呢。媽媽決定找園長聊聊。
家長可以這樣做
家長要信任幼兒園。由于年紀小,孩子講述在幼兒園發(fā)生的故事時,未必能準確描述,容易斷章取義,家長會因此產(chǎn)生誤會。一旦心存疑惑,建議家長及時與老師或園長溝通確認,了解事情真相,避免誤解。
聽到關(guān)于幼兒園的負面消息后,有的家長會追問孩子。如果孩子沒有正面回答,甚至會一再追問,并對問題進行負面強化,這是不對的。錯誤的引導會讓孩子順著家長的意思給出負面答案,造成更多誤解。
接到孩子后,最好不要問“今天有沒有不高興啊”、“有沒有被小朋友欺負”、“有沒有被老師批評”之類的問題,這會讓孩子覺得,上幼兒園原來有這么多不開心、不愉快的事情。最好正面、積極地引導孩子回憶開心的事情,比如“今天跟哪個小朋友一起玩啦”、“今天做了什么好玩的游戲”。
如有意見建議,應及時與園方聯(lián)系。溝通的途徑有幾下幾種:家訪、約談老師、電話溝通、幼兒園網(wǎng)站留言、家園聯(lián)系冊、幼兒園每月一次的開放日,也可向家委會代表反應,或與園長溝通。
孩子不懂得管理情緒,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轉(zhuǎn)移注意力,用快樂減少焦慮。如果只是鬧點小情緒而不愿去幼兒園,家長不要隨便妥協(xié),否則孩子會一而再提出同樣要求。
幼兒園的處理措施
每個學期初和學期末,幼兒園會召開家長會。學期初的家長會告知家長本學期孩子所處的發(fā)育階段和發(fā)展目標,學期末的家長會匯報發(fā)育、發(fā)展情況。通過這種方式與家長溝通,遇到問題時合理解決。
孩子不想上幼兒園,老師會配合家長安撫情緒,通過聊天、鼓勵和肯定他表現(xiàn)好的地方,打消不愿上幼兒園的想法,增強集體感,感受集體的重要。
入園前,紅黃藍的老師會去家訪,提前認識家長和孩子,減少孩子突然入園后的恐懼。
新生入園時,紅黃藍會召開新生家長會,介紹孩子入園后的情況,讓家長了解幼兒園一日生活常規(guī),并知道該如何配合工作,減少孩子的入園焦慮。
入園的最初兩周,老師會每天填寫《新生入園適應表》,方便家長從生活、學習各方面了解情況。
園長的話:聊聊幼兒園開心的事
家長應該多和小朋友聊聊幼兒園開心的事情,比如,班里的老師都很喜歡你、今天又認識了幾個小朋友?以及他覺得高興的事。還可以用幼兒園有但家里沒有的玩具來吸引孩子。
家長應堅持送孩子去幼兒園,不能輕易妥協(xié)。2~6歲的孩子需要在同齡小朋友構(gòu)成的集體環(huán)境中,增加人與人交往的經(jīng)驗,培養(yǎng)秩序感、合作精神、溝通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
紅黃藍教育機構(gòu)教研中心由學前教育學、兒童心理學、兒童文學、營養(yǎng)學等領(lǐng)域的專家學者及全日制高學歷的專業(yè)人員組成,持續(xù)為紅黃藍親子園、紅黃藍幼兒園、竹兜早教套裝提供專業(yè)、完整、高品質(zhì)的科研支持。
【家園共建幫寶寶愛上幼兒園】相關(guān)文章:
• 用人文精神打造幼兒園的品質(zhì)
• 探究幼兒園舞蹈創(chuàng)編的藝術(shù)
• 略談幼兒園環(huán)境建設(shè)
• 幼兒教育中的游戲活動
• 幼兒園教育中注意的問題
• 淺談幼兒園音樂教育
• 幼兒園語言教育與信息技術(shù)的融合
• 淺析幼兒園區(qū)域材料的合理投放
• 淺談幼兒園繪本教學有效性策略
• 試論幼兒園主題活動的開展
• 淺談幼兒園小班班集體建設(shè)與管理
• 課程領(lǐng)導力與幼兒園品牌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