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活動對幼兒的生活、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音樂活動能培養和提高孩子的音樂能力,增強孩子對音樂美的敏感性,是孩子得以和諧發展、健康成長的一種重要手段。而如何在音樂活動中調動小班孩子的興趣,我有兩點小的收獲:
一、興趣是活動開展的一個引領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就是說人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學習時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孩子的學習興趣可以使整個教學過程積極化,可以使兒童具有更高的求知欲,更敏銳的觀察力,更豐富的想象力和更堅韌的意志力,而一切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智慧,沒有靈感。
(一)情景的布置、故事情節的貫穿
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最為突出的就是對新鮮事物很好奇,喜歡觀看一些形象、直觀的具體事物,對于這些很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引發他們的興趣。在《哈巴狗》的音樂活動中,我在課前的情景布置上做了一定的考慮,用塑料積木搭成小狗的家,形象地展現在孩子面前,再制作一只小狗圖片在家里表示歡迎他們的到來,他們看到后頓時感到很興奮,可以到小狗家去做客了。孩子就以一位小客人的身份,愉快地參與進來,直到結束。
(二)教師的角色扮演是必不可少的
在小班的音樂教學中,更加使我明確了角色扮演的突顯性。有時為了使音樂活動更加地生動、孩子更加樂意參與,我在課前不得不做一些角色的鋪墊。例如我要開展《小小雞》這堂音樂活動,我會戴上雞媽媽的頭飾,讓孩子明確我的角色身份和自己的角色身份(雞寶寶),并以雞媽媽的口吻引導孩子活動前的其他環節,營造這樣的氛圍,讓他們深感自己的角色,明確自己的角色。這樣使整個活動不顯生硬、呆板,使孩子的興趣能延續下去。
二、“游戲化的滲入”是活動開展的重點
根據孩子好動好游戲的心理特點,把孩子的音樂學習與游戲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孩子通過自身的活動,把聽、看、想和運動、唱歌、表演、游戲等結合起來,把孩子從座位上解放出來,讓她們動口、動手、動腳、動腦,在音樂世界里蹦蹦跳跳、輕輕松松的獲得知識、技能,受到美的熏陶。在此也有兩個小的感觸。
(一)游戲的滲透應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
針對托班年齡的特點,游戲的規則不能制定得過多、過難,記得“哈巴狗”音樂活動中,就有一個小狗聽信號返回座位的小游戲,當時,在設計的第一稿中,提到要孩子跟唱完歌曲后,靜下來聽老師學小狗叫兩聲后,馬上返回到自己的座位坐好!在我做這樣的設計時,我曾考慮到孩子如果離開座位,大部分幼兒是不會記得自己坐在誰的旁邊,有秩序地按原來的位置坐好,所以我降低難度,只要能找個座位坐好就很不錯了。而在我們的研討中,提到了另一方面的疑惑。小班孩子能在跟唱最高興的時候,立刻安靜下來傾聽別人的聲音嗎?這肯定是不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的,他們的自我表現欲望很強,都想獨占鰲頭,顯示自己很能干!那要求是否提的過難了!在這樣的討論中,讓我感知游戲不是隨便想象就可以草率開展的,我們在五大領域的各科活動中都需要游戲的滲入,雖然游戲有著它本質的特點和作用。但一定要結合本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近期發展特點。
(二)有趣的游戲讓孩子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
有一次餐后,我帶領寶寶玩《小燕子》的音樂游戲。由于平時我經常給寶寶彈奏這段音樂,孩子們對這首曲子比較熟悉。所以,這次我準備引導寶寶聽音樂學做簡單的動作。在學小燕子飛的時候,寶寶們都比較專注,能聽著音樂跟著我一起飛。在小燕子捉蟲子這一段,我引導寶寶進行簡單的創編。
【淺談如何開展小班游戲化音樂活動】相關文章:
上一篇:音樂欣賞在小班常規培養中的運用
下一篇:淺論律動教學對幼兒節奏感的培養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