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開發和利用社區資源在幼兒園教育中逐漸凸顯出重大的意義。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然而在實踐中,部分幼兒園還沒有認識到利用社區資源的重要性,或者出于一些原因不能很好地利用社區的教育資源,不僅影響了教育目標的實現,而且造成了寶貴資源的浪費。下面,筆者就如何利用社區資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 要利用好社區的物質資源
社區的物質資源主要包括社區的花草樹木、景觀建筑、機構設施等。廣闊的田野、茂盛的蔬菜園區、秀麗的公園、忙碌的工廠、整潔的道路、歷史遺跡等,這一切為我們的教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我們要組織幼兒走出幼兒園,走向廣闊的天地、豐富的社會,讓幼兒去看、去聽、去觸摸,讓幼兒感受與園內教育截然不同的快樂和收獲。不同的季節,社區有不同的自然風景,可以開展讓孩子們認識各種蔬菜糧食作物、“找秋天”等系列活動,讓幼兒了解科學、認識自然。社區里的工廠和各種機構設施,也可以充分利用起來。比如某幼兒園帶幼兒參觀啤酒廠。在參觀過程中,幼兒觀看了啤酒的制作流程,感受到工人們一絲不茍、勤勉努力的工作態度,既豐富了幼兒的認識,又增強了幼兒的責任意識。
二、 要利用好社區的人力資源
社區蘊涵著豐富的人力資源。首先,家長是我們可以最大程度利用的教育資源。幼兒園的各項教育活動,都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協助。教師要注意發現和利用家長特有的教育優勢,為幼兒園教育服務。幼兒家長一般來自不同崗位、不同職業,他們一定程度上顯示出社會的多姿多采,我們可以邀請不同職業的幼兒家長,到幼兒園和幼兒一起活動,讓幼兒了解各行各業。其次,社區中有從事各行各業的人員,如消防員、超市收銀員、清潔工、勞動工人等,他們以自身的勞動展示著多彩的社會生活,給幼兒認識社會角色提供豐富的素材。另外,社區里的離退休老人、勞動模范、民間藝人等更是潛在的教育力量,邀請他們融入幼兒活動中,幼兒更容易接受,可以起到單純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某園在開展主題活動時,邀請社區的老藝人,給幼兒講述京劇臉譜的分類、色彩的搭配等,并向幼兒展示自己繪制的臉譜,讓孩子們接受到更專業、更直接的傳統文化教育,受到孩子們的歡迎。
三、 要利用好社區的文化資源
每個社區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大到風俗節日、民間傳統,小到社區居民的儀表言談、鄰里關系、文明素養等。優秀的社區文化是公共無形的教育資源,同樣也是幼兒園教育的寶貴資源。比如有的幼兒園常常利用節日活動對幼兒開展教育。國慶節前后帶領幼兒到歷史博物館參觀,組織幼兒觀看閱兵,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重陽節帶幼兒到社區慰問老人,送自制禮物,表演節目,進行尊敬老人的教育。有的幼兒園則善于發掘本地的特色,把當地的刺繡、剪紙帶入幼兒園,讓幼兒們近距離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有的幼兒園將本地的革命歷史編成一系列小故事,激勵幼兒,激發其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可見,社區中蘊涵著豐富的教育資源,若將其引入幼兒園教育中,勢必以其豐富的內容、活潑的形式,擴大幼兒教育的深度和廣度。然而在實踐中,有的教師常抱怨園所在社區條件設施不好無法利用,還有的把組織幼兒參與社區活動當成負擔,只為應付上級檢查突擊搞一些活動,熱鬧但流于形式,這些主要是缺乏教育的敏感性造成的。社區中有沒有可利用的教育資源,關鍵在于教師的捕捉和發掘。例如,一些幼兒園組織幼兒到同伴家做客,培養交往能力;利用傳統節日開展愛家鄉教育;組織幼兒為社區設計衛生環保標志,給小區人們做宣傳、提建議,增強幼兒的責任意識等,這些好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另外,只要教師有心,引導合理,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大事小事都可能成為教育的契機。某幼兒園在開展環保教育時,因為幼兒在一路口經常揀到飲料瓶,老師就組織幼兒對該現象展開調查研究。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發現了問題,大膽向社區提出在該路口增設垃圾桶建議,得到了社區的肯定和支持。在這次參與活動中,既培養了幼兒關注社會的意識,萌發幼兒的社會責任感,又讓幼兒學會調查、統計等科學研究方法,實現了社區資源利用和幼兒園的日常教育活動有機統一。總之,作為幼教工作者應樹立大教育觀,從狹隘的園內教育的小圈子跳出來,遵循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不斷發現、深入挖掘社區中教育資源,為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服務,為幼兒園教育開辟新的廣闊天地。
(洛陽幼兒師范學校)
【幼兒園教育利用社區資源的思考】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原因分析
• 幼兒園意外事故的預防及處理對策
• 淺談幼兒園情境美術教學
• 幼兒園實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分析
• 孩子不肯上幼兒園
• 幼兒創造力的培養
• 幼兒園游戲教學探討(7篇)
• 淺談幼兒園活動游戲化
• 反思型幼兒教師發展實踐
• 幼兒園感恩教育實踐與探析
• 談幼兒園美術活動課教學
• 幼兒園兒歌游戲教學實踐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