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引導幼兒根據動物的生活習性作回答。在這個過程中,過多的動物圖片及對動物是不是懶惰蟲的討論干擾了幼兒對歌曲本身的關注,以至于游戲進行好幾遍后,幼兒依然不熟悉歌詞和旋律。
在音樂教育實踐中,我們在關注多元化、綜合性的同時,往往忽視了音樂學科的特殊性。我們發現某些音樂活動綜合性過強,承擔的教育目標過多,導致音樂教育目標不突出,因而削弱了幼兒對音樂本身的感受;有的活動用了很多非音樂的缺乏現實操作性的元素(如為了吸引幼兒而使用大量精美的道具),反而轉移了幼兒關注音樂的視線。那么在音樂活動中如何體現音樂性呢?
突出音樂領域的教育目標
幼兒在學習音樂作品的過程中同時獲得多方面的發展是我們的期待,但是音樂領域的目標仍是重點之一。如在小班歌曲欣賞“誰是懶惰蟲”的活動中,為了幫助幼兒熟悉歌曲,教師將許多小動物圖片排列在黑板上,讓幼兒跟著教師唱歌的節奏來點小動物。唱到最后時,教師點著小動物圖片問:“它是不是懶惰蟲?”引導幼兒根據動物的生活習性作回答。在這個過程中,過多的動物圖片及對動物是不是懶惰蟲的討論干擾了幼兒對歌曲本身的關注,以至于游戲進行好幾遍后,幼兒依然不熟悉歌詞和旋律。
【凸現幼兒音樂活動的音樂性】相關文章:
• 幼兒園音樂教育目標及其教學策略
• 善用環境借力優化使音樂游戲園情化
• 從傳統音樂游戲看幼兒良好性格的培養
• 讓孩子享受音樂創造活動的快樂
• 正確理解幼兒音樂教育2
• 對幾種幼兒音樂教育的理解
• 讓孩子快樂地歌唱
• 在音樂活動中滲透認字活動
• 對幾種幼兒音樂教育的理解
• 音樂教育從趣、能、德、情著手
• 淺談幼兒舞蹈教學的幾點方法
• 品讀幼兒音樂教學的審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