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可以說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重要工具,我國教育事業對其也是尤為重視。傳統的教育都是以應試教育為主,而今更傾向于素質教育,在全面開展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語言教學成了眾學者探究的話題。本文通過對語言教學的相關闡述,進一步分析了幼兒園小班教師語言教學行為探析。
【關鍵詞】幼兒園小班;教師;語言教學;行為探析
幼兒園小班可謂是學習語言的初級階段,此階段語言教學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后期語言風格的形成,因此對于幼兒園小班語言教學定要重視起來。在幼兒園小班語言教學開展中,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去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及溝通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為以后高層次的學習奠定基礎。
一、學前班語言教學開展的意義
在現今教育事業的發展中,各教育機構及學校越來越提倡素質教育,開展幼兒園小班語言教學旨在培養幼兒園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必不可少的就是溝通,語言溝通是搞好人際關系,與人相處的關鍵,進行幼兒園小班語言教學工作,有利于教學事業的發展,為幼兒園幼兒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幼兒園小班的幼兒還未形成學習的主動性,開展幼兒園小班語言教學,讓教師在其中指導,引領幼兒學習語言知識,在語言教學活動中鍛煉幼兒園幼兒的語言能力,提高幼兒之間的交際能力,促進幼兒之間的感情,讓幼兒在歡樂中學習,歡樂中成長。
二、幼兒園小班語言教學中存在問題
我國教育制度在不斷改革,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型,給教師在教學上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就幼兒園教育來講,在幼兒園小班語言教學中就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阻礙教育的發展,以下就是筆者總結的關于幼兒園小班語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年齡小,尚未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2)教學形式單一,枯燥無味。
(3)有些幼兒吐字不清,跟不上教學進度。
(4)教學中開展活動少,激發不了幼兒積極性。
三、幼兒園小班教師語言教學行為探析
1.循循善誘,耐心教導
對于一些上學較早的幼兒而言,在幼兒園小班時可能說話吐字都還不夠清晰,要鍛煉其語言能力需要一定的時間精力,教師在這一情況下要循循善誘,耐心教導。在教學過程中觀察每個幼兒的語言能力,對于吐字不清者要重點培養,在課堂朗誦中多給予其朗誦的機會,從而發現語言中的不足,進行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教師的教學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感染幼兒的情緒,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自己的語音語調是否平穩,聲音是否柔和等情況,這在培養幼兒語言能力中起著關鍵作用。
2.互動式教學,善于提問
教師在語言教學中要與學生多互動,互動不僅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感,還能夠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溝通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提問,提問的方式可以引發幼兒對問題的思考,讓學生自由回答,提高幼兒語言學習的積極性。
3.對教學內容要進行隔段鞏固
幼兒園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訓練出來的,這需要教師不厭其煩的對教學內容進行反復鞏固,因為幼兒的記憶力是比較短暫的,需要不時的鞏固才能增強其記憶,從而達到提高幼兒語言能力的目的。幼兒園小班幼兒由于年齡小還不知道自主學習,教師在教學中居于主導地位,因此教師在語言教學中要帶領幼兒走進語言世界,讓幼兒領悟語言的魅力。
4.開展有意義的語言教學活動
幼兒園幼兒都比較喜歡玩,針對這一特性,教師應制定相應的語言教學活動,讓其在玩耍中學習語言。在語言教學活動的開展中,要注重培養幼兒的聽說讀寫能力。針對不同的能力訓練開展不同的教學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學習語言知識,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與伙伴們之間的交際能力。提高語言能力,為幼兒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小班幼兒各方面還未成熟,教師在開展語言教學中要注重學習過程的互動,互動可以體現教師的人格魅力,增進師生感情,更易讓幼兒接受語言教學知識,激發幼兒學習的知識。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在語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在講授中發揮自身的語言色彩,讓幼兒喜歡傾聽教師的講解,從而學習語言教學中的知識,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江敏紅.認知先行的聾校學前班語言教學實踐活動[J].南京特教學院學報,2009(04):143-144
[2]許娟,洪曉曦.整體語言教學理論在中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華東師范大學,2008(32):35-36
[3]謝玲玲.促進貧困地區農村學前班兒童語言發展的研究[J].西北師范大學,2010(08):98-99
【幼兒園小班教師語言教學行為探析】相關文章:
• 孩子在幼兒園學什么
• 幼兒園情景閱讀教學模式研究
• 村鎮幼兒園建筑設計初探
• 立足成才用好幼兒園管理工作“三支箭”
• 幼兒園生活中的數學教育
• 建構開放、自主的幼兒園環境
• 對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實踐的思考
• 30大支持愛上幼兒園
• 把養老院辦進幼兒園
• 幼兒園教師如何開展有效教學
• 女兒在幼兒園遭遇“失戀”
• 幼兒園游戲區環境的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