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很多幼兒天生喜歡繪畫,繪畫能反映出孩子天真的本性,能表達出孩子對事物的想法和情感。老師應該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文章介紹了激發幼兒繪畫興趣的方法。
關鍵詞: 幼兒園 小班繪畫 教學藝術
喜歡繪畫是幼兒的天性,他們在繪畫活動中自然地、充分地、無拘無束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和內心世界蘊藏的豐富情感,急于表達對周圍事物的看法和態度,這就需要老師講求教學方法,進行科學引導,激發幼兒繪畫興趣。
一、運用擬人化的語言培養良好的常規
小班是孩子從家里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在此之前都是以家庭教育為主的,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但是,進入幼兒園后老師就要進行一系列的常規培養。小班孩子剛入園,以自我為中心,自由散漫,我行我素,常規習慣較差。例如:每次繪畫活動剛開始,老師在交代時,大部分的孩子就早已把繪畫盒子打開,兩手抓滿了油畫棒急切地等著作畫;還有一種現象是:一根線條沒有畫出,油畫棒盒子內早已清空,趴在地上撿油畫棒的忙得不亦樂乎,要么就是將油畫棒上的紙撕得一丁點不剩,丟得滿地都是,活動結束后的桌面、地面一片狼藉,小朋友的手、臉也變了樣,這種現象在開學初更是見慣不慣了。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苯⒘己玫某R幨情_展好一切活動的前提條件。
在之后的教學中,我一改以往的做法,每一次繪畫活動前都與孩子們進行常規談話。如:怎樣珍惜和愛護自己的油畫棒,畫盒子里有許多油畫棒,整齊地排好隊,五顏六色的畫棒很漂亮,告訴孩子要學會愛護它們,需要的時候要一支一支地拿出來,用后要輕輕地送“回家”,運用擬人化的語言使孩子們記憶猶新,并能較快地學會取放油畫棒,也能很好地愛護自己的油畫棒了,通過不斷地強化,孩子們在繪畫活動中已養成了良好的常規習慣。
二、運用趣味性的語言將繪畫教學游戲化
繪畫教學中,運用趣味性語言及游戲的教學方法尤為重要,特別是針對小班的孩子更有效,小班幼兒好奇心強、好模仿、好動,行為易受情緒的支配,凡是新奇的事物,都會產生好奇心。因此在教學活動中運用游戲語言,能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所學的知識。如:畫小雞我是這樣說的:“可愛的小雞身體圓圓大大的,腦袋圓圓小小的,大圓小圓碰碰碰,碰在一起拉著手,圓圓頭上畫眼睛,小小嘴巴尖又尖。瞧,它們急著找蟲吃,快快畫上小腿腳,小小腿像小飛機,畫好了小雞就去捉蟲吃。”孩子們在趣味性語言的引導下,積極地投入到繪畫中,他們全身得到放松,心理壓力也大大減輕,我在教他們繪畫的時候,總鼓勵他們邊講邊畫,無論是老師在范畫,還是幼兒作畫都是如此;又如:畫“西瓜”,我是和幼兒一起畫,鼓勵幼兒說出:“大西瓜,圓溜溜,穿上綠衣裳,扎著金絲辮,涂上顏色更美麗�!泵康酵可珪r,孩子們會積極地和老師互動:“涂涂涂,涂呀涂,一筆一筆慢慢涂,不要涂到線外去”。就這樣,孩子們邊說邊畫,很快一個大西瓜就畫出來了,孩子們看著畫好的西瓜還在興奮地交流著:“看,我畫得西瓜又大又綠,老師會夸我畫得好�!薄拔耶嫷奈鞴峡商鹆�,畫好了,我要送給好朋友吃�!�
三、運用多種形式提高幼兒的繪畫興趣
繪畫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受認知發展水平的限制,他們往往只對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熟悉的、感興趣的物體有繪畫或制作興趣,而對枯燥單一的臨摹不感興趣。雖然幼兒對繪畫很容易表現出自發的熱情和興趣,但是這種自發的興趣多是淺層的興趣,往往帶有情緒色彩。因此,在教學中,我用
兒歌的形式激發幼兒的繪畫熱情,采用引人入勝的教學方法,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掌握繪畫教學的技能和方法。另外,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考慮到其小肌肉發展還不完善,對單一的活動興趣不能持久,除了涂涂畫畫外,還進行其他形式的繪畫活動,讓幼兒對繪畫活動始終保持濃厚興趣。
四、運用多種材料,從視覺角度培養幼兒繪畫興趣
良好的美術活動環境和材料能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當教師為幼兒提供豐富有趣的材料時,幼兒會為材料所吸引,自然會主動地操作材料,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小班幼兒由于小肌肉發展還不完善,動手操作的能力較差,因此教師只有為幼兒提供豐富有趣且能使畫面產生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兒既對美術活動產生興趣,又輕松獲得成功,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教師可為幼兒提供各種印章讓幼兒進行印章畫,提供紙團讓幼兒壓印,提供彈子讓幼兒滾畫,等等。如在印章畫“喂小兔吃青草”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長短不同的小棒棒等,幼兒用這些材料蘸上顏料印在小兔的周圍,一棵棵小青草就這樣完成了�;顒咏Y束時,有的幼兒仍樂此不疲地喂小兔吃青草,有的幼兒還在為自己的杰作而歡呼雀躍。豐富有趣的活動材料讓小班幼兒覺得繪畫原來就是“玩”游戲,繪畫是件快樂的事情。
五、運用游戲的口吻評價幼兒作品
在評價幼兒作品時,應注重游戲化的評價過程,要理解童心,從兒童的角度評價,不追求完美,評價的目的不是選小畫家,而是進一步發現兒童的創作火花,激發兒童的繪畫興趣。因此,教師應善意地接納一切孩子的畫,盡可能正面評價每一個孩子的作品。在指導上可以用“談談你為什么這樣畫?”代替“不應這樣畫”,“應該那樣畫”。每次美術活動結束后,我們總要展示所有孩子的作品,這本身就是對他們創作的一種肯定,且有利于他們相互間的欣賞評價。讓幼兒感覺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注,進而獲得成功感和滿足感。因此,每一次的作品講評,幼兒都充滿期待,極大地激發了幼兒的繪畫興趣,提高了幼兒的繪畫技能。
【幼兒園小班繪畫教學藝術探討】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大班班級管理
• 關于幼兒園園本教研的思考
• 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研究
• 怎樣當好幼兒園小班班主任
• 開展幼兒園戶外活動的有效途徑
• 幼兒園主題墻創設之我見
• 淺談幼兒園環境創造
• 談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組織
• 淺析幼兒園語言教學
• 幼兒園情感管理之我見
• 幼兒園課程游藝思考
• 淺談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