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教學與幼兒園游戲的關系研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自1996年《幼兒園工作規程》頒布之后,國內掀起了一股對于幼兒園教育的討論熱潮。而幼兒園最佳的教育方式就是游戲,怎樣讓幼兒園教育游戲化是幼教界普遍關注的問題。此情況下,幼兒教師有關幼兒教育游戲化的理解有偏差,筆者從幼兒園教育游戲化的條件、幼兒園教育游戲化存在的問題和怎樣解決問題這三個方面來論述幼兒園教育游戲化的現存問題。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游戲;教學游戲化
1.問題提出
1.1 幼兒園教學與幼兒園游戲的關系研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2001年《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頒布,更是促進了人們對于幼兒教育的關注。《綱要》進一步提出了把游戲作為幼兒園基本活動的重要思想,進一步明確了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地位。時至今日,幼兒園教學與幼兒園游戲之間的關系已經得到幼教界工作人員的普遍關注。
1.2 幼兒園中最佳的教育方式是游戲
隨著本人對游戲理論的了解、認識與探索,進一步引發了如何對游戲的教育價值、游戲與幼兒園教學的整合問題的思考。通過對游戲理論的深入學習,發現幼兒園教學游戲化不失為一條可行之路,而“理想的教學游戲”恰恰正是將幼兒教育、教學“游戲化”的有效手段與集中體現。很多研究都認為:兒童對游戲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食物、睡眠、安全等基本需求相提并論,在幼兒園中,對幼兒教育的最佳方式自然也是游戲。
2.概念界定
2.1游戲
根據游戲理論界人們普遍采用的方法與策略,即范例一個案匹配法和特征列舉法,在本研究中對游戲的概念做如下界定:游戲是一類行為的總稱,此類行為特征包含游戲者主動、自愿的主體態度,假想性的形式,反映實際生活的內容、愉悅的情緒情感體驗,以及不具有社會實用價值的內在目的性[1]。
2.2幼兒園教學
我國關于教學的定義多數是針對學校教育而言。此處摘取較有代表性和權威性的定義:《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中說: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共同活動。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掌握系統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能力,增強體質,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2]”王道俊、王漢瀾主編的《教育學》中解釋教學為:教學是教育目的規范下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教育活動[3]。
3.幼兒園教學游戲化存在的問題
3.1幼兒園環境中游戲性因素的缺失
(1)游戲時間與空間安排。在半年實習中發現,幾所幼兒園在課程設置和空間布置方面沒有注意到要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游戲時間和充裕的游戲空間,成為教學游戲化活動開展的一大制約因素。
(2)教育性游戲材料的投放。某幼兒園教室室內的面積大概有40平方米,教室內共有六張課桌和三十五位小朋友。一張上課用的課桌的面積不足2平方米,每張課桌周圍圍坐著六名小朋友,每張桌子上零亂的擺放著一些玩具材料,有雪花插片、積木、各種形狀的木板教具等。通過仔細觀察,這些玩具材料幾乎都不能組合為一整套。
(3)師生比例配置。幼兒園教學的組織開展需要采取小組化和個別化方式。這也就相應的對幼兒園師生比例有了一個基本要求。如果師生比例太低,則幼兒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狀態是無法保證實現的,如果比例過高則會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不符合經濟原則。
3.2幼兒園教師的游戲化理念與技能巫待提升
(1)教師的游戲化教育理念。觀念形成思想,思想決定行為。教師的教育理念必然會影響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師以計劃者、觀察者、促進者好評估者的身份存在于幼兒發展的整體過程中。通過與幼兒的平等交流,共同生成著開放式、主題化的教育內容;通過個別化、小組化的指導,維持著幼兒游戲活動的順利開展;通過發展性的評估,促進著幼兒全面、可持續的發展。然而在這些方面幼兒園教師還有待提高。
(2)教師的游戲化教育技能。傳統教育中,教學活動的開展主要采用集體教學的方式,教師在長期的教育工作中也形成了許多適應該教學方式的教育經驗與技能。教師習慣于“領導者與組織者”的角色,對紀律的要求十分嚴格,幼兒的一切活動與行為都必須服從集體、統一要求,都必須順應教師的教學安排。然而教學游戲化要求教師要具有較強的靈活性與隨機應變能力,要時刻關注每一位幼兒的興趣與需要,適時、及時的提供有效指導。
4.幼兒園教學游戲化實現的途徑
4.1 創設富含游戲性因素的幼兒園環境
幼兒園環境是一個包括了物理環境、制度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綜合環境。幼兒園環境的優化必須把幼兒園物理環境、制度環境和人文環境作為一個整體的背景來實施。首先要做到以下幾點:
(1)創設富含教育性與游戲性因素的物理環境。(2)建立、健全支持性的制度環境。(3)構建富含游戲精神的人文環境。
4.2提升教師“游戲化的教”的專業素養
游戲性的教與學,追求“教”的游戲化和“學”的游戲化的共同實現。“學”的游戲化是“教”的游戲化的結果,“教”的游戲化是“學”的游戲化的前提。
(1)正確認識游戲與教學的關系;(2)教師游戲化教學技能的發展;(3)創設游戲化教學環境;(4)建構幼兒經驗,延伸與拓展幼兒游戲化教學活動。
4.3注重幼兒游戲性品格培養,建立發展性評估系統
每個人對于周圍的事物、事件都有都會有一定的價值判斷,幼兒園教學游戲化也需要一個評估系統,幼兒園發展性評價系統的建立需要以下幾個方面的努力。
(1)教師與幼兒共同確立評估目標,設計適宜的評估方案;(2)教師和幼兒之間要建立平等、合作與信任關系;(3)評估與指導相結合;(4)多形式、多主體進行評估。
4.4重視家園合作,爭取家長對教學游戲化的理解與支持
幼兒園教學游戲化如果沒有家長的理解和支持,也是注定要失敗的。因此要做到以下幾點:
(1)幼兒園要向家長宣傳、普及游戲知識;(2)建立家園互動交流平臺,形象化展示游戲之于幼兒發展的價值與意義;(3)彰顯游戲精神,維護家長在幼兒園管理中的“游戲者”權益。
幼兒園管理模式從封閉式的、單向管理方式轉變為開放式、民主化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在整個社會文明發展中彰顯了游戲精神的存在。
參考文獻:
[1] 劉眾:幼兒園游戲教學論,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年,第40一56頁。
[2] 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年,第150頁。
[3] 王策三:教學論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88頁。
[4] 劉焱:幼兒園游戲教學論,中國社會出版社,2000年,第149頁。
【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的研究】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 淺談幼兒園課程游戲化
• 談談幼兒園的環境規劃
• 幼兒園如何讓孩子們遠離傷害
• 間陶藝之花在幼兒園綻放
• 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模式探索
• 幼兒園識字教學點滴
• 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創新
• 轉型:從幼兒園到小學一年級
• 綿陽:家長自辦幼兒園挑戰“應試教育”
• 幼兒園班主任工作點滴談
• 奧爾夫音樂在幼兒園活動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